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冰雪文化及运动档案公布,迎接第九届亚冬会精彩瞬间
⊙
为筹备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024年12月26日,黑龙江省档案馆、哈尔滨市档案馆、七台河市档案馆联合发布了371份黑龙江冰雪文化和冰雪运动专题档案。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龙江冰雪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生动展现了冰雪文化的魅力和冰雪运动的激情。
原哈尔滨南岗溜冰场
冰雪是大自然给予黑龙江的丰富礼物。从20世纪初第一家冰场的开业,到冰雪运动的普及,再到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冰雪早已融入龙江人的血液基因和生活方式中。 。每到冬天,黑龙江人的冰雪运动热情就被点燃。他们去松花江尽情冬泳,去溜冰场感受速度与激情,来到滑雪场享受与冰雪亲密接触的快乐。
哈尔滨市1990年“百万青少年去冰雪”活动计划
1978年,黑龙江省启动了“百万青少年冰雪活动”。拉开了改革开放后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序幕。一份《1990年“百万青少年去冰雪”活动计划》中记载,该活动“落实体能训练要求,狠抓后备人才培养,建立常年训练队伍,牵头活动”高标准、高品质、深入推进。”带着实现目标的目标,众多潜力运动员从活动中脱颖而出,一步步走向国际舞台。
第二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幕式
1985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冰雪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哈尔滨在原冰灯游园会的基础上首次举办了“哈尔滨之冬”冰雪节,并定为每年的1月5日。每年定为冰雪节。哈尔滨市档案馆收藏的《关于举办“哈尔滨之冬”冰雪节的报告》,展现了“充分利用哈尔滨气候、自然条件优势,以文化、体育、旅游为主导,发展文化、体育、旅游”的初衷。北方风景的特点。”首届冰雪节活动内容包括游园会、冰雪赛事、群众滑冰等活动,以及展销会、旅游等商业服务活动,使哈尔滨的冰雪文化享誉海内外。 1999年12月,哈尔滨首个冰雪大世界在松花江畔诞生。这一大型艺术工程使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成为世界四大著名冰雪节之一。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会徽及吉祥物
《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花样滑冰成绩簿》花样滑冰双人滑颁奖典礼照片
以断肠之心投入龙江,以无尽的大爱报答亚洲。 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行,中国队首次跻身亚冬会奖牌榜榜首,申雪、赵宏博、杨洋等顶尖运动员崭露头角。以黑龙江特产大豆为原料的亚运吉祥物“豆豆”,是亚冬会首个“纯植物”吉祥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洋一举夺得两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冬奥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圆满完成冬奥会22周年中国运动员的梦想。
杨洋在球场上
说到黑龙江冰雪运动,自然要提到“冬奥冠军之乡”七台河市。从这个常住人口不到80万的小镇,涌现出12位冬奥会冠军和世界冠军,获得了7枚冬奥会金牌、185枚世界级金牌、569枚国家级金牌。这些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幕后英雄孟庆宇30多年的汗水和心血。 20世纪80年代,短道速滑在国际上仍在兴起。孟庆宇教练排除万难,将七台河重点项目从速度滑冰改为短道速滑,建立了学习、生活、训练为一体的学校体系,培养了杨洋。王蒙、王蒙等一大批世界冠军用奋斗的人生谱写了龙江冰雪运动的壮丽诗篇。
又一年隆冬来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拉开了新的帷幕。松花江畔,能工巧匠以刀为笔,以冰为纸,忙碌着。游客们在亚布力体验控雪的乐趣,小运动员们在冰上驰骋。培训中心正在腾飞。如今的黑龙江,作为一个“冰雪也是金山银山”的地方,不断擦亮着冰雪王国的名片。即将到来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必将再次让亚洲的目光聚焦松花江,续写龙江冰雪。一个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