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华晟新能源:从2020年北京公园的夜晚到2024年上海浦东的光伏行业黑马

发布时间:2025-01-17 00:33:47 点击量:

坚持的同时完成“惊心动魄的飞跃”

2024年9月6日,上海浦东,光伏新能源行业交流会座无虚席。已经是秋天了,窗外的阳光依然灼热,一如现场热烈的讨论气氛。交流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华盛这家全球最年轻的光伏独角兽公司。

4年估值130亿元,跻身全球一线光伏组件制造商。华盛就像一匹跃出的黑马。光伏行业寒冬,引人关注,也引发疑问:为何选择华盛?

能源领域创业_新能源创业故事_新能源创业案例

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部(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时间倒流,问号变直。

202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一群人聚集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大声争吵。

“那天晚上我们做出的选择,就成就了今天的我们。”华盛董事长徐晓华回忆起“公园会议”的英雄气概,眼睛依然闪闪发光。当晚,创业团队几经争论,最终选择不做追随者,而是做新产业的开拓者。

8月20日,工作人员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0日,工作人员在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当时,光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市场主流技术路线产业化规模大、投资回报高。他们是进入该行业的热门选择。资本涌入,投入生产可以赚快钱。华盛放弃了眼前的财富,走上了新的道路:选择制造下一代异质结光伏电池。

“异质结技术国外已经探索了30年,很多都失败了。初创公司为何要这么做?”

“不轻松赚钱,做连龙头企业都害怕的事情,真是太愚蠢了!”

……

这是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展示的光伏产品(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展示的光伏产品(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面对质疑和困惑,在光伏行业工作了20多年的徐晓华坚信,异质结是一项突破光伏效率的颠覆性技术。

“通过新技术很难找到增量增长,但这是正确的道路。”

我们正面临着从技术到产业的“惊心动魄的飞跃”。创业之初,华盛就遭遇了“当面打击”。

异质结光伏电池样品因致命的光衰现象而下线,几乎报废,降低了发电效率,让这条技术路线面临过早夭折的风险。

“这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那段时间我整晚都睡不着觉。”回忆起那段时光,华盛首席科学家王文静感慨万千。 “我们就像一叶孤舟驶向深海,我们的未来是一个未知的宇宙。”

8月20日,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搬运机器人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0日,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搬运机器人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如果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就从源头去探究。技术团队找到了紫外线吸收剂来解决光衰减问题,但组件功率降低的新问题又出现了。无奈之下,王文静想起了自己读研究生时听说过的一种光转换材料,但这种材料从未应用于光伏行业。

“还没人用,我们试试吧!”经过与材料供应商的反复讨论,我们最终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光转换材料,不仅解决了光衰减的致命问题,而且还提供了更高的电池功率。

一次又一次,一波三折,转危为机。四年来,华盛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8月20日,工作人员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0日,工作人员在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选择异质结技术尚无先例。所有的生产线设备、生产流程甚至材料供应都必须进行重组。

“几乎每天我都要熬到凌晨,把设备拆下来,根据新的工艺要求一点点改进优化,然后调试。不行的话就拆下来再优化。” ……”华盛工程师孔文涛还记得,在生产线建设之初,尽管在恒温24摄氏度的工厂里,他和同事们的工作服每天都湿透了。

这是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拍摄的智能化产线(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在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拍摄的智能生产线(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一期、二期、6个月、9个月……创业的头两年,我们在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改进设备和工艺的同时,还要说服客户接受当时仍在使用的新型异质结产品。 “利基”,寻找订单生存。最困难的时候,华盛账户上的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公司内部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建议,还不如尽早放弃,转而走能赚钱的主流技术路线。

