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购物狂到理财达人:如何摆脱过度消费的陷阱并实现财务自由
文/小润
写在前面:
第一次关注我的粉丝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我曾经是一个购物狂,特别喜欢囤东西、买东西。那么我之前喜欢买多少呢?毫不夸张地说,我大学期间所有的钱,总共十万多块钱,除了吃饭之外,全部捐给了马云的父亲。
不仅如此,我参加工作后,每个月赚的钱(以前在上市公司工作,工资也不低)也全部捐给了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工作了两年,不但没存一分钱。我还透支了花呗、信用卡等,欠下了很多债务。
尽管如此,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消费习惯有什么问题,依然沉迷于这样的生活,享受不已。
直到有一天下午,我们单位的领导让我和她出差去见一位很重要的客户。她一再强调这次出差很重要,并要求我着装得体。作为职场新人,我当然珍惜这个机会,于是当晚下班回家,我连晚饭都没吃就开始准备衣服。
但后来我却惊愕地发现:满满一柜子的衣服让人眼花缭乱,很多都没有拆开,但真正能穿的却很少。它们要么太便宜、质量太差,要么已经过时了。你穿起来不太好看。总之,那天晚上,我沮丧地站在衣柜前想了很久: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本来我的生活质量可以很好,但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我的生活陷入了泥潭;然后我环顾四周我的生活环境。本来就很小的空间看起来很混乱,因为我不断地买东西并塞满东西。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心力交瘁,心情郁闷。
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不断的买买买不仅没有给我带来幸福和精神上的愉悦,反而让我成为了物质的奴隶。除了年龄之外,我只收获了一堆钞票。
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我开启了扔扔模式,开始践行极简主义。
现在,我已经成功实践极简主义一年多了,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同时,我在践行极简主义的道路上也走了很多弯路。
下面,我将自己一年多实践极简主义的经验、收获和教训总结出来,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实践极简主义一年,我收获了什么?
1、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
在《前言》中,我已经提到过,我以前很喜欢买买买,但当时我的买买买大多是盲目的、不经过思考的。践行极简主义后,我秉持“够少,够好”的生活原则,在每次购买前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如果我心里非常确定,我就会付出代价,这样我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盲目消费。
或许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很困惑,如何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呢?在这里,小润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亲自测试,有用)
(1)购物前先检查家里的物品,避免重复购买。 (2)核对完物品后制作购物清单,然后根据清单进行采购,省时、省钱、高效。 (3)购买大件物品(贵重物品)前记得做好功课,以免出错。做功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阅读商家描述、阅读用户真实评论、阅读评论等(这里要注意学会识别广告)。 (4)养成记账习惯,及时查看消费情况。 (5)线下支付时尽量使用现金。
虽然现在手机支付很方便,但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用手机刷卡支付很方便,消费时总有一种“闲钱”的感觉,很容易消费盲目地。他对金钱也没有正确的判断。但当你用现金支付时,你会真正体会到一分钱一分货的感觉,从而更加珍惜你的钱。
2. 提高生活质量
实践极简主义之后,我的消费理念不再一味追求数量,而是追求品质。购买每件商品的时候,你不再是因为数量多、便宜才买它,而是因为你真的喜欢它、需要它。
所以,这一年多来,我买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每件都足够好;我的衣服越来越少,但每件都很精致,随时都可以穿坏。 。
同时,因为买的物品比较少,不需要太多的空间来存放,所以家里的空间就大了很多。每天生活在干净清爽的环境中,我的心情也愉悦了很多。
3.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在践行极简主义之前,我因为盲目购买欠下了很多账单。每个月我都在挣扎,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之中。但实践极简主义之后,我开始变得理性。消费,少买点东西,不仅还清了账单,还省了一些钱。
当你的银行账户里开始有钱时,你的内心也会产生很多能量、信心和安全感。你不必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之中,你不必担心明天是否会生活在露天。这样的自控生活真是太爽了。
另外,练习极简主义之后,我也有了很多的时间来学习和生活。
在练习极简之前,除了工作,我的日常状态就是逛淘宝、购物,浪费了很多时间,整个生活都是空虚的;但当我实践了极简主义之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购物网站上购物。我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我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新技能,我的整体心态变得明亮了很多。
2. 在过去一年的极简主义实践中,我陷入了哪些陷阱?
