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的作用与分类详解: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
装修丨斗鼎建设
一、技术简报的作用及分类
什么是施工技术简报
技术交底是建筑施工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它是施工方案的延续和完善,是工程质量预控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使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
技术简报的作用
这使得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能够明确项目的具体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系统地掌握项目施工全过程和施工关键部位。
让每一位参与工程施工作业的工人通过技术宣讲了解自己要完成的子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使施工作业人员任务明确、头脑清醒。有多种方法可以达到有序施工的目的,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技术简报的分类
(1)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①沟通重点、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向主要工程管理人员说明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和重要事项。其他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和设计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
②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说明: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向专业领班进行说明。
(二)子项目施工技术简介
专业领班应当向专业施工队(或专业分包商)通报情况。 “四新”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准备并进行交底。
(3)设计变更的技术说明
设计变更的技术说明:项目技术部门根据变更要求,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和注意事项,向专业工长进行说明。
(四)测量工程专项披露
工程技术人员将向测量人员介绍情况。
(五)安全技术说明会
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向施工队伍和操作人员解释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
2、施工技术交底书编制要求
1、必须符合施工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考核标准等相应规定。
2.必须执行各种国家技术标准,包括计量单位和名称。
3、遵守并执行设计、施工图纸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4、应符合并体现上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应遵守并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要求。
5、对于不同层次的施工人员,技术讲解的深度和细节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解释的深度和解释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的人员。
6、技术简报应力求保证:主要事项齐全、内容具体清晰、符合规范、重点突出、表达准确、价值观有理有据、必要时补充插图。对工程建设能起到指导作用,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
7、技术说明中不得出现“未尽事宜参照×××××(标准)执行”等类似内容。施工技术说明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并由专业工长和/或专业技术负责人具体编写。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专业工长和/或专业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长和全体施工人员交示。
8、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技术说明会的准备内容
技术简报准备格式
(一)项目概况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量
(三)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目标
(四)施工准备
①材料准备; ②机器准备; ③工作条件和人员准备。
(5)操作技术
①工艺流程; ②操作准备; ③施工技术。
(六)质量标准
①主要控制项目; ②一般物品; ③质量控制点。
(7)成品保护
(八)安全与环境
(九)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技术简报包含的内容
(1)建设单位总工程师对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说明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项目概况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要求;
②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关键技术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③特殊工程件的技术加工细节及注意事项;
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实施方案和注意事项;
⑤施工组织设计网络方案、进度要求、施工部署、施工机械、劳动力安排与组织;
⑥总承包商与分包单位的配合、配合及相关问题的处理;
⑦施工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
⑧尽量采用单位推广的施工方法等标准化作业。
