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高速路通车带动旅游业发展,村民生活改善
公路畅通了,石柱乡村面貌愈发美丽。记者罗斌\视觉重庆 摄
5月8日晚,“沿公路看中国·重庆”G50沪渝高速-G42沪渝高速重庆段全媒体采访团从忠县出发,沿G50沪渝高速行驶重庆段,穿越全长7.66公里、曾被称为西南最长公路隧道的房斗山隧道,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州县。
“目前,通往石柱的高速公路有两条,分别是G50沪渝高速和G5021石渝高速。经过沙沙互通后,开车不到20分钟即可到达华西村。交通便利,游客可前往石柱。”马家院坝人比较多,很多村民都享受到了旅游餐。”石柱县忠义乡负责人说。
尹米茶一天销量高达50碗
5月9日上午,石柱县华西村马培青家园坝,大片绿玉竹长势良好;木瓜树上长着鸡蛋那么大的木瓜。
“好吃,好吃!入口即化!”庭院里,一位游客喝完一碗隐蜜茶后,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边上,还有几个游客在排队购买银米茶。
马培清的儿媳妇谭明兰告诉记者,银蜜茶是石柱地道的美食。殷米是当地生产的。入锅炒熟后,搭配自制酒酿、蜂蜜、煮红糖。一煮开,一碗热气腾腾的尹米茶就完成了。价格为3元一张。碗。
谭明兰说,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游客很多。最多一天,她就卖掉了五十多碗饮米茶。
卖阴米茶并不是谭明兰的主业。她平时在主题邮局工作,向游客推销当地特产。
这个主题邮局建于去年春天,当时马培清家还没有摆脱贫困。因为邮局就在她家院子里,所以她优先在邮局工作。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凭着勤奋好学,谭明兰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记者看到,主题邮局虽然不大,但里面整齐地陈列着大量的当地特产、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
“这是我亲手做的布老虎,有时间我每天都能做2-3个。”谭明兰告诉记者,土家吉祥物布老虎是手工缝制的。制作布老虎所用的染布、棉花等材料均由当地妇女扶贫作坊制作,邮局每售出一只布老虎,就给谭明兰提供佣金。
我也想学奶茶泡茶的手艺
“现在我不愁吃穿了,生活改善了,对生活更有希望了,我还想学一门奶茶泡茶手艺。”谭明兰告诉记者,目前,每天来村里参观学习的游客有数百人,有时达到100多人。数千人参加,奶茶等饮料很受欢迎。
“奶茶的制作过程很复杂,我学起来很慢,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一定会学会的。”谭明兰说,她学会了制作过程,并在元坝现已开张的奶茶店打工,这样她就能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前可以开门迎客,关门营业,更方便游客采购。
谭明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月收入好的时候,加上工资,能挣三四千元;如果他学会了奶茶的制作技艺,以后的收入肯定会大幅增加。
公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忠义乡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来,忠义乡依托公路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围绕“中国蜜蜂之乡”主题定位,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构建“大研学”旅游格局。
目前,忠义乡已建成全县首个占地10亩的黄精育苗基地,形成忠丰、中药材、特色果蔬三大支柱产业。中药材、特产果蔬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中丰八千集团,全乡粮经比由过去的9:1调整为1:9。这些支柱产业宜农宜旅游,为乡村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据悉,石柱县依托G50沪渝高速、石柱渝高速(即长江高速)积极打造“中国最美生态养生养生旅游目的地”。民宿打造注重融合土家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建成了集休闲、餐饮、会议、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综合观光、湟水镇九居民宿、忠义乡大湾民宿、全家等,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重庆高速集团表示,夏季旅游旺季期间,每天前往湟水风景区、忠义乡的车辆数量达到8000-9000辆,约为平时的10倍,其中大部分是避暑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