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文创团队探索临海老城区:破旧中的秩序与真实感带来的城市文创灵感
五月是狂野的
顽强
具有无限可能的本土城市文创团队
① 为什么选择临海
我是山西人。我作为一名研究生学习传播学,对当地的城市内容非常感兴趣。来到临海,有些偶然。毕业后出去旅游的朋友建议去临海旅游。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我们就住在老城里。周围很黑很安静,我没有什么感觉。但第二天我出去的时候,我惊呆了。就好像覆盖在身上的一块黑布突然被掀开了。我感觉这个地方真是又低又破。毕竟我以前在大城市和新城市生活过,我先入为主地认为城市就是这样。它应该是新的、快速发展的、充满高楼大厦的。但临海古城却打破了我之前的认知,给了我强烈的反差。
但正是这种破败中的秩序感和居民生活的现实,让我对临海产生了美好的印象。前面说过,我在厦门、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其实让我意识到自己可能不适合大城市,但临海给我的感觉至少是特别和亲近的,而且不是大城市。相同的。之后我选择了在这里工作,并在空闲的时间里逐渐熟悉了这座城市。
新城与临海的旧城界限清晰。与大多数城市一块拆、一块建、修补城市的方式不同,老城的建筑结构和整体规模都比较完整、和谐。此外,临海作为台州的省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即使到现在,该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也相对集中,因此其老城区保留了很多人,原住民形态也非常丰富。比如现在来海海必去的紫阳街,就是一条非常繁华的商业街。虽然是商业街,但主街上依然居住着不少原住民。来海旅游的游客可以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烟火气,而不仅仅是一个景区的空壳。
但当我真正搬进去的时候,我发现了问题。比如,小城镇的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如果这座城市继续这样下去,它将如何发展?为什么年轻人离老城越来越远?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参与,这座老城将会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我在5月份尝试在这个平台上在临海这个小城市上做了很多实验。
②“May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五月文创是一个专注于临海小镇的本土团队。它自诞生以来(2015年)已经是第9个年头了,一直保持着比较狂野的状态。 5月份,我们采取了行动,进行了探索,到目前为止(2023年)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空间操作。 2015年,我想尝试在老城区打造一个专注于手工艺体验和生活方式的空间。找了很多地方,后来选了一个避开紫阳古街但能看到金山双塔的小院。我们创建了“五月工坊”,邀请了几位从事陶艺、皮革、咖啡、面包烘焙的朋友加入。五月工坊是老城最早的年轻商家聚集空间之一,它让我们不断结识生活在城市里比较活跃的年轻人。如今,这里也是临海当地的一个小型青年文化创意园。园区内有咖啡馆、餐厅、团圆岛小酒馆、五月文创工作室、绘画工作室等业态。它也是五月线的一个基地,每年都会推出许多活动。
2016年5月进入2.0阶段,开始制作官方公众号。我们想向这座城市的年轻人传播更多关于老城的信息,让每个人都能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这座城市。于是我牵头发起了“临海百工艺品”项目,每年周末自费记录临海当地的30件老工艺品。线上线下超过100名志愿者参与,拍照、写文案、方言翻译、提供线索、协助对接等,这相当于我们的破圈项目,让当地人看到有这样一个团队在做临海有意义的事情。后来我们在2018年初受到临海市博物馆的邀请,我们能够将丰富的线上内容转换到线下。当时我们也得到了来自上海、海外、本地的不同团队和朋友的共同创作支持,我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做了第一个展览。它吸引了超过 100,000 名参观者。通过“临海百作”项目,我又认识了很多90后。他们执着,充满创造力和活力。
五月于2016年启动“五月营”城市青年暑期实践计划,每年暑假都会招募15名最适合想法的大学生深入老城。他们用一周的时间,利用自己的观点和关注的话题,通过现场采访和研究,以及小组创意共同创作来回应这些话题。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与年轻人建立深度的联系,另一方面能够陪伴他们去探索这个小镇的方方面面,建立他们的认知关系和归属感。对小镇和家乡的认同,并看到它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记录下美好的事物和面临的许多问题,并用自己的力量去尝试解决它们。即使他们还不够成熟,但他们仍然在提供一种思考。
五月的网络公众号更多的是尝试以各种形式开拓小镇。积累了600多篇关于小镇的原创文章和300多个城市主题活动。一群对这座城市当地文化感兴趣的人慢慢聚集在我们身边。关注的人发现,这里居然有一群人在关注这件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3.0阶段,五月天将自己定位为文创机构,专注于从年轻人的角度探索城市的方方面面。希望在五月天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找到一种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有更多机会策划线下活动,可以整合我们之前积累的本土内容,让公众体验一次城市漫步、一次樱花市场、一次艺术节、一次诗歌节……主动了解体验这个小镇更多的细节,体会它的丰富和充实。
③“如何看待青年文化”
在这个老城市,我觉得青年文化非常重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首先是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接触、参与当地的事情,然后基于这种了解,我们可以利用青年文化来二次输出城市本身的内容,进一步传播它。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让老城在老原住民和年轻人之间形成文化传承。也就是说,它的影响力是将城市原本存在的东西、文化的东西、内容以青春的方式呈现出来,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比如我们做的城市文创,只有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当地、接触当地,产生对家乡、对城市的热爱,才会有所行动。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活动的内容才会丰富、有深度。这不仅仅是一项“有趣”的活动......
