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成人双胞胎研究揭示饮食模式与生物老化关系:表观遗传时钟GrimAge和DunedinPACE的应用
关键词:饮食模式、生物衰老、年轻人、双胞胎研究、表观遗传时钟、快餐、性别差异
学术动态详情
美国成年人喝咖啡时间和死亡率的研究
欧洲心脏杂志[IF:37.6]
① 本研究基于美国 40,000 多人的数据,探讨咖啡饮用时间模式与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②咖啡饮用时间可分为早晨型和全天型两种模式,36%的参与者属于早晨型,14%的参与者属于全天型; ③ 中位随访时间为 9.8 年,早晨模式与较低的全因死亡风险(HR 0.84)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HR 0.69)显着相关,而全天模式则没有显着相关性。显示出类似的关联; ④咖啡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受咖啡饮用时间的影响,高咖啡摄入量仅与早晨模式的较低风险相关。与全因死亡风险显着相关,但在全天模式中未观察到这种现象; ⑤ 研究结果表明,早晨的咖啡饮用模式可能更有益于健康,并提示咖啡饮用时间是影响健康益处的重要因素。因素。
美国成年人的咖啡饮用时间和死亡率
01-08,doi:10.1093/eurheartj/ehae871
Nature子刊:全球糖饮料消费量与T2D和心血管疾病负担有何关系?
自然医学[IF:58.7]
① 这项研究综合评估了全球184个国家因摄入含糖饮料而导致的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负担。 2020年,全球将新增220万例由含糖饮料引起的2型糖尿病病例。新增病例120万例,分别占全部新增病例的9.8%和3.1%; ② 研究发现,男性、青壮年、高学历人群、城市居民与含糖饮料相关的疾病负担更为显着; 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欧洲与含糖饮料相关的疾病负担较高,分别占2型糖尿病病例的24.4%和心血管疾病病例的11.3%; ④ 1990年至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由含糖饮料引起的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病例新发病例增加最多,分别增加8.8%和4.4%; ⑤ 本研究结果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干预措施以减少全球范围内因饮用含糖饮料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提供了有力支持。负担。
184 个国家由含糖饮料造成的 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负担
01-06,doi:10.1038/s41591-024-03345-4
Nature子刊:限时饮食与减肥有何关系?
自然医学[IF:58.7]
①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讨早晨、晚上和自我选择的限时饮食(TRE)对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内脏脂肪组织(VAT)和心脏代谢健康的影响。包括 197 名超重或肥胖的成人参与者。随机分配至地中海饮食常规护理(UC),三个TRE组,干预期为12周; ②结果显示,与UC组相比,三种TRE方案(早、晚、自选时间窗均为8小时)在降低VAT方面无显着差异,但体重降低效果优于UC组UC 组; ③早期TRE组的表现比UC组有更明显的皮下脂肪减少,早期TRE还降低了空腹血糖和平均夜间血糖水平,优于其他两组TRE; ④ TRE总体上是一种安全且易于接受的饮食策略,且各TRE组的依从性较高(85-88%),且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 ⑤ 对于身体成分和其他心脏代谢危险因素,所有干预组之间的效果相似; ⑥ 本研究结果凸显了TRE作为减肥和改善代谢健康的潜在补充方法的价值,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最佳进食时间窗口及其具体影响机制。 。
早期、晚期和自我选择限时饮食对超重或肥胖参与者内脏脂肪组织和心脏代谢健康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01-07,doi:10.1038/s41591-024-03375-y
Nature子刊:七天禁食对人体运动表现和代谢适应的影响
自然通讯[IF:14.7]
① 一项新研究表明,7天禁食对人类的身体机能和代谢适应有显着影响。虽然肌肉力量不变,但高强度耐力能力下降; ② 13名参与者平均减少了4.6公斤去脂体重和1.4公斤脂肪量,其最大等长肌力和等速肌力没有变化,但峰值摄氧量下降了13%; ③ 肌糖原含量减半,而电子传递链蛋白表达保持不变; ④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表达增加13倍,导致抑制性丙酮酸脱氢酶磷酸化,减少碳水化合物氧化和运动耐力; ⑤ 禁食并没有影响 AMPK 活性,这挑战了其在肌肉蛋白质分解中的生理适应作用的假设意义重大。
7天禁食对人类运动过程中身体机能和代谢适应的影响
01-02,doi:10.1038/s41467-024-55418-0
较高的有机食品摄入量可能会降低儿童过敏的风险
过敏:欧洲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IF:12.6]
①本研究探讨了儿童期有机食品消费与学龄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发现有机食品消费可能有助于预防对吸入性过敏原的敏感性; ② 通过对 PARIS 队列中 1258 名儿童的 8 岁儿童饮食习惯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了三种有机食品消费频率差异显着的饮食模式:G0 组中频率较低(51% 的儿童),中度G1组频率高(2±8%),G2组频率高(21%); ③ 研究发现饮食模式与哮喘、湿疹、鼻炎或对食物过敏原的敏感性之间没有关联; ④但与G0组相比,G2组儿童对任何过敏原尤其是吸入性过敏原的敏感性较低; ⑤ 这些结果表明,在生命早期摄入更多有机食品可能有助于预防学龄儿童对过敏原的敏感性,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探索这种关联。潜在的机制。
有机食品消费可能会预防学龄儿童对吸入性过敏原的过敏:巴黎队列