俗话说:“凡有所获,皆有教训”。我也不例外。自从实践极简主义以来,我从一个新手变成了忠实的践行者,一路走来也遇到了很多陷阱。但现在我把我踩过的坑分享出来,希望大家以后能够避开。
1.为了简单而极简主义
当我第一次开始实践极简主义时,我的房子里有很多不必要的杂物,所以一开始摆脱它们很有趣。但扔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家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扔的了。
该怎么办?我是极简主义的践行者吗?我怎么能不扔东西呢,于是我开始翻箱倒柜,寻找可以扔掉的东西。
事实证明这种心态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你翻箱倒柜找到东西就扔掉,最后你会在很大程度上后悔。
之所以写下我当时的经历,就是想告诉大家:很多人刚开始践行极简主义时都会疯狂扔掉,但扔掉会上瘾,家里的杂物就不管了。不管你拥有多少,总有一天你会把它全部扔掉。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陷入极简主义的陷阱,即使没有什么可扔的,也会不受控制地想扔掉东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需要警惕自己是否为了简单而尝试极简主义。
如果为了简单而极简,那就违背了践行极简主义的初衷。
说实话,去年小润给大家分享了一份我的丢弃物品清单,但说实话,跑步机、浴缸等我都随手扔掉了,但后来我就后悔了。
我之所以分享自己的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
(一)不要为了扔而扔。
如果家里的大部分杂物都被扔掉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接受当下营造的环境,不再强迫自己了。毕竟,践行极简主义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自己变得贫穷。
(2)扔掉物品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该物品的属性,不要冲动。
以我自己为例:去年扔掉跑步机和浴缸时我很高兴。那时我觉得自己没有物质上的负担;但后来之所以后悔是因为:骨子里我是一个喜欢运动、享受生活的人,所以跑步机和浴缸对我来说很重要,但当我一时冲动把它们扔掉时,我常常后悔不已后来当我回想起他们的时候。
所以大家也一样,在扔掉某个东西之前,一定要想一想,是否是冲动,是不是真的不喜欢这个物品?如果我扔掉这个物品,我会想再次购买吗?一旦你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扔掉它们还不算太晚。
2、把极简主义当作省钱的方式,违背了生活的初衷。
践行极简主义的一年里,有一段时间,我完全把极简主义当成一种省钱的方式。我不愿意买我看到的任何东西。我的生活吝啬、苦涩,完全违背了做人的原则。原意。
实行极简主义并不是为了省钱。我们修行的初衷就是为了摆脱掉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不喜欢的、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从而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活中,还是要买一些必须买的东西。如果为了践行极简主义,连生活用品都不买,那么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3、如何科学践行极简主义?
文章前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一年多实践极简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或许有的朋友看到这里会有些感动,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去实践。
那么下面小润就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如何科学践行极简主义。
1.自我判断自己的性格
一个人如果想践行极简主义,就不能光想它。他也必须做出自我判断。如果一开始只是盲目跟风,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反弹。不仅如此,因为你压抑了购物的欲望,一旦反弹,你就会报复性消费,从而浪费更多的钱。
因此,在决定实践极简主义之前,首先要根据以下问题来判断自己:
问问自己:这是一时冲动还是想长期练习?你能接受家里的物品很少吗?你能接受你只有几件衣服吗?你的性格更喜欢物品较多的状态还是环境更干净的状态?
当你心里清楚地问自己并得到肯定的答案时,那就开始练习极简主义,这样就不容易反弹了。
2. 扔扔扔
在决定践行极简主义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扔掉”,因为通过“扔掉”我们可以发现哪些东西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哪些东西是我们冲动买的。然后把你因为冲动购买而扔掉的东西记在笔记本上,以免下次失望。如果可能的话,尝试详细记录你因冲动购物而产生的情绪。比如,你当时为什么买它?是因为价格便宜还是抵挡不住诱惑?你买它是因为它打折还是只是因为你不高兴?了解了这些原因,下次就可以避免跳坑了。
此外,在决定扔掉某件物品之前,请等待 3 天。如果三天后你还想扔掉,那就扔掉吧。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冲动丢弃。
3、定期组织
其实,定期整理和“扔掉”的道理是一样的。
“扔掉”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定期组织”则可以审视我们的生活。通过整理,我们可以知道家里的物品数量,知道自己缺少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购买。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及时审核
践行极简主义之后,我们也需要及时回顾。
那么如何审核呢?简而言之,就是回顾每个阶段的目标,以及完成的数量和未完成的数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决定践行极简主义之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三个月不买衣服”的目标。然后3个月后,我会回顾我的目标,看看我是否完成了。已经完成了多少,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不断的检讨,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存在的话就改正,激励我们更容易、更好地取得成功。
结论:
今天的文章,小润并没有和大家分享穿搭技巧,而是分享了极简主义的内容。这是因为:小润作为曾经的店主,现在的理性消费者,非常了解极简主义。教义给我带来的好处。一路走来,我走了很多弯路,也收获了很多,但最终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把这些想法和经历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和我一样迷茫、消费不理性、想要践行极简却找不到方向的朋友一些参考和方法。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在时间的流淌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