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新消费品牌欠租欠薪风波:虎头局创始人胡亭面临员工和供应商围堵
近期,陆续有多家网红新消费品牌被举报拖欠租金、拖欠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甚至大规模关店等情况。作为与普通消费者联系最密切的餐饮品牌,这些企业的动向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 虎头游戏
虎头局上海龙之梦店,图片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3月31日上午,在新中式烘焙品牌虎头居上海绿谷总部,虎头居创始人胡婷面对一群愤怒围堵她、几个月没有发工资的员工和供应商。他忍不住谈起了公司的现状:账面上没有资产;如果公司清算的话,顶多能拿到两三百万,但目前公司只欠上海总部1000万工资。
据胡婷介绍,早在去年11月,该公司的业务就濒临绝迹。当时,有股东建议胡婷清算,但胡婷没有选择这样做。她想更加努力地工作。
这与业内传言相符。正是在此期间,虎头局被曝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其广州办事处也被供应商贴上“湖头局拖欠血汗钱、失信”的标签。 “大字报。
今年1月12日,胡挺向第一财经声称获得新一轮融资,但虎头居的生意并没有好转,多地门店持续缺货。 3月27日,自媒体“深圳工厂”爆料称,虎头局获得的融资无法支付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项。 3月30日,小红书博主“疯狂产品Jason”透露,虎头局濒临破产,员工已成立维权小组。
回顾2019年,虎头局是当之无愧的新消费“网红”。当时,虎头局在长沙蔡鹅南路开设了第一家店,面积仅53平方米,并创下单月127万元的单店销售额历史新高。收集记录。 2021年,门店不足10家的时候,虎头居就率先获得了红杉中国、IDG等知名机构的融资。胡婷大胆表态,计划一年内在一线核心区域开设100家直营店。
从虎头局官方披露的门店信息来看,其目前在长沙、杭州、南京、武汉、广州、深圳、上海的经营门店数量分别为1家、3家、1家、7家、2家、2家。家,7个家。据寨门眉山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虎头居的经营门店仅有37家。巅峰时期,虎头居三年内在全国10个城市开设了80多家自营店。
✦ 沫沫点心局
陌陌点心局店,图片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据悉,陌陌点心局的情况也并不好。
3月26日,陌陌点心局杭州湖滨银泰in77店正式关门。这也是其在浙江的第一家店。陌陌点心局于去年6月1日正式开业,资金充沛,但只开业不到10个月。
北京地区,富力广场、崇文门两家门店相继撤出。去年,该品牌还传出了裁员、业绩下滑等负面消息。今年年初,其创始人王玉晓向媒体证实,正计划开放员工合伙人制度。
截至目前,陌陌点心局只完成了2021年之前的5轮融资。对于受到疫情重创的陌陌来说,单店业绩下滑,多城市扩张的压力可想而知,尴尬可想而知。现在。
✦ 五叶面、陈香桂、张拉拉……
图片来源:
“过去15个月,五爷面已经关闭了近600家门店。” NCBD食书在文中写道,2021年11月,创新餐饮连锁“五爷面”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家。未来15个月(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五叶面已新开门店超过650家。
冉赐缘在宅门数据上搜索“五叶面”发现,截至4月2日22:00,五叶面门店数量为1066家。也就是说,在开店的同时,五爷面也在同时关店。
不只是五叶面,其他新富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斋门数据显示,2020年创立的兰州拉面品牌陈香桂,2021年新开门店169家。其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12月,陈香桂门店数量已超过200家。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陈向贵似乎“原地踏步”,或者说“开店的速度赶不上关店的速度”。窄门数据显示,陈香桂目前拥有门店199家,运营门店191家。
另外,宅门数据显示,马继勇目前拥有228家门店,而张拉拉只剩下56家门店。 NCBD餐饮指南在文中提到,2022年11月,马继勇的门店数量已经在220+家左右。至于张拉拉,2021年12月21日,全国签约门店100家。
时间回到2021年,那一年,面馆成为最受瞩目的赛道,包括和福卤面、遇见小面、五爷面、马继勇、陈香桂、张拉拉等六大面馆。暴发户纷纷受到资本追捧。除了2020年创立的张拉拉连续获得三轮融资外,认识小面、五叶拌面、陈香桂等品牌也在半年内连续获得两轮融资。
随着资本支持下的门店快速扩张,新富们的估值一路飙升。龙头品牌和福露面估值一度达到70亿元(人民币,下同,若无标注)。
然而,到了2022年,面馆的扩张和融资步伐明显放缓,今年出现了集体“关店潮”。
新网红消费品牌为何纷纷涌入?
互联网重塑了各个行业,近年来也终于拉动了消费。打着“新消费”的旗号,茶咖啡零食、面条串烧、美容盲盒都延续着互联网基因,再次在融资上烧钱。大戏。
就像虎头居一样,它的成长之路更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一个烘焙品牌。由于首店开在“新消费之都”长沙,因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这家公司早在上海成立,市场重点一直围绕华东、华南地区。 “长沙网红”的光环早已荡然无存。
在流量思维惯性下,国潮门面、中甸西、流量为王,烧钱扩张,最终在短短三年内轰然倒塌。
不可否认,虎头居和陌陌这两年确实给烘焙市场提供了耳目一新的新产品,比如让麻糬品类火爆。因此,即使面对如今的困难,在虎头居社交平台的公众号下,也有消费者表示惋惜:“老虎卷真好吃,能不倒闭吗?”