当你看我们的公众号时,你会觉得我们有很多人。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通过这群关心临海的年轻人中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完成的。这个社区大部分是本地人,也有一些是外地人,所以我们很多技术上的东西或者规划上的东西都是他们的参与和贡献的智慧和力量。例如,我们社区的许多人都是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假期来这里实习,和我们一起做活动,一起参加。因此,可以说,五月是由一群喜欢、关注临海的人组织起来的。
④“你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
成立七八年来,我们在这座城市做了很多“第一”。海边有太多的可能性,而且在小镇做事情的成本极低,所以什么都可以尝试。
如果你问我:“乐趣在哪里?”因为小城市没有大城市那么多的资源和人才,但只要有想法的年轻人来了,就能找到很大的发挥空间。因为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什么都不存在,所以一切都是新的,能够给城市带来一些活力。因此,我们“小镇X计划”的口号是“让更多的可能性在我的家乡发生”。
2017年我们感觉小镇里有想法的年轻人比较少,精力比较低,但当时我们身边聚集了一群相当活跃、有趣的人,我们想介绍这群人给更多的年轻人。人们,让他们看到,虽然我们也在一个小镇,但我们仍然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通过公众号专栏发布一年。后来我想到举办一个线下分享会,名字叫“青年创新分享会”,有想法的年轻人可以聚集在一起,就像过去一样。把一块鹅卵石扔进平静的湖里,看看它是否会激起什么。那次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一个下午整整5个小时,7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本土优秀演讲者、现场观众300人、3万+在线直播。
2019年,虽然我们一直在小城市,但我们也在时刻关注全国中小城市的本土团队。他们正在做什么,我们希望将这些团队联系起来,分享他们在哪里所做的事情。的事情和积累的经验。
但通过2019年的调研,我们发现全国中小城市专注“本土内容”的团队并不多,生存条件也不是特别好,所以我们后来扩大了“小”的定义。 “城市”到“关注社会创新的年轻人”“无论你在乡村、小镇、城市社区、还是超一线城市,大家在我们付出的持续实践内容中都做得很好”值得我们重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我们的年度分享会不仅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士,还邀请了台州本土引以为傲的品牌或团队,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当地的力量。通过一次活动,一两个参与者可以转化为积极分子,那就是我们的胜利。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力量正在逐渐介入到这个城市,成为过去年轻人的首选。放松放松就是去银泰综合商业综合体在新的城市,但是现在事情发生了变化,大家都会选择来到这里。老城区。人们常说临海文化底蕴深厚,但那是历史赋予的。近两年,随着青年文化的介入,临海青年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用自己的行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活力。
⑤“接下来的五个月里你想尝试什么?”
