日食记背后的故事:从上海明珠创意园到74亿播放量的美食视频传奇
算起来,罐头农场落户上海虹口明珠创意园已经近7年了。与工作室本身相比,美食视频《日食》、导演姜老刀,甚至是那只名叫脆饼的猫都比它出名得多。自2013年上线以来,《日食日记》全网播放量已超过74亿次,拥有全网粉丝5400万。已成为食品领域最具影响力、最活跃的品牌。
在创意集装箱带的掩护下,记者发现了一家虽小却充满艺术感的罐头厂。但由于门口挂着“余姚路”的牌子,记者差点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一旁的小女孩说道:“这是姜老刀以前住过的地方,要知道,80后都是怀旧的。”记者还顺便了解到:80后的蒋老刀在公司里算得上是老人了。这家公司目前已发展到近140人,平均年龄在22岁左右。
一进门,一辆老式28自行车后面是一尊戴着红领巾、微笑着对来访者的酥饼雕像。这只“叫声软,脸像煎饼”的大白猫,懒洋洋地躺在工作的员工身后。而戏称苏比巴克为“芽斋CEO”的江老刀,早已在会议室等候。他身材瘦削,下巴上留着轻微的山羊胡,穿着一件印有“动物守护者”字样的黑色套头衫。
没有多余的寒暄,表情不怎么好,甚至还有些害羞的姜老刀说道:“你好,我们开始吧。”对他的采访直接进入正题。
谈作品:作为美食视频的领军代表,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缓冲区
记者:你们有一篇文案叫:《简单的生活比诗更浪漫,让我们温暖治愈你的心和胃》。把美食视频拍得美丽又感性,是您第一次创作《日食日记》的初衷吗?
姜老道:开始拍摄《日食》是很偶然的。我曾经在电视台工作。 2006年出来的时候,我并没有明确的想法要做什么。我只是不想在体制内工作。当时我觉得视频是人们所需要的,但由于沟通渠道有限,我只能和几个朋友自娱自乐,为公司拍摄宣传视频和广告。理想是拍摄一部可以在影院上映的作品。
后来我有幸抓住了几次互联网平台的机会。从2012年开始,我们将向优酷和土豆提供一些视频内容。有一天,土豆网的工作人员来找我说:‘我们的美食频道内容太少了。您有兴趣尝试一下吗?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决定自己做:导演和表演。
罐头公司内部
其实,相比那些温馨美好的词语,做饭对我来说有着更“功利”的作用。那时候创业很难,加不起加班费,所以我就给90后的小孩子做夜宵,因为他们不开心的时候,至少还有食物可以温暖人家。心脏和胃。所以我们前期准备的食物比较粗糙,但是我们做视频是专业的。 2015年和2016年,我们利用了微博和微信上的几个机会。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在线下出租车、航空公司、轨道交通等领域播放《日食》视频。效果非常好。豆瓣电影评分仅次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红烧肉
记者:不久前,您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宣布:“有人陪我吃火锅”。网友称你“撒一把狗粮”。当天微博点击量创历史新高互联网再创新高,你如何定位自己?是名人、网红还是其他什么?
姜老道:现在互联网迭代非常快。今天可能在谈论你,但明天可能会谈论别人。甚至在不同品类之间跳跃,比如直播、美妆、带货等,都是现阶段不断涌现的网红。
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为网红。我希望成为一名温和的内容生产者和品牌建设者。所以你看我们的标题是《蚀》,而不是《姜老刀》,这是去人格化的。我相信人会改变,但打造品牌更重要。 2017年前后,正是《蚀》的高光时刻。作为美食视频的头部代表,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缓冲区。但我们坚持自己的媒体属性,一定要对受众负责,让大家抄袭的食物靠谱。所以节奏可能不会那么快,奖金也会少一些。
姜老刀与“酥饼大师”
记者:经过六年的发展,现在网络上对于《日蚀日记》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忠实粉丝,认为会做饭的男人性感,做的饭菜温暖治愈,另一种是认为会做饭的男人性感,做的饭菜温暖治愈。吃饭就是……很简单的事情,没必要搞得那么艺术。您对此有何看法?