(二)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检验员、安全员提供的技术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项目条件及当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②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方法及施工难度;
③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及其实施步骤和方法;
④施工时的具体做法,采用什么工艺标准,采用公司的哪些施工方法;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⑤施工进度要求、工序重叠、施工部署及施工队伍任务确定;
⑥ 施工所用主要施工机械的型号、数量、进场时间、作业程序安排等问题;
⑦ 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的相关操作规程、技术规定及注意事项;
⑧施工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
(三)专业领班对各班组长及各工种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的内容:
①重点明确各作业班组负责施工的子项目的具体技术要求以及公司采用的施工工艺标准或内部施工方法;
②子工程施工质量标准;
③防止常见质量问题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④施工安全简报,介绍以往同类工程安全事故的教训和应采取的具体安全对策。
4. 技术说明会的准备要点
土方工程
(1)地基土的性质和特征;
(二)各类桩的位置及保护方法;
(三)挖填方的范围和深度、铺设坡度的要求、回填、灰土等压实方法以及容重等指标的要求;
(四)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的清除和处理方法;
(五)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和安全技术措施。
砌体工程
(1)砌体部件;
(2) 轴位置;
(3)各层水平标高;
(四)门窗洞口位置;
(5)壁厚及壁厚变化;
(6)砂浆强度等级、砂浆配合比、砂浆试块组数及养护;
(七)各预留孔及各专业预埋件的位置、数量、规格、尺寸;
(八)不同地点、不同海拔的砖石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九)砌体拼装方法和质量标准;
(十)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等。
模板项目
(一)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轴线及水平位置、标高、截面形式及几何尺寸;
(二)模板方案及技术要求;
(三)支撑系统强度和稳定性的具体技术要求;
(4)脱模时间;
(五)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尺寸、数量以及防止其移位的方法;
(六)特殊零件的技术要求和处理方法;
(七)质量标准、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加固工程
(一)各构件中钢筋的种类、型号、直径、根数、接头方法及技术要求;
(2)防止钢筋位移、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技术措施;
(三)更换钢筋的方法和程序;
(4)特殊零件的技术处理;
(五)相关作业,特别是高空作业的注意事项;
(六)质量标准和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具体项目
(1)不同地点、不同标高的混凝土品种和强度等级;
(二)其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的控制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三)搅拌、运输、振动等相关技术规定和要求;
(4)混凝土浇筑方法及顺序、混凝土养护方法;
(五)施工缝的位置、数量以及相应技术措施、规范的具体要求;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措施;
(七)防渗混凝土施工具体技术细节及技术措施实施方法;
(八)混凝土试块的位置、数量和维护;
(9)对各种准备部位和预留孔的位移必须有具体的技术措施,特别是机械设备地脚螺栓的位移,施工时必须提出具体要求;
(十)常见质量问题的质量标准和预防方法(因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普遍较严重,应注重技术解释)、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养护措施。
脚手架工程
(一)所用材料的种类、型号、数量、规格和质量标准;
(2)货架搭设方式、强度和稳定性技术要求(必须满足牢固、可靠的要求);
(三)层架升高的技术措施和要求;
(4)货架立杆的垂直度和沉降变形要求;
(五)货架工程搭设过程中工人的自检和层层安全检查部门的专项检查;
(六)下支撑悬臂钢架装配、安装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框架重要部位;
(7)货架与建筑物连接的方法和要求;
(八)货架拆除的方法、顺序及注意事项;
(九)货架工程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结构吊装工程
(一)建筑物各部分需要吊装的构件的型号、重量、数量、吊点位置;
(2)起重设备的技术性能;
(三)相关钢丝绳规格、起重设备作业路线、起吊顺序和起吊方法;
(四)吊装通讯信号、劳动组织、指挥与配合;
(5)吊装节点连接方法;
(6)吊装构件支撑系统的连接顺序和连接方法;
(7)吊装构件(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吊装时整体稳定性的技术措施;
(八)联系市供电局了解供电情况;
(9)吊装作业注意事项;
(十)起重部件的误差标准及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十一)吊装构件的安全技术措施。
钢结构工程
(一)钢结构的型号、重量、数量、几何尺寸、平面位置和标高,各种钢材的品种、型号、规格、连接方法和技术措施;
(二)焊接设备规格和操作注意事项、焊接工艺及其技术标准、技术措施、焊缝类型、位置和质量标准;
(3)从零部件切割到装配整个过程的流程作业顺序;
(4)执行钢结构质量标准和质量通病预防,落实施工安全技术。
地坪及地坪工程
(一)各部位的楼层类型、工程做法和技术要求、施工顺序、质量标准;
(二)新建建筑楼层或特殊行业(如广播电视)所需的施工技术;
(三)地坪质量标准及保证工程质量标准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10
屋面防水工程
(一)屋面防水工程的结构、型式、类型,防水材料的型号、种类、技术性能、特点、质量标准和注意事项;
(二)保温层、防水材料的品种及配合比、表观密度、厚度及施工工艺;
(三)基层做法和基本技术要求、铺装或者涂装方法和操作要求;
