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核心地位,思政课需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解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时首先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成就和历史性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仍然要依靠改革开放,开创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无疑需要一个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宏大愿景。向全党全社会强调改革开放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从思想政治课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重要讲话要求思想政治课要贯彻落实“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四个我们”教育方针,要求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六大历史视野”中有“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史”,思政课必须具备的“六个故事”说得好,有“改革开放的故事”。但目前围绕思想政治课讲述改革开放故事的学术研究成果还很少,未能充分凸显这一重大历史主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此,本文拟从价值内涵、话题策略、实践路径等基本问题出发,探讨思想政治课如何讲好改革开放故事,以吸引更多同仁的关注和参与。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
思想政治课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的价值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之举,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经过改革开放45年的快速发展,今天的中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需要的是精彩的讲述。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有以下重要价值。
(一)从课程体系来看,这是衔接两门“入门课程”的内在要求
课程体系是思想政治教学和改革创新的核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的两门重要基础课。如何实现两门“入门课程”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改革开放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例如,在阐述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中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时,“两棵高山榕的故事” “树”可以用来连接不同时代的改革。这个故事展现了我们党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心和历史信心,阐释了“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跨越千山万水”的道理。这样,两门“入门课”就可以上下联动,整体发力。
(2)从教学体系来看,这是深入、透彻、生动地讲授原理的重要载体。
教学体系是思想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强调‘严密逻辑’的‘认知教育’,而是强调‘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必须遵循一种‘道德逻辑’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宏大的叙事方向。”以事实为依据。”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我们要把“道”融入到故事中,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启发人们进入“道”,以有说服力、说服力的方式教育人们。思政课讲述改革开放故事的目的就是要深入、透彻、生动地讲清道理,用这些更贴近“2000后”一代的故事当代大学生的故事,更容易打动、触动他们的内心,引发叙述者的共鸣和共情。
(三)从内容体系来看,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枢纽。
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课的基础。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思政课讲故事的内容非常复杂,需要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在笔者看来,改革开放的故事就是这个“核心枢纽”。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故事传承了党的历史故事、革命英雄的故事、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现代化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故事与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故事有着内在的联系。对外,与中国全面开放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故事、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有关。沟通故事在连接内部和外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课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的主题策略
改革开放深刻影响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世界历史进程。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因此,涉及的故事主题较多,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类选择。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改革开放故事的选题和设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继承: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有机地联系起来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密切相关、同源。它们的实质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就是坚持、改革、发展”。前一时期的发展。”为此原因。思想政治课要坚持“两个不可否认”的基本原则,原则上要把改革开放史纳入大历史视野的研究视角,讲改革开放故事。与党史、革命故事、英雄烈士故事等故事联系起来,以免忽视历史发展的主线,将两个不同时期割裂开来,陷入形而上学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比如,刘玉厚、刘振西两代共产党人带领郝家桥村村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了从“红色”到“红色”的转变。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模式”到“全国脱贫攻坚模式”的故事跨越时空,将延安时期的大规模生产运动与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延安实践,诠释了“走好路,不忘来路”的深刻哲理。
(二)内外兼顾:既要讲国家的伟大变化,又要突出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改革开放不仅全面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这是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伟大进程。一方面,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在这里,我们可以讲述小岗村18名农民用生命吹响“中国改革雷”的故事;义乌从一个“鸡毛换糖”的贫困县,变成了“买世界,卖世界”的世界超市;浙江诸暨干部群众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推动“枫桥经验”发展;山西右玉县委书记纷纷任职,创造沙漠变绿洲等奇迹,展现了中国人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自主探索人民富裕、家庭美好、国家和谐、国家富强的发展模式的开拓精神和顽强意志。上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从引进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从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对外开放的大国担当,有力地证明了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鲜明标志。当代中国的独特象征中国式的现代化。