“除了满足我们基本生活的物质之外,这个世界总有一些值得坚持的梦想。”在华盛的生产车间里,蓝底白字的标语格外醒目。

新能源创业案例_能源领域创业_新能源创业故事

“生意味着阳光,也意味着每一天成绩的积累。面对每一个困难,我们都没有放弃,一次次克服,直到现在,将来也一样!”徐晓华说道。

8月20日,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工作人员在查看智能化产线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0日,在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智能生产线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安徽合肥是全球最大、单体产能最大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集成工厂。工业机器人将硅片一张一张地送入白色机器的腔体中,穿过一段形状像手机的智能装配线。薄如纸的光伏电池离线。

“异质结生产设备从无到有,现在已经全部国产化。”徐晓华拍拍面前的这些“大佬”,语气中满是自豪。

“坚持瞄准异质结赛道,通过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我们的异质结电池单片效率在2021年追平了世界纪录,现在量产的平均效率再次大幅提升。”华盛电池事业部负责人于毅表示,在严峻的竞争形势下,公司在行业寒冬中迎来了春天,今年订单量逆势翻倍。

创新工作的循环

2024年将是光伏行业优胜劣汰的洗牌之年。对于华盛来说,这是利润周期的转折点。

面对行业的动荡,华盛所选择的技术路线的优势日益凸显。 2023年,华盛突破国内市场,迅速扩大生产。大理、合肥、无锡等基地相继启动。公司成为异质结领域领先的垂直一体化企业,产销量全球第一。全球最年轻的光伏独角兽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工信部光伏产业目录标准的异质结行业企业等荣誉接踵而至。

华盛不敢懈怠。光伏行业快速的技术迭代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像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利剑,驱使着华盛不断思考如何降低成本,持续保持技术优势。

8月24日,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技术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检测。新华社发(徐勇 摄)

8月24日,技术人员在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检查产品。新华社发(徐​​勇 摄)

控制硅片厚度是异质结电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

传统光伏行业认为,硅片厚度在130微米左右时很难取得突破。

通过深入研究,徐晓华的技术团队惊讶地发现,采用新工艺,硅片可以减薄到100微米以下,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有助于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

8月20日,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工作人员在介绍智能化产线。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0日,在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化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前景是光明的,但市场上没有一家硅片生产商能够满足华盛的需求。

“如果找不到厂家给你供货,那就自己做吧!”华盛干脆自建硅片生产线,改造设备,创新工艺,不断迭代……经过上百次验证,最终做出了厚度100微米的超薄硅片。仅薄硅片就可以节省 23% 的材料成本。

走进华盛的产品展厅,智能制造管理平台上的跳动数字实时显示生产车间的运行状况;大屏幕反复播放各种以“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峰”命名的产品介绍。这样的命名就是华生的意思。人们不断超越自我、攀登行业顶峰的野心。

“我们做的是一个先锋行业,当我们面前没有参考的时候,在物理极限上追求创新才是引领我们的方向。”徐晓华自称是“技术控”,坚信克服周期的最大武器就是相信技术并坚持。创新。

8月20日,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搬运机器人在作业中。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0日,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搬运机器人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面对新的产业变革,单一企业难以自力更生。

自动化生产线上,刚刚“诞生”的电芯闪耀着干净、耀眼的蓝光,银色的网格线纵横排列,就像电池的“毛细血管”。

“‘毛细管’的质量越好,导电性越好,发电效率就越高。”余毅指着电芯上纵向和横向的银线解释说,制作银线的银浆材料和印刷工艺均来自国外。卡在脖子里了

8月24日,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技术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检测。新华社发(徐勇 摄)

8月24日,技术人员在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检查产品。新华社发(徐​​勇 摄)

能否找到替代材料和新工艺?华笙想到了一群人。

华盛董事长技术助理周苏的手机微信群很热闹。活跃在集团内的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370余人。这是华盛发起并建立的异质结技术产业化协同创新平台。除了随时线上讨论和分享新技术外,每个季度还召开线下会议,进行技术讨论和对接。

在这个平台上,华盛找到了创新进步的伙伴。

8月20日,工作人员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0日,工作人员在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能源领域创业_新能源创业故事_新能源创业案例

