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论文发表与选题指导:提升幼儿安全意识的有效策略
关于发表幼儿园教育论文的详细信息、幼儿园教育论文选题指南、幼儿园教育论文投稿期刊推荐等,欢迎咨询。
关于幼儿园教育的优秀范例文章。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创作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而是保护儿童的生命健康,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目前,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幼儿,这些孩子生活的环境是美丽的自然环境。与此同时,它们在充满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很多孩子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无法预见自己的危险,导致儿童发生意外。这主要是由于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本文主要提出一些提高儿童安全意识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及建议
幼儿园的学生年龄基本在3岁到6岁之间。这些学生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是自我保护能力最差的群体。因此,为了减少幼儿发生事故的概率,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必须开展安全教育课程,以满足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存在老化风险。学生们面临的危险更加严重。由于硬件设施不仅存在风险,而且由于孩子是由祖父母抚养,这些孩子接受的教育更加不完整,这些孩子面临的风险也更加严重。实施儿童安全教育课程是当今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学前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
(一)不重视学前安全教育
在幼儿园,幼儿教育只学习基础知识,其次是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艺术,而忽视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幼儿园还不是义务教育阶段,还不能引起社会和教师的重视。教育体系也存在很大缺陷。幼儿教育正规师资和教材的缺乏,导致幼儿教育存在重大问题。例如,安全教育开展不及时,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另外,有的学校可能未经任何实训就开展安全教育课程,也有的学校可能通过讲故事、理论的方法开展安全教育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幼儿园幼儿的安全意识有所降低。并且自我保护意识变弱。
(二)幼儿园教师能力不够
幼儿园特别是幼儿园不被教育界和整个社会重视,教师能力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地区。例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学校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类。在许多国家,幼儿园都存在留任教师的现象。公办教师老龄化更加严重。民办教师人数较多,专业技术较差,素质较低。突出。
(三)幼儿园基础设施安全隐患
幼儿园里供学生玩耍的设施很多,比如秋千、滑梯等,这些设施为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这些设施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很多幼儿园设施老化,已经维修多年。问题不足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全面过度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但这种保护并不完全正确。长期受到家长和老师的保护,导致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学生的安全意识没有得到提高。
二、如何有效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
(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自我保护
儿童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幼儿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才能避免伤害。比如,在学校上厕所时自觉排队,可以避免因拥挤而引发的冲突;系紧鞋带可以避免摔倒;饮用前先测试水温,以免烫伤;吃鱼时注意鱼刺,不要刺破喉咙;吃饭时禁止大笑。奈绪,吃饭时呼吸。孩子虽小,但父母永远无法取代自己。只有学会自力更生,才有能力保护自己。
(二)创设情境教育,开展户外活动安全管理
为了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老师可以在幼儿园教室、走廊张贴安全警示漫画,让孩子们边看照片边学习安全知识。上下楼梯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安全常识。幼儿园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汽车、红绿灯等,通过手工教学让孩子们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同时,他们可以记住各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使他们从小就能遵守交通规则。
受年龄影响,大多数孩子活动频繁,不安静。学校开展的户外教育活动是他们最喜欢的课程。但由于户外教育活动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很多教师不愿意在户外开展教育活动。有些孩子在玩耍时忘记了安全,摔倒受伤。因此,教师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注意幼儿的安全,活动适度,避免玩耍时发生安全事故。另外,教师要全面观察每个孩子的情况,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合日常生活,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阶段的孩子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的表达能力都较差,会模仿周围成年人的一举一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场景模拟,让学生在表演中掌握安全知识。例如,不允许幼儿接触电器、插座、电线等危险品。雷雨天气时,应躲在大树或电线杆下,但不要避雷。生病时一定要听父母的嘱咐,不要随便吃药。不要食用变质或过期的食物,以防中毒。另外,教师要教育孩子远离危险区域,不要爬墙、爬树,远离窗户。在手工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剪刀、手刀等工具,防止学生受伤。
(四)用生活和游戏帮助孩子保护自己
幼儿人格行为的形成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老师和家长应该利用生活课程帮助孩子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利器的危险性,老师设计了以“断手指”为主题的课程,让孩子们观看视频,直观地看到锋利的东西是如何伤害手指的,让孩子们了解伤害手指的危险性。手指。视频播放完毕后,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利器。最后,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可以立即通知老师和家长。教师可以设计以“病后”为主题的活动课,设计一些场景展示环节,让孩子们识别身体的各个部位,为今后生病做好准备。它可以立即通知家长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避免延误病情。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设计新鲜有趣的游戏,将安全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在玩耍中轻松掌握安全知识。
(五)通过家庭合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的学前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家长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孩子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和老师应该配合完成学前教育。有些安全教育内容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比如完成与“自我保护”相关的教育内容。这些安全知识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教育。但部分家长文化素养较低,缺乏安全意识,疏忽安全问题。如果老师在教育上弥补了家长的这个短板,那么安全问题就很容易弥补了。部分偏远山区幼儿园在入学初期组织家长安全会议,总结孩子身边的安全风险,研究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配合的办法,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孩子能够成长健康安全地起来。此外,学校可以向家长发布安全知识材料,帮助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只有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让安全意识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与老师达成合作共识,共同完成儿童安全教育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总之,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安全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不仅要主动给予,还要学会让孩子主动接受。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密切相关。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更多的安全知识。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教师还应向孩子们讲解如何保护自己,避免生活中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
[1]宋灵贵.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225-226。
[2] 罗爱萍.幼儿园安全管理策略[J].江西教育,2019(30):96。
[3]浅析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