事实上,May一直作为一个“联络人”存在,因为我们花了几年时间建立临海当地的城市基因库,并不断与外部团队保持联系。每当不同领域的人对临海有疑问时,当他有兴趣或想做一些实践时,他都可以找到我们,我们可以提供当地的支持和联系。如果我们能够达成共识,我们会尽力为他对接他所需要的东西,包括资源、启动资金等等。因为这样,新的事物才能在这座城市不断涌现,大家才能看到实现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做出更多不同的尝试。
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的“临海但不在海”艺术驻留计划就是这种方式的一次尝试。它由临海当地青年田丰源于2000年发起,邀请了8组用影像、装置、行为、摄影、声音、绘画等不同媒介的艺术家来临海生活、行走。在这里体验、创作作品、开展工作坊等活动。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本身就会成为临海新基因库的内容。 2022年10月,举办2022演出季《沉睡的地方》。
正式开幕,周末两个月内,展览和表演吸引了超过10,000名本地和外国游客。在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反响良好,点击量和浏览量均超过20万次。
此后,5月将继续开放,无论是“9cm²临海”城徽项目,还是更多以“本土内容”为核心的尝试。
⑥“七八年来,5月份最大的增长和涨幅是多少?”
我先说一下小城镇的实践经验。小城镇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也可以帮助年轻人实现很多事情。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可以活这么久,制造这么多东西,而且还能产生一些价值。这里算是小镇的AB面了。如果大家都对当地的问题感兴趣,想回到小镇的话,我想那就不要害怕。很多时候,你必须从自己做起。当你开始做的时候,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出现。
另一个小镇的文化一定是由关注它的人来谱写和创造的。所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或者每一个关注这座城市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有一群人热爱这座城市。当地人结合并创造。当这些力量像精灵一样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其实会对这座城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和力量。我希望每个中小城市都不要千篇一律,而是能够找到自己的特色,或者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当我去中国其他城市旅行时,我总是拜访某个团队,然后团队带我们参观这座城市。我想这样的旅行体验会非常好。
但大多数时候,人们去一个城市,特别是在中国,有600多个中小城市。我们可以说出城市的名字,包括旅游城市。就连如何去那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弄清楚的。很多小城市连May这样的公众号都没有,所以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我的家乡,也期待更多中小城市的本地同仁,让大家能够在未来,真正让人们相互了解。 《小镇
一位在小镇经营书店的中年妇女
① 聚在一起
“我出生于1985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再往书店是位于浙东南小镇临海的一家小书店。回家乡开书店,是既定人生轨迹下的一种自救行为。我是隔壁天台县人。我高中时在临海读书,爱上了临海的一个男同学。在布茨大学读完研究生后,我跟随丈夫回到临海生活。临海市小而舒适、干净。太干净了,少了一些“年轻”的怪癖和乐趣。刚到临海的时候,觉得这个城市不错,但是有点无聊,没地方可去。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有过开一家书店的小想法。我想,既然我想在这个小镇安定下来,那我就慢慢来吧。所以我在公园里建造了第一座小房子。 《再看书园》。
这家书店于2016年底开业,半年内就成为知名咖啡馆。这给了我第一课:开书店不仅仅是一家卖书的店。这不仅仅是出售书籍、饮料或空间。一家书店必须有灵魂,它必须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因此,书店从2018年开始举办“城市客厅”,频率为每月1-2次。每次都会邀请书店的朋友分享一些他们愿意分享的东西,包括艺术、事业、信仰、旅行、最近。要看的书等等。随着《客厅》的继续,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仿佛茫茫人海中,声纳终于同频了!这些朋友现在有的已经成为书店的同事,有的一直是书店的最强外援。现在除了我之外,再旺还有四个重要的朋友。他们是胖诗人陈十八、瘦画家余瑞宇、小说家老五载和载旺小顶彬彬。
以下为四位合伙人的自我介绍:
胖诗人陈十八:在望书店编外,业余脱口秀演员,写诗。因为认识了带我参加在网活动的老吴,所以认识了冉宇,成为了在网的分享嘉宾,然后我们就一起出去玩直到今天。
苗条画家余瑞瑞:出生于甘肃省岷县,绘画、写作、视频创作。现就职于在望书院。
小说家老五载:2012年我从杭州跑到临海的时候,我就没有回头。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我的人生规划是市场开发和区域经理。十年后的2021年,我成为了再旺书店的一名员工——我想这足以回答书籍和书店在我心中的重要性。