01-03,doi:10.1111/all.16433
国内团队:不同聚合度膳食果聚糖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不同影响
ISME期刊[IF:10.8]
① 西南医科大学吴旭和澳门大学中医药研究所王胜鹏发表研究探讨膳食中不同聚合度果聚糖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②低分子量低聚果糖和高分子量果聚糖可抑制结肠炎小鼠模型肠道炎症,减少肠道纤维化。和菌群失调; ③虽然低聚果糖和果聚糖的作用均依赖于肠道菌群,但根据果聚糖的分子量不同,观察到肠道菌群的不同调节模式; ④与低聚果糖相比,果聚糖对肠道菌群有更显着和持久的影响; ⑤Levan特异促进Dubosiella newyorkensis,对结肠炎表现出预防作用; ⑥ 研究强调了膳食果聚糖聚合在调节微生物群中的重要性,并确定纽约杜博西菌是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潜在益生菌。
膳食果聚糖的聚合对结肠炎小鼠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
01-02,doi:10.1093/ismejo/wrae262
国内团队:治疗2型糖尿病的合生元制剂
临床营养[IF:6.6]
①中国农业大学何晶晶、王冉与蒙牛晓然团队合作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合生元在改善 2 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的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单独使用。益生菌; ② 该研究纳入了 120 名 T2DM 患者,分为三组,接受动物双歧杆菌亚种 MN-Gup 益生菌、MN-Gup 与低聚半乳糖 (GOS) 的合生制剂或安慰剂干预。 ,为期 12 周; ③与基线相比,三组患者的预后空腹血糖(FBG)均显着降低; ④MN-Gup-GOS组干预后HbA1c、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着降低,而安慰剂和MN-Gup组未观察到类似变化; ⑤ MN-Gup-GOS干预组在降低FBG水平方面较安慰剂组和MN-Gup组具有显着优势,并对炎症、氧化应激、肠道微生物、胆汁酸和GLP有显着影响。 -1水平有显着影响。
合生元在改善 2 型糖尿病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益生菌: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12-05,doi:10.1016/j.clnu.2024.11.042
个体血糖反应的高度变异性是实施“精准营养”的难点之一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IF:6.5]
① 本研究探讨了非糖尿病成人重复进餐血糖反应的个体内部变异性,发现个体血糖反应差异很大; ②该研究收集了30名对四种饮食模式有反应的参与者,在住院环境中重复进餐1189次连续血糖监测(CGM)反应数据,进餐间隔约为1周; ③该研究使用两台连续血糖监测仪(CGM)测量餐后2小时内血糖曲线下增量面积(iAUC),并通过线性相关性、组内相关系数(IC C)和Bland-Altman分析比较个体对重复进餐的血糖反应; ④结果显示,重复进餐个体内iAUC之间存在弱至中度正线性相关,但个体内信度较低; ⑤虽然重复进餐Meal iAU的C均值偏差更小,但一致性的限度更宽; ⑥ 个体血糖对重复进餐反应的变异性与不同进餐之间的变异性相似; ⑦ 因此,基于 CGM 测量结果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需要更加可靠的方法,包括汇总重复测量结果。
营养不精准?无糖尿病成人对重复膳食的葡萄糖反应的个体差异
12-02,doi:10.1016/j.ajcnut.2024.10.007
健康饮食和运动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BMC医药[IF:7]
①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基于理论的干预措施,旨在改善有痴呆风险的老年人的地中海饮食(MD)依从性、体力活动(PA)和认知功能; ②104名中老年人被随机分为对照组、MD组或MD+PA组。干预期为24周,随后是24周的非主动干预随访期; ③干预措施包括个性化目标设定、在线干预、小组会议和食物供应,结果显示参与者对小组会议和食物供应的参与度较高; ④ 24周时,两个MD组的MD依从性较对照组显着提高,48周时仍有改善; ⑤ 24周时,两个MD组中,MD组的一般认知、记忆力和一些心血管健康指标均出现改善; ⑥ 这项研究表明,该干预措施成功启动并维持饮食行为改变长达 12 个月,并带来认知益处,为未来复杂的行为改变干预措施提供了框架。
以理论为依据的干预措施改善有痴呆症风险的老年人的地中海饮食依从性、体力活动和认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MedEx-UK 随机对照试验
12-23,doi:10.1186/s12916-024-03815-z
快餐可能加速年轻人的生物衰老
临床营养[IF:6.6]
①本研究纳入FinnTwin12研究人群的数据,包括年龄21-25岁的双胞胎(n = 826)、食物和饮料摄入量、DNA甲基化以及生物年龄和生活方式,使用表观遗传时钟GrimAge和DunedinPACE来估计生物衰老,以研究饮食与生物衰老的关系; ②结果表明,不良的饮食模式与青壮年加速生物衰老有关,高快餐、低水果和蔬菜摄入量的饮料饮食模式与加速生物衰老显着相关,而以植物为主、健康意识强、均衡的饮食模式与加速生物衰老显着相关。饮食模式与较慢的生物衰老有关; ③身体活动和体重指数(BMI)的调整略微降低了饮食模式和生物衰老,但即使在考虑了这些因素后,某些饮食模式与生物衰老之间的关系仍然显着; ④此外,研究中使用的两种生物衰老评估工具GrimAge和DunedinPACE获得了不同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饮食与生物衰老之间的关系无需解释。考虑关系时需要考虑性别因素; ⑤ 最后,虽然遗传因素可以部分解释观察到的饮食与生物衰老之间的关联,但共同的环境因素似乎并没有发挥作用,这一发现是由异卵双胞胎配对的双胞胎分析得出的,结果得到了重复,但同卵双胞胎中的效应较小。
次优的饮食模式与青年期加速的生物衰老有关:一项针对双胞胎的研究
12-19,doi:10.1016/j.clnu.2024.12.018
点击阅读近10天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