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镇就业驿站助力全职妈妈实现家门口就业,工作家庭两不误
11月28日,鹤山市桃源镇一家雨伞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缝纫工朱凤娟刚完成工作就高兴地分享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几个月前,她还是一名全职妈妈。 “我的家人住在一个小镇,我通常要照顾我的家人和两个孩子。我从来没想过能找到一份能兼顾这两件事的工作,”她说。
今年,在桃园镇就业站的帮助下,朱凤娟加入了当地一家公司设立的“妈妈邮局”。
“公司不仅为我们提供技能培训,还允许我们灵活上班时间接送孩子上学,让我们可以及时上班、照顾家人。”朱凤娟说。
桃园镇就业站。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在桃源镇,像朱凤娟这样实现再就业的全职妈妈还有很多。桃园镇就业站通过牵线搭桥、精准施策,帮助一批全职妈妈就业。
“桃园镇立足当地特色产业——伞篷产业,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桃园镇就业站,探索建立‘作坊进户’就业模式。”桃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伞篷企业用工特点和求职者的就业需求,镇就业站明确了服务属性,加强了双方需求的对接,帮助全职妈妈实现就业,也缓解了企业的招聘压力。
不仅如此,桃源镇还与鹤山市大光明制伞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伞篷制造技能培训基地”,为求职者提供劳动技能培训,鼓励求职者尽快就业。通过培训。
顶篷制造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的、手工制作的。以此为基础,桃源镇就业站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全职妈妈等群体与企业整合,吸纳近万人就业,实现居民“在家住、在家工作”。 ”
据统计,桃园镇带动灵活就业人数约5000人,其中包括“妈妈岗”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目前,桃源镇有制伞经营主体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制伞企业7家,总产值8.6亿元。预计未来三年,该镇将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景泰蓝珐琅“Mama Gang”。南方+任龙 拍摄
桃源镇的“妈妈岗”是鹤山实现妇女就业、企业就业、家庭关爱“三赢”的缩影。
近年来,鹤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能力,会同全市相关单位探索“大党委+零工市场+技能培训+就业站”模式解决就业问题全职妈妈的就业问题。
目前,鹤山市已在沙坪街道、古老镇、鹤城镇、芝山镇、桃源镇建成5个镇(街道)就业站和1个“妈妈帮”就业站,提供电子商务、制伞、各类预售服务。 ——烘焙、化妆、掐丝珐琅、小儿按摩等岗位培训课程,为居民实现“好就业、好事业”提供切实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各项有力的就业支持措施,鹤山市今年成为江门市唯一入选实施省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工程的市(区)。
南都+记者 任龙
通讯员 麦合兴 彭梦乐
【作者】任龙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