回顾以网红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的衰落,我们不能回避两点:一是对传统行业缺乏尊重;二是对传统行业缺乏尊重。第二,网红和流量的不可持续性。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烘焙行业和面店赛道的门槛并不高,行业上下游供应链成熟,连锁品牌和夫妻店都有生存空间。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烘焙行业发展现状研究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提到,中国烘焙行业的行业集中度CR5(行业前五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为10.6%。远低于日本等国家。
在各个品牌的大神之争中,即便是当地人气很高的克莉丝汀、提莉希斯也随时可能倒下,更何况是牛角村、车司大叔这样的网红。
谈起新贵面店的“喊话”风潮,北京一家新贵面店品牌的店长向记者透露,大环境是一方面,但也与地域口味、文化差异有关。 “在快跑阶段,会有一些店家当‘小白鼠’,测试当地的市场环境。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当地环境,就像四川、重庆不能海底捞开了,自然就关门了。”
“此外,新贵面馆也低估了赛道上的竞争难度。”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 “面店市场南北差异明显,南方市场的特点是面店成长性弱、教育成本高。”
庄帅认为,在北方,虽然面条市场更大、受众更广,而且不需要消费者教育成本,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与随处可见的街边小店相比,无论是性价比还是口味,标准化的连锁面店显然不具备优势。
不得不提的是,当网红营销比什么都重要的时候,流量也会带动很多投机者“参战”。因此,我们看到,虎头居、沫沫带起点心全国风潮后,各地“点心局”、“饼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类似的门设计和招牌产品加速了公众的热情。
新网红消费品牌的未来在哪里?
虎头局创始人胡婷希望能够继续经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目前的恶性循环,“进入正盈利状态”。她计划在上海总部保留5到10人,负责各个业务部门。 “商店必须持续经营,因为‘不经营就没有还款能力’,只有经营才有收入。”
此外,上海以外其他地区的业务也将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逐步剥离。 2022年底,深陷裁员、拖欠传闻的虎头局曾在其官方账号上发文“我想和大家谈谈虎头局目前的一些变化”。文章宣布在部分地区开放业务合作伙伴。后来就被删除了。
据Tech星球报道,虎头局小程序的商业伙伴申请表显示,“可投资特许经营的自有资金”选项涉及投资范围为“100万以下”至“2至2”。 300万”,加盟门槛不低。 。
一位武汉湖头局店长表示,今年2月底,“湖头局发展和他的朋友们”接手了整个湖北省的代理权,具体费用还不清楚。虎头居鼎盛时期在武汉有14家店,现在只剩下7家,而且全部都是特许经营。加盟后,武汉比其他地区能拿到更多的货,但仍然缺货,还拖欠租金。
另一位湖头长沙店加盟经理告诉Tech星球,长沙有一家店已经被湖头局股东特许经营,目前其他店都处于关闭状态。
胡婷认为,虎头局在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只有持续经营,消费者、员工、供应商、投资者才能重建对虎头局的信心,虎头局才能东山再起。 “黑火也是如此。火”。她承诺“我永远不会消失”,她将继续努力寻找资金并与供应商沟通。她希望大家能给她更多的时间。
胡挺提出这个想法后表示,如果扭亏为盈,2-3个月后大家就能拿到应得的工资。但也有员工当场表示,不要再“翻身”了,因为公司套路太多了。
有员工质疑胡婷“言语中存在,行动中消失”。一名员工,父母身患重病,家里经济困难,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借钱。他单独通过微信联系胡婷,希望他支付工资。胡婷答应了,然后没有回复。
至于如果商店继续营业,多久才能获得新的资金来缓解困境?胡婷给出的答复是“2到3周”。还剩下2到3周的时间,我们就会知道虎头游戏的答案。
对于面馆来说,长期以来面馆赛道“品牌化、不品类化”是有原因的。比如同质化难以创新、连锁难以标准化、外卖零售导流受限等,这些都是中式面馆所面临的。难题。与此同时,为了扩张,新面店业主也面临着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食品安全、流程标准化、SKU管理和技术转让等一系列问题。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冉辞院,虽然面条品牌在资本的支持下迅速打造了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但另一方面,由于精细化管理、内部质量控制不到位,他们将遭受资本的劫持。系统和员工培训。整个食品安全也存在很大漏洞。
对于新型面馆的未来发展,朱丹蓬认为,面馆等餐饮细分领域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当品牌凸显自身差异化优势时,应持续推进连锁店,扩大品牌规模效应。 “放眼整个餐饮行业,未来,更多细分赛道和利基需求将受到关注,推动行业走向成熟。”
“随着新生代人口红利不断积累,年轻人对传统膳食的偏好明显下降,面条逐渐成为主角。很多风险投资人都看好这一赛道,因为他们看到了休闲餐饮未来的发展趋势。 ”朱丹蓬表示,可以预见,休闲餐饮将成为新一代的核心需求。
“虽然目前不少新贵面店品牌面临倒闭,但得益于餐饮业的复苏趋势和资本的助推,面店未来的发展机会仍然值得期待。”艾媒网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分析认为,面店注重规模效应,薄利多销,并不局限于商圈的单店模式。重点是连锁下沉,树立口碑和品牌。
“在餐饮新形势下,消费者习惯了外卖,也习惯了对价格高度敏感,面品品类可以找到合适的机会,满足中餐品类不同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者需求。”张毅进一步强调。
参考
Tech星球《虎头危机:从20亿估值到命悬一线》
新零售商业评论《网红寿命两年半,虎头游戏崩盘》
冉次元“年轻人抛弃“高端面””
●
●
●
●
合作|突发新闻 |谈判
请联系
来源:铱星云商业整理自Tech星球、新零售商业评论、燃辞院、时代周报、互联网等,内容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整合内容仅供行业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