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冰雪产业崛起:冰雪+美食住宿交通娱乐,打造新经济动能
冷资源
热门行业
四川“冰雪”碰撞出吃、住、行、娱乐等相关产业,“冰雪+”正在成为经济新动力。
“走,走,走,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这样,一步一步,一开始不要着急,不要表现出太多技巧”……类似的话,滑雪教练付文磊西岭雪山,昨天重复了数百遍。
“可能要重复数百次。”附近已经有新同学在等候了。这已经是付文磊当天接待的第六批滑雪学员了。今年最多,他一天带了8批滑雪学员,“没想到今年滑雪这么热!”
今年秋冬,冰雪旅游成为游客度假和中小学生学习旅游的“热门项目”。甚至还有一个新奇的现象。冰雪运动不再是北方的专利。除了哈尔滨、长春等传统热门冰雪目的地外,携程、去哪儿、驴妈妈等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南方冰雪旅游热度正在快速增长。 ,成都已成为国内冰雪旅游新热门目的地。
连日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南方冰雪日渐流行,民众参与冰雪经济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冰雪“冷资源”正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冰雪热潮\
滑雪教练“供不应求”,每天最多可带 240 名学生
入行5年后,付文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成为“爆款”。傅文磊是西岭雪山的高级滑雪教练。他看到,五年来滑雪教练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滑雪运动中。不仅是成人滑雪团体,青少年滑雪团体也在不断扩大。滑雪旅游也成为家庭旅游的热门选择。 “今年来滑雪的游客最小的只有3岁。”付文磊告诉记者。尤其是寒假期间,学生与滑雪教练之间的供需缺口较大。有的老师要同时带几个学生,甚至超过100个学生。平均每位教练每天带6至7批滑雪学员。
由于学生较多,付文磊经常一上雪场就得连续工作,常常没有时间去滑雪场吃饭。 “我一天最多带8批240名学生。”付文磊笑着说,几年前他就来滑雪了。人很少,大部分都是穿上装备自己玩。
现在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这项运动的专业性也在提高。平均每天有超过2000名游客选择聘请教练,以便滑雪更专业。一个明显的表现是,西岭雪山一开始只有20人左右的滑雪员。今年已有300多名滑雪爱好者成为滑雪会员,可以在滑雪场无限次享受这项冰雪运动。
滑雪热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西岭雪山。第五届曾家山冰雪节、2019四川冰雪温泉旅游节、成都西岭雪山第二十届南国国际冰雪节、眉山瓦屋山冰雪嘉年华、阿坝州鹧鸪山全民健身冰雪季随着冰雪旅游“遍地开花”,除了传统的滑雪项目,骑雪地摩托、堆雪人、看冰雪等网红冰雪娱乐项目芭蕾舞、冰雪栈道等吸引了大批“粉丝”前来打卡。
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受欢迎程度。携程主题游及门票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滑雪订单环比增长80%。不仅国内核心滑雪场,日本等出境目的地也被中国滑雪游客“占领”。驴妈妈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冰雪旅游产品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7.9%。
新市场\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青少年滑雪市场
事实上,滑雪这个曾经的“高端运动”在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据《2018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统计:2018年全国滑雪人数突破2000万人。全国滑雪场数量已达742个,预计2020年将突破1000个。
“滑雪是一个正在变得大众化、休闲化的小众项目。”携程主题旅游平台负责人张毅认为,中国滑雪市场潜力巨大。据估计,目前滑雪游客中80%是初学者,平均90%以上的滑雪游客每次都会滑雪。每个季节滑雪一到两次的人比例非常高,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市场。
“北方依靠冰雪传统资源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南方则依靠当地市场强大的消费力和游客的区域消费模式。通过建设大型冰雪商业综合体和山地滑雪设施,吸引了很多南方人近距离体验冰雪。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解释了这一现象。
同时,中国旅游研究院还发布了一组数据:2021-2022年冰雪季节,我国冰雪旅游人数预计将达到3.4亿人次,这意味着冰雪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以滑雪、玩雪为代表的冰雪旅游将持续升温。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方冰雪旅游、专业滑雪休闲度假优势明显。长白山、张家口、哈尔滨顺理成章地成为最受欢迎的冰雪旅游目的地。
但令人意外的是,携程主题游及门票平台数据显示,地处西南的成都进入2019年最受欢迎滑雪目的地前五名,受欢迎程度仅次于长白山、张家口、哈尔滨和长春。
去哪儿网数据还显示,哈尔滨、沉阳、长春已进入东北冰雪旅游目的地前三名。成都玩雪热度位居全国第六,比去年同期增长6%。西岭雪山滑雪场、虹口花谷滑雪场、太子岭滑雪场等周边雪场景区深受游客欢迎。
“成都周边300公里范围内有40多座雪山,贡嘎山、四姑娘山、西岭雪山、达古冰川等举世闻名,这是冬季开发最突出的优势资源之一四川旅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透露,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雅安、乐州、鄯善、成都、绵阳、广元、巴中、达州等12个市(州)拥有冰雪旅游资源。 2018年冬季接待游客5133万人次,同比增长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0亿元,同比增长13%,2019年收入增长依然可观。