回望小顶彬彬:我喜欢小城市对于精神家园的真诚。我喜欢忙忙碌碌。我希望能保护书店,赚钱让书店继续发展。起初,其他朋友都是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吃饭、聊天,特别是老吴和十八,他们会和我分享一些书。当我们在一起时,我们谈论电影、文学、绘画和音乐,感觉我们有“相同的化学反应”,所以我们加入了书店,一起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② 书店内外
2016年再望书院刚开业时,还处于各方面的探索过程中。那时我并没有遇到这些有趣的朋友。从2019年开始,书店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而这些方向都是因为加入书店的朋友。可以说,书店和书店人已经逐渐发现了开书店的使命和意义。
首先,在选书方面,我负责选书时,考虑的因素是“我想看这本书”。我当然看不了那么多书,就让读者们一起看吧!我没有具体说明书店卖什么类型的书,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想读的书是不可能进书店的大门的。现在载望的选书工作主要交给了老五子。他选择书籍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值得一读。图书范围主要集中在小说、历史、文学笔记、诗歌、戏剧、美术等方面。书籍的世界与宗教的世界相似。伪神有很多,包括选书者自身的偏见和浅薄。这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工作。
我们做脱口秀的时候,司马开玩笑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至于我们临海的特产,就是文化人。因为临海市的口号是千年台州府,街道上到处都是文化人。临海一直被认为是台州文化最纯粹的源头,而这种“文化”却逐渐脱离了这座城市的生活和人民,成为博物馆里展示的文献,甚至变得“封闭”、“专属”。临海当地的文化里就有这样的趋势。我们书店能做的就是打破它,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发声。因此,除了选书之外,书店目前举办的各种活动也让人眼花缭乱。
二是书店举办各类再沙龙。目前,定期举办历史和当代艺术讲座。
第三个是在·剧场。每年我们都会有一个戏剧月,其中包括“再剧场”演出、招募剧本朗读和身体体验。首先是2019年的《我爱XXX》,2020年的《疑惑》。2021年7月将举办一系列戏剧月活动,包括原创剧目、工作坊、朗读和放映等。具体需求将留给导演。老人会回答。老五载:“在场”是戏剧的魅力,“小剧场”因为“小”而自由。我们的小剧场是一个差劲的剧场,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个缺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与大环境背道而驰的宝贵可能性,那就是去伪存真,去竞争。喧闹的舞台美景。意思是保持距离。我认为戏剧,就其纯粹的方面而言,足以震撼我们。作为一群业余爱好者,我经常想起洛尔卡。他们乘坐大篷车巡演,前往西班牙的偏远地区。这激励我们坚持在王小剧场。
四是再看入选作品。该选集是我们委托一些我们敬佩的作家撰写的散文集(主要是诗歌)。这是我们书店对文学的一次尝试。除了选集,我们还记录对台州本土作家的采访,以及对各地作家和书店的走访。我们还玩过家家,举办过几个比赛:2020年的无名小说家比赛,2021年的全国青年诗歌奖比赛。我想请司马在这里扩展一下他的答案。
陈十八:这个选集栏目就是分享在望喜欢的文学作品。由于我是主编,所以我也可以谈谈我个人喜欢的文学作品。因为我自己就是写诗的,所以能拿到的诗歌手稿比较多,所以目前的内容以诗歌为主。我认为文学性是书店的必备要素,所以我创建了本地作家档案、区域小说比赛以及今年的在旺书店青年诗歌奖。本次诗歌奖是为了奖励优秀作品而举办的。青年新诗作家。我们想找到这样的作者,认识他们,把他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这一切都是为了夯实书店的文学基础,链接更多优秀的作者。我们是一家小城市的独立书店,但我们也想尽力履行书店的公共使命。对于读者来说,是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和购物环境,提供代表再旺审美品位标准的图书。对于作者来说,我们要尽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因为他们是内容的源泉,是意义的开始。
第五是惊腹戏剧/脱口秀开放麦克风。做脱口秀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人们对脱口秀感兴趣。作为小城市年轻人的综合性“闹事”平台,再网对一切合法活动都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觉得即使是一个小城市也应该有一个脱口秀俱乐部,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脱口秀俱乐部。
最后,还有我们的常驻艺术家计划和展览。因为开书店,我们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包括作家、诗人、摄影师、导演等。我们书店提供本地创作援助和生活补贴,邀请朋友来小镇进行本地创作和交流。 《澜沧之眼》是艺术家纪录片导演格布在书店进行的一系列放映和交流活动。此外,我们也在做很多尝试。比如我们还做了“大鸡腿筛选”、“小胖研究所”。但由于精力有限,没能坚持下来。当然,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想要一起做有趣的项目,我们书店有空间去实现更多有趣的想法。
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