姜老刀:这个很正常。只有当有人说太精致的时候,才会有人真正喜欢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租房子的年轻人,吃饭只想叫外卖,他肯定不会喜欢我们这样的美食视频。
但我们会有自己严格的内部标准。每个视频录制前,团队都会集思广益,有的甚至要在我们在明珠园设立的电影院播放,供公司员工批评。每道菜都经过大家多次的点评、评价和品尝。对于有争议的项目,每个人都会被要求投票。可以这么说,我只是集思广益并提出了它。视频内容总会发生变化,团队会根据舆论和观众喜好进行一些调整。我们也在不断尝试根据观众的建议制作两到三分钟的纯粹烹饪视频。当然,我们会综合考虑视频的频次和流量。我们传统的美食视频制作周期比较长,一般一个月更新4-6条内容。
液体蛋包饭
蜂蜜鸡翅
谈李子柒:她反映了美好的乡村生活,我们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小幸福
记者:在微博美食视频中,李子柒的关注度现在非常高。对于李子柒现象,你怎么看?
蒋老刀:我们都把烹饪当作一种行为艺术,去感染人们的生活,超越日常的期待,而不仅仅是对着镜头展示厨艺。李子柒体现了美好的田园生活,而我们则体现了都市生活现状中的一些小小祝福。
李子柒视频截图
记者:另外,你们之间还有哪些不同之处?
蒋老刀:《蚀》的女性粉丝占比70%以上,且以90后为主。我们做的是与食物相关的生活方式内容。罐罐厂作为影视团队,从事内容输出和宣传。 “李子柒”强调个人风格和个人形象的输出。
记者:您如何看待美食视频的未来发展?
姜老刀:我还是看好美食视频的未来。未来能坚持下去的机构才是常青树。中国菜博大精深,食材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总有值得尝试的东西,就看你能坚持多久。就说火锅吧:可以做牛油火锅、麻辣火锅、潮汕火锅等。
麻辣烫
桂花糕
制作美食视频时不要害怕争议。近年来,我们遇到不少地区争端。比如,南方人说甜豆腐花好吃,北方人说咸豆腐花好吃;再比如肉夹馍中是否可以加青椒。如果加了青椒,网上肯定会有人批评它不正宗,不加青椒,视觉上不美观。 ;面对这样的争议,我想我们这个时候更要霸气一点:就是这样了。
谈营商环境和未来发展:去年登录了解了国家的力量,期待以后能够登录影院。
记者:2013年为什么选择虹口明珠创意园?虹口区在营商环境服务方面提供哪些支持?
蒋老刀:我刚创业的时候,正好在离这里不远的虹口的一个酒店式公寓里生活和工作。后来积累了一点资本,想正规化。我偶然发现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这里交通便利,而且当时场地空旷,绝对有发展潜力。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从一开始我们只租了20多平米的场地,两三个人,到现在已经有近140人,场地扩大到2000多平米。
明珠创意园内
这几年,我们看到园区发展迅速,周边集装箱制造群蓬勃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就在2019年底,我们还参加了“临港杯”2019“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荣获文创组第一名,再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通常,园区工作人员只需与我们打一个电话,即可回复我们的场地协调、政策咨询等请求。
记者:《蚀日记》目前的业务情况如何?
姜老道:我们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资本来找我们。我们2013年拿到第一笔融资,一天顶多见七八个投资人。资本可以加速你的发展,但它对于建设文化也有利有弊。毕竟,在对得起投资人和对得起观众之间取得平衡并不容易。
目前有两个团队,一个是内容团队,一个是电商团队,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 “日时吉”品牌产品已进入淘宝、天猫、微信小程序、京东、盒马等全国各大电商平台。不仅自有品牌的开阳葱油、寿宴素面、油泼辣子卖得特别好,我们还与一些老字号合作,打造时令美食。可以肯定的是,电商产品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饭锅做的披萨
2018年,我们在南京路世茂广场开设了第一家体验店:日食吉生活馆。很受欢迎,很多产品卖得很好,我们实现了盈利。但它更像是我们的精神坐标。我们不强制消费。专门设有空白音视频区,供人们闲暇时看书、观看《日食日记》视频。
利时吉实体店
记者:您曾经说过要把“Eclipse”打造成一个品牌。目前是这样发展的吗?您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姜老道:希望《蚀》系列视频能够成为类似《成长的烦恼》的早间剧,有时间和人物的变化,让观众与剧中人物一起成长。事实上,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在展示食物时总是会表现出微小的变化:也许今天我们多了一只宠物,房间里的东西发生了变化,明天我们的个人生活会发生一点变化。
我很高兴6年过去了,还有人看《蚀》。现在我们90后的粉丝也晒出自己孩子的照片,有的按照我们的菜谱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去年,《蚀日记》有幸在学溪强国上线。我的理想依然是将饮食文化做到极致。目标比较坚定。希望我们的影视作品以后能够在院线上映,能够创作出美食与人文相结合的美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