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年蒋进荣的创业故事:从独居冷水塘到养殖成家立业的奋斗历程
冷水塘这几年一直是无人村。因为一个叫江锦荣的80后年轻人是众所周知的。从独自生活在这个山腰村庄,到靠种养成家创业,蒋锦荣经历了创业的坎坷。他的职业生涯现在进展如何?您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带着种种好奇,1月16日,小编一行来到了这个安静美丽的村庄。
行驶了十多分钟,经过一条蜿蜒平坦的水泥路,一幅画卷般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池塘里的水依然清澈碧绿,但因为是冬天,水已经干涸了不少。
几只鸭子在池塘边喝水、觅食。池塘边是一些破旧的土坯房,似乎在诉说着这个村庄经历过的风霜故事。
路边的几棵大枫树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不再有茂盛的枝叶。
当我走进江锦荣的家时,我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打扫房子。一问才知道是江锦荣的妈妈。她告诉我们,江锦荣正在山上喂鸡。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看到江锦荣正在喂鸡。
江锦荣养的鸡,颜色各异、品种多样,非常漂亮。
到处都可以成为土鸡的栖息地
姜锦荣告诉我们,他家的土鸡除了散养外,还用玉米、小米、青菜、红薯等饲料喂养,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公鸡每斤26元,母鸡每斤28元。目前,外面或餐馆的人打电话来买鸡,平均每天有十几单。我们观察到,养鸡场旁边有几栋正在建设的小房子。姜锦荣说,这些都是扩建的工厂,也用来养鸡。他想扩大养殖规模,计划增加到3000只左右。正说着,江锦荣的手机就响了。原来生意来了。江锦荣赶紧抓了一只鸡,骑上摩托车去送货。
“在人前高的人,在人后就吃苦”。创业初期,蒋锦荣也吃了不少苦头。刚到这个荒村时,蒋锦荣面临着交通不便、没有水源、房屋破烂、瓦片随处可见等棘手问题。但怀着“世上无难事,只有愿意做的人”的信念,江锦荣自掏腰包修了一段水泥路,通了自来水,养殖计划正在稳步推进。有条不紊地进行。江锦荣最初的计划是养牛,但养牛一年后,他发现养牛投资高、周期长、回报慢,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开始养土鸡。
晚年,蒋锦荣在山上的竹林里养鸡,在屋旁的鱼池里养鱼。他每天早起晚睡,喂牲口、割草、打扫屋子。江锦荣还提供“上门服务”。无论刮风下雨,他都驾驶着电动三轮车,为各家餐馆送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江锦荣的生意慢慢好起来。这种单调、无聊、孤独的生活持续了四五年,直到2016年和2017年,桂林晚报、桂林日报记者先后采访报道了这个“一个人的村庄”。 2016年5月10日,“今日灌阳”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灌阳又一个好地方,水清、山青、古树参天、那土墙屋……》的新闻文章。报道称,江锦荣独自在冷水池养鸡的故事逐渐为人所知。当人们感叹这个年轻人勤劳、善良、敢于冒险、敢于冒险的同时,也为当时还是单身的江锦荣充当了媒人。
如今,江锦荣已为人夫、为人父。在客厅的一侧,我们看到了江锦荣的妻子陆女士。说起两人的相识、相恋,蒋锦荣和陆女士不禁有些害羞。 “我们是亲戚介绍认识的,当时我觉得他很诚实,很勤奋,责任心也很强,感觉他是我可以信赖一辈子的人。”卢女士微笑着说道,眼中充满了喜悦。温暖。
江锦荣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踏实而平凡的幸福。如今事业和家庭都事业有成的他,依然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
图文:江人科、胡蓉、陆庆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