消费蓬勃\
冰雪+温泉民宿美食成为经济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时尚旅游群体,冰雪旅游的需求与日俱增。探索冰雪旅游背后的经济链,四川“冰雪”碰撞吃、住、行、游等相关产业。 “冰雪+”正在发展成为经济新动能。
携程全球娱乐平台数据显示,西岭雪山已成为今年冬季最受欢迎的三大冰雪景区之一。据去哪儿网数据显示,西岭雪山门票热度同比增长近30%,成为成都周边最热门的滑雪场。此外,滑雪主题周边游、二日游等旅游产品热销,理县鹧鸪山风景区已成为周边滑雪游的热门景区。
在滑雪需求的带动下,滑雪场周边的酒店数量也随之增加。西岭雪山周边民宿人气较平时提升了近50%,不少民宿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以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为例,虽然只有一天休息日,但周五晚上很多民宿都被订满了。”去哪儿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果回顾时间线,不难发现,借助优质冰雪等资源,西岭雪山风景区近年来游客数量和年旅游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游客人数从6万人增至30万人,去年又突破100万人次。从600万元到3600万元再到2.5亿元以上,冰雪旅游消费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冰雪旅游也点燃了周边农业旅游经济。滑雪旺季,西陵镇、花水湾等地的酒店、民宿更是一房难求。不仅如此,当地居民还看到了商机,纷纷在自家门前架起了灶、锅,出售腊排骨、玉米、土豆等农家食品。旺季时,小商贩能赚更多钱。一天2000元以上。
“凭借冰雪温泉的优势资源,海螺沟今年推出了冰雪休闲游、温泉养生游、生态考察游、年味游等系列产品。温泉的受欢迎程度而且食物与去年相比也大幅增加。”海螺沟景区相关负责人用一组数据来说明今年海螺沟的“热雪”:
2019年11月以来,海螺沟风景区接待游客55.7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3亿元。综合收益同比增长15.66%。
同样延续冰雪节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还有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风景区。曾家山冰雪节刚刚开始,景区内的云顶咖啡馆、木屋别墅区、汽车旅馆区、云顶别墅区就成为川北冬季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滑雪场的云顶别墅需要提前半个月预订。”据曾家山滑雪场工作人员介绍,冰雪节和春节期间,曾家镇很多酒店、民宿、农家乐都一房难求。
中国旅游研究院市场调查显示,2018-2019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均消费1734元,是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的1.87倍。冰雪旅游拉动内需能力突出。报告预计,到“十四五”末的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突破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突破1.1万亿元。冰雪旅游将成为我国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
观察
冰雪旅游应增加文化内涵
刘静是一位资深滑雪爱好者。无论是西岭雪山、太子岭滑雪场、鹧鸪山滑雪场、曾家山滑雪场,处处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除了地域不同之外,单人滑雪项目感觉也很相似。绝大多数游客滑雪经验很少,只是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真正自带装备的爱好者并不多。 ”刘静告诉记者,同质化使得产品很难有明显的差异化,无法持续具有吸引力。
此外,一些滑雪场的员工大部分是临时工,酒店设施和服务标准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 “几乎所有的服务标准都是快捷酒店的,一些高端需求是想要吃得更好、住得更好的人。”无法满足。”
冰雪旅游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新选择。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未来如何将“冷资源”变成“热门产业”?
事实上,早在2017年,国家旅游局原局长、现任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进就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我国冰雪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大部分地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冰雕和冰灯。旅游方面,冰雪度假产品和冰雪民俗体验式旅游产品短缺。大部分冰雪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特色不够鲜明,卖点不够醒目,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冰雪旅游要增加文化内涵,加强科技引领和文化创意,发展夜间经济,培育文旅。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消费场景。
在戴斌看来,培育冰雪休闲市场,需要规划建设一批商业性冰雪休闲场所,开发一批冰雪旅游项目。同时,还要关注公众对冰雪休闲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戴斌建议,冰雪旅游要增加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冰雪旅游的服务质量和产品丰富度。从长远来看,发展冰雪旅游除了进一步强化技术领先和文化创意外,还必须在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夜间经济,培育文化旅游消费场景。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