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北星巴克:北郊未来产业园的咖啡文化与科创企业的完美结合
上海不乏咖啡店。然而,统计数据显示,距离市中心越远,咖啡店的密度就越小。特别是一些领先的连锁品牌对于店面选址有自己的商业逻辑和计算模型。
日前,记者走访了位于宝山区的一家星巴克门店。被誉为上海“最北星巴克”,距太仓六合镇仅10公里。比较特别的是,这是一家比较少见的公园店,开在北郊的未来工业园里。咖啡+公园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介绍“最北星巴克”
很多都市白领把一杯咖啡视为“日常必需品”,午休时坐在店里也是一种放松。根据北滘未来产业园的投资方向,入驻企业以科技创新企业居多,从业人员中不乏海归和高层次人才。咖啡生意是不可或缺的。一些企业来考察时也将商业配套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因此,园区早已将星巴克的引进提上日程。
但进展并不顺利。 2019年底,园区工程主体工程完成。上海星巴克咖啡运营有限公司受邀考察,回应称“根据大数据统计,周边住宅、办公人口不足,项目需商谈”。 2020年中,北滘未来产业园正式开业。本以为不用踩泥巴、穿钢筋,检查更有希望,但因“产业人口引进不足,周边居民不足以支撑门店经营”而被搁置。 2021年底,星巴克主动来园区考察,但合作仍未能推进。事实证明,作为专业连锁品牌,星巴克认为冬季工作日的16:00是判断园区内人数的最佳时间,业内称之为“亮灯率”。当时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设计装修进度放缓,“亮灯率”不尽人意。
转折点将出现在2022年。“看到更多企业入驻,配套食堂、体育中心也投入使用,星巴克感受到了园区的诚意和发展潜力,最终决定与我们签约。”崔晓东说道。 2022年8月,上海“最北星巴克”将正式开业。让园区工作人员意外的是,不仅是企业员工来了,很多周边居民闻讯也赶来了。开业当天,该店营业额突破8万元。
投资过程中的重要一站
咖啡店开业后,也成为园区招商过程中的重要一站。记者注意到,店内中央摆着一张可容纳10人的大长桌。桌子一侧有一个显示屏,上面写着“欢迎来到星巴克科技创新休息室”的用户指南。崔晓东介绍,这是园区与星巴克协商后专门放置的一台设备,供有需要的企业免费使用。 “现在有兴趣的企业考察园区的最后一站就在这里。从办公室谈判到咖啡店谈判,在熟悉的环境中闻着咖啡的香气,大家少了拘束,多了一份轻松,促进了行业的落地。 ”
“喝了杯咖啡”后,李冲决定将自己的公司落户园区。不久前,她创办的上海金中诺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二届宝山“科技创新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生物医药赛道二等奖。颁奖当天,她在台上讲述了自己和团队参加比赛的情况,还特别提到了园区内的咖啡厅和办公环境。她开玩笑说,员工们把公司所在的B7栋戏称为“小家伙”,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让“小家伙”在宝山这片热土上成长为“小巨人”。
园区设施日趋成熟
看着园区从泥土地发展到建筑工地,宝山工业园区办公室主任黄正浩感慨万千。 “我们在园区工作的人往往工作十年、二十年,所以在规划招商引资时需要先人一步,思考更周密。”黄正浩表示,产城融合背景下,既要注重产业配套,也要注重商业、生活配套。
今年3月,园区第一家面包店开业。麦当劳店所在的小独栋建筑,室外绿化装饰得非常漂亮。未来还将引进多家优质餐饮店。由公园综合服务中心屋顶改建的生态农场,现在种植了十几种蔬菜,还饲养了几只鸡。每周五,园区都会向企业上班族开放农场,让大家体验采摘的乐趣。星巴克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工作人员透露,最初该店营业时间到18:00结束,但随着顾客需求增加,营业时间逐渐延长。现在,这家店和市中心店一样,22:00关门。
“这几个月来,我们明显感觉到园区的配套设施越来越成熟,产业项目的落地也越来越顺利。”黄正浩表示,现在,园区正在全力攻克新问题。事实证明,进驻园区的科技企业经常需要举办小型展览和商务洽谈。前来参加会议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也希望住在附近,以节省通勤费用。但由于目前园区附近缺乏此类酒店,企业只能在数公里外的美兰湖周边安排酒店。为此,园区拟引进建设集餐饮、会议、住宿于一体的高端商务酒店,提供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