(4)各种节点处理方式;
(五)防渗混凝土工程止水的技术处理和要求;
(6)操作过程中的防护、防毒和安全注意事项。
11
装修工程
(一)装饰装修各部分的类型、等级、做法和要求、质量标准、成品防护技术措施;
(二)新型装修材料和有特殊装修要求的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必须与相关工序、交叉作业相协调;
(三)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外部装修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五、技术通报会实施办法
会议简报
建设单位总工程师一般以技术会议的形式向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进行技术交底。建设公司总工程师主持会议,公司技术部、安检部等相关部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参加会议。
专题介绍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和要求。技术部门随后会对施工方案中的关键细节进行详细说明,并提出具体要求(包括施工进度要求)。质量安全检查部门将对施工质量和技术安全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书面披露
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作业班组长和工人进行技术说明时,应强调采用书面说明。这不仅是因为书面技术说明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中不可缺少的、应在施工完成后归档的内容,也是区分技术责任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时,是认定技术责任人的重要指标。
施工样品公开:当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首次使用时,出于谨慎考虑,建设项目中的一些子项目往往采用样品公开的方法。
所谓放样,是指根据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在满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前提下,对建设工程的自然室、柱、梁、墙、样板进行放样。被使用。企业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首先会制作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样品,作为实物模型供其他工人学习,使其他工人掌握操作要领,熟悉施工流程操作。步骤和质量标准。
岗位技术简报
子项目的施工作业由不同工种的工序和岗位组成。例如,在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工人不仅要浇筑混凝土,还要进行模板、混凝土配料和搅拌,并水平和垂直运输混凝土,然后才能在预定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本子项目多工种合理协调。只有保证这些不同岗位的作业质量,才能保证具体工程的质量。
一些建筑企业制定了工人作业岗位责任制,并制定了作业流程卡。他们会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随时向工人提供书面的岗位说明书,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包括安全操作的要求。
六、技术说明会注意事项
1、技术交底必须在对本单位工程图纸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在本单位项目或分项、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简报应留出适当的施工准备时间,不应事后补充。
2、技术说明以书面形式进行,口头说明为辅。交接双方应当及时办理交接、签字手续,并及时交文件保管员备案并妥善保存。
3、根据工程任务和施工需要,分步开展技术交底,包括操作过程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
4、接受技术简报时,接受简报的人员应当清楚了解简报的内容。各级公开要做到事前公开、事中检查、事后验收,把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5、技术交底书必须书写工整,交底人和接管人必须签名,交底日期、项目名称等必须写清楚。技术简报必须一式三份,简报人应当留存一份。
六、技术披露必须科学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正确的依据、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解释。施工规范、规程、图纸、图册和标准是编制技术交底的基础。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它们,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使团队能够根据披露文件正确构建。
7. 技术解释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1)说明施工结构的具体尺寸,建立施工图抄写制度,确保无论在哪里施工,现场施工队伍都有标志清晰、易于理解的施工图;
(二)技术说明会应当以“现场做的就是说明会所写、所画”的指导思想为指导。团队在建设中不应该有自由发挥。一旦遗漏了某个项目,团队会立即通过一定的程序反馈来解决。 。
8. 技术解释必须实用
(一)技术交底中不得使用“按设计图纸和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应符合……”等字样。设计图纸的控制点必须在大样图的基础上写清楚,规格的规格必须写清楚。关键规定体现在大图和控制点上;
(2)同时,明确写出要达到的具体质量标准,作为团队自检的依据,以便施工人员在开工时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施工,体现过程管理的思想,让施工人员变被动为主动。
9、施工技术交底书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简介、作业指导书是不同层次的文件。在这些文件中,施工组织是整个工程的纲领性文件。施工方案应具有指导性,施工措施是施工方案的一部分。就具体内容而言,技术说明是施工方案的延伸,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而作业指导书可以说是技术说明的细化。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书的关系与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