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概况及发展历程:28年办学经验与优质教学资源
建筑学
专业简介
建筑专业于1993年开始招生,当时学制为四年,1998年改为五年制。至今已有28年的办学经验,已输送学生1600余人。毕业生回国。本专业培养学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需要,掌握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规划设计实践能力,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文化传承。天赋。
建筑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建筑专业教室、专业工作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资料室等教学面积近1000平方米。拥有建筑装饰、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声、光、热)、建筑模型等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
建筑专业构建“一主六模块”建筑课程体系,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主线,形成建筑历史模块、建筑技术模块、相关领域模块、设计表达模块六大模块,以及练习模块。开设专业课程36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4个,专业实验教学环节8个。注重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一系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建筑研究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组织能力、市场适应能力。突出写意素描能力、造型能力、计算机技能三大基本技能训练,实行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筑学专业围绕建筑设计与施工相关问题,依托学校工科背景,聚焦大量建筑设计方向,以绿色建筑设计和城乡人居环境设计两个特色方向为指导,采用合作学习、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以赛促学”的特色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大型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深度融合。规模化的建筑设计,同时也聚焦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建筑专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北京、上海、青岛、沉阳等地建立了多个校外联合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在设计院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就业“零试用期”。
师资队伍
建筑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工程师1人,助教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在读博士教师3人,硕士学位教师15人,硕士生导师6人,具有国家注册建筑师专业资格教师2人,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研究团队。 。近年来,专业教师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80万元以上。教师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3篇,中文核心期刊60余篇。文章。
人才培养效果
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始终以服务学生成长和成才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树立“开拓创新、三育人”的工作理念。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校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培育“价值引领”工程。建立激发创新创业意识、提升技能、孵化项目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每年组织学生参加辽宁省“挑战杯”系列科技学术竞赛、辽宁省建筑设计竞赛等。
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 “鄂尔多斯贝多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学生创办的智力科技被团中央评选为2017年度百强大学生创业英雄,“阜新工业大学智力科技有限公司”等3个创业项目入围团中央评选的百强大学生创业英雄。入驻辽宁省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团队在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0余项。
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建筑设计开发与管理、城乡规划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单位、管理部门等工作。
建筑专业人才市场一直紧缺,就业前景良好。每年本科就业率达到90%以上,硕士录取率达到20%。深圳建筑设计院、上海天华建筑设计公司、中国东北建筑设计院等用人单位已来学院招聘。部分毕业生考取北京建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学历,部分毕业生考取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