“我们与华盛联手,使用导电性能相似的铜银浆料比例,实现了成本的大幅降低。”苏州赛尔维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祥浩表示,今年7月,赛尔维提供的银包铜浆料交付给华盛并投入量产。

成立四年来,华盛化身实验室,对异质结产业化过程中的各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验证和应用,不遗余力地推动异质结产业化的发展。关键设备和材料。本土化。

8月20日,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搬运机器人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0日,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搬运机器人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目前,已有超过43项新材料、新技术在华盛得到验证,其中35项已在行业推广。

安徽宣城,一座山清水秀的皖南城市,也是华盛总部所在地。这里,以华盛为龙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50家。 2023年光伏产业产值将接近300亿元。在华盛总部附近,当地政府竖起的“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的牌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开拓海外“蓝海”

阳光照耀着保加利亚南部城市帕扎尔吉克,大型光伏板熠熠生辉,为这座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清洁电力供应。

这个总计650兆瓦的太阳能园区所使用的异质结太阳能组件均产自千里之外的华盛。这是目前海外最大的采用异质结技术的太阳能园区。

这是2023年9月7日拍摄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戴巍 摄)

这是2023年9月7日拍摄的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外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戴伟 摄)

全球能源转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大规模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更多国家实现能源独立和减碳目标的选择。

成立四年来,华盛海外市场出货量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得益于异质结技术路线的优势,华盛已从产品海外输出转向技术海外输出。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寻找华盛,希望引进华盛的技术。

8月20日,在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工作人员(左)在介绍智能化产线。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8月20日,在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工作人员(左)介绍智能化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24年8月,飞机降落在阿布扎比扎耶德国际机场。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伙伴们依然在等待着徐晓华一行人。

中东日照强烈,是光伏市场的“蓝海”。此行,徐晓华除了拜访海外卖家外,还将与合作伙伴考察投资、建厂事宜,洽谈日程排得满满的。

这是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景(8月24日摄)。新华社发(徐勇 摄)

这是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景(8月24日摄)。新华社发(徐​​勇 摄)

“新兴市场国家也在追求绿色转型,不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对建厂投资和技术服务也有旺盛的需求。”华盛中东非洲业务销售负责人表示,华盛已获得多个国家的合作。合作伙伴伸出的橄榄枝希望通过合作,为这些国家的异质结组件工厂提供异质结电池供应和异质结组件技术服务。

“海外市场比国内大得多,走出去是必须的。”徐晓华认为,今天的中国企业出海也是在入海。它们需要既国际化又本地化。企业只有做当地发展的促进者、共赢者,才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走得稳、走得更远。目前,华盛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海外销售合作伙伴。

这是2021年6月27日拍摄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华社发(戴巍 摄)

这是2021年6月27日拍摄的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华社发(戴伟 摄)

在华盛人眼中,未来能源的竞争不仅是资源的竞争,更是技术的竞争。让光伏成为廉价可靠的绿色能源,用科技把能源饭碗放到自己手里。这是华盛人的理想,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光伏人的追求。

在华盛实验室,研究人员不断致力于下一代异质结层压钙钛矿技术的研究。目前,华盛已投入研发资金超过4亿元,申请专利31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38项,国际专利申请17项。公司聚集了400多名高精度异质结人才。

这是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景(8月24日摄)。新华社发(徐勇 摄)

这是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工厂内景(8月24日摄)。新华社发(徐​​勇 摄)

日出的光芒照亮了一切。追逐光明、勇往直前,是人类对清洁能源的坚定态度,也是华盛人不断奔跑的身影。

2024年伊始,在一次公司会议上,徐晓华毫不掩饰今年整个光伏行业会比较困难。 “但几年后,当我们回顾这一年时,我们一定会感激这么大的挑战、这么大的困难,因为赢得这场硬仗,让我们成长起来,成为一家真正优秀的公司。”

文字记者:杨玉华、王菲、吴惠君

视频记者:瞿燕、王菲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