(3)身体和精神上:既要表现出物质上的巨大飞跃,又要表现出昂扬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信仰,更要有坚强的物质力量支撑这种精神信仰。”因此,我们必须搞好改革。改革开放的鲜明特点和首要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和人民精神世界的内涵,极大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使之成为改革开放精神。已成为当代中国人最鲜明的精神符号。这里我们可以利用韦焕能来突破制度的束缚,探索村民自治;年光久向全国“炒”“白痴瓜子”;鲁冠球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境外上市公司的先河;卜新生大胆改革,打破了“大锅饭”制度。充分激发城镇集体企业活力等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改革开放给我国国际地位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带来的深刻变化。同时,也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宏观与微观:宏观叙事与微观实践并重
“讲好思想政治课故事,需要把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联系起来,从细节中凸显主题,让观众感受到个体与宏大主题的同甘共苦。 ” [2] 改革开放四十五年.动作非常壮观。它不仅是一个改变和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宏大叙事,也是一个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活生生的故事。故事中,千千万万个体的命运勾勒出时代发展的轨迹,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相互依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个奇迹”。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大叙事的背后,是每一个贫困地区人民生活的切实改善。他们告别了滑索桥,把天然峡谷变成了通途,告别了苦咸水,喝上了干净的水。他们告别了四面漏风的泥房、茅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房。用电难、通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因此,思政课在进行改革开放宏大叙事时,要善于运用个体故事和生活话语,努力将历史和理论反映到现实中,避免遭遇“太”的困境。心胸高,人少”。
思政课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图像、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感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真话才能感染人。”影响人们。”讲事实、讲故事 形象、情感、真实是一个有机的方法论体系,从四个不同维度为思政课讲好改革开放故事指明了方向。
(一)讲事实、赋权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而不是根据意愿来描述”。思想政治课讲好改革开放故事,首先要从讲事实开始,自信、透彻地讲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两个奇迹”的事实。开放。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着提高,各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人民群众受益最多,帮助学生在批判性辨别中善于辨别是非,善于增强对国际比较的信心。这里要特别注意善于用数字讲事实,用数字说话。比如,可以讲述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改革开放经典故事,如“18个红手印”、“109个审批印章”、“大英博物馆第101件文物展”、“1个方”等。增强思想政治课说服力,达到保持沉默、不犯错误的目的。
(二)谈形象赋能
思想政治课要坚持“讲形象、展示形象”的原则,向学生展示大党“公仆”、“先锋”、“主心骨”的形象,伟大、光荣、英雄的形象。人民,以及可信、可爱、令人尊敬的中国形象。首先,通过孔繁森、申纪兰、杨善洲、吴仁宝、郭明义、李保国、王英等“改革先锋”的主要党员形象。其次,我们可以用普通人的故事,比如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刘永好、优秀农民工代表胡小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优秀人民调解员马善祥、谢高华等。义乌小商品市场创始人,展现平凡人的伟大、光荣、辉煌。中国人民的英雄形象。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深入拥抱经济全球化,履行奉献两届顶级奥运会的承诺,以真正的资金投入和真诚的奉献与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履行我们的承诺。通过参与维和、减贫等联合国故事的义务,讲述和展示中国可信、可爱、令人尊敬的形象。
(3)谈论情感赋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触动人心的,首先是情感”。要把思政课办成有温度的课,我们要用更多的情感、更多的心、更多的努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举了他的初一学生因政治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时多次哽咽落泪而感到震惊的例子,勉励思政老师要有真挚而博大的感情。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情感史”的研究范式和视角来讲述改革开放的故事,回顾当时情感参与、情感工作、情感演变以及情感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 [4]由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显着提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并且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改进了,但我们也可以描绘这个时代个体的生活。喜怒哀乐揭示了不同群体的情绪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历史演变的相互作用。最终借助故事的隐喻功能,达到传达情感体验、形成情感共鸣的目的。
(四)推理与灵魂的传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课的本质是讲真话,要讲究方式方法,把真话讲得深、讲得透、讲得活。”新时代思想政治课讲好改革开放故事,关键是要讲好“能”、“好”、“做”三个基本问题。首先,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厘清“改革开放为什么行得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核心要素无非四点:党的坚强领导、群众的首创精神、科学理论的指导、正确的方法论。因此,思想政治课要围绕这四个方面讲清楚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其次,从纵向和横向比较解释“改革开放为什么好”。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还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刻的历史视野。纵向可以理解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也可以横向理解为“放眼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勇气”。和历史责任,敢于采取严厉措施,刀锋向内转,自我革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动如此广泛、如此大规模、如此轰动的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特色鲜明、优势显着。”最后,我们从守正创新的角度,深入阐释“改革开放为何行之有效”。守正创新不仅是贯穿习近平始终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之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根本路线。党和国家生命线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全面创新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换旗的邪路,才能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才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真理。
参考:
[1]王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75页。
[2]高志刚,《高校思想政治课讲好故事的五个要素》,中国社会科学网,
[3]王琳然,《情感史视野下的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国共产党史研究》,2019年第8期,第70-73页。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习近平‘四个故事’方法论视域‘入门’课程叙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21ZD02)]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