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李岭村农文旅融合示范村:特色美食与民俗文化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俯瞰醴陵村住宅区(西峰区新闻中心供图)
醴陵村,从9年前的甘肃省十大美丽乡村之一,到4年前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再到今天的庆阳市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百万工程示范村,10多个这些年来,他美化了自己的容貌,巩固了自己的基础,拓宽了自己的财富。以乡村振兴为金汤,以农业产业、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特色餐饮为原料,以农文旅融合为火,煮出增产的产品。产业增收,打造文化灵魂,塑造旅游。中国式现代乡村发展新业态。 2023年,醴陵村游客人数将达到14.4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50万元。
严
当秋色盛开的时候,我驱车来到了这个距离西峰城仅十五公里的村庄。 “全国文明村镇”、“省美丽乡村”等富有设计感的称号镶嵌在红砖墙上,列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之中。村道两旁,引人注目,引人入胜。
每条村道都有自己的名字,幸福路、和谐路、振兴路……沿路,红苹果挂在树枝上,精美的彩绘墙壁和手绘的孝文化吸引着人们驻足。小村庄里星罗棋布着小游乐园,孩子们在玩耍,老人围坐在一起聊天。水泥路通向每家每户,村民家门前的小花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在醴陵村,133名农民成功打造“美丽庭院”。
循着书声,醴陵村小学三层教学楼宽敞明亮,校园内配备了各种体育设施。据醴陵村党支部书记李惠涛介绍,学校除了硬件设施齐全外,还保证了中午营养餐的供应。 100多名学生在这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虽然我们村距离西丰市区比较近,但学生基本上都留在村里上学。这反映出我们村已经成为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的首选地,给村里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李怀涛自信满满的说道。
醴陵村孝文化墙(西峰区新闻中心供图)
醴陵村村民的信心来自于村庄的转型发展。近年来,醴陵村实施了庆阳市最大的黄土高原沟渠整治和高原防护工程,牵头编制了村庄国土空间规划,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建设了生态旅游示范线。乡村是风景,乡村是一幅画,乡村是世外桃源。 “清新乡村、秀美山河”的发展目标已成为乡村的名片。
在介绍醴陵村的发展成就时,西峰区石社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齐相国对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近年来,在醴陵村带动下,石社乡重点抓好四大工作支柱产业是水果、水稻、瓜菜。以提升乡村传统文化内涵和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为重点,优化完善核心业态,打通全乡特色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网络,带动全乡农民增收致富。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逐步朝着以文化塑造旅游、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振兴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迈进。
有资料
2023年,醴陵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2万元,连续三年增长1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2.6万元,比2022年增长40%。 202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1.65万元。这些增长变化都是由旅游业的辐射带动的。
醴陵村露天火锅基地(西峰区新闻中心供图)
为撬动民间资金,醴陵村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贴现400万元,投资兴建庆阳聚福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股份联营”,联合生态生态庄园先后建设崇祥露天火锅、素园生态餐厅、四季家庭农场等一期项目,规划布局特色美食、学习、观光游览、农耕体验、果蔬采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互动演艺表演。餐厅特色菜肴的原料大部分直接来自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由农民自己种植和饲养。园区所有员工优先聘用当地人,为50名村民创造了长期就业。 2023年,庆阳聚福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50万元以上,村集体获得保底分红24万元,群众土地流转和打工收入合计145.5万元元。
“我们的目标是将醴陵村打造成为3A级景区。”醴陵村党支部书记李惠涛表示,该村目前正在规划“共享餐厅”、“联合会所”等二期建设项目。
有灵魂
“以后不会再出现土地边界纠纷、邻里不和等矛盾了!”李怀涛高兴的说道。现在的醴陵村美丽了,人们团结了。在定期开展的“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最美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尊老爱幼、帮助邻居、崇德行善的良好氛围,看到人才想到别人,已成为村里的普遍现象。
醴陵村设施蔬菜基地(西峰区新闻中心供图)
同时,醴陵村还探索多元化议事协商主体,畅通各方参与渠道,形成了切实可行的“1263”村级议事协商模式。这一做法被甘肃省民政厅列为全省首创。批准“十大案例”进行基层讨论协商。
“这几天,我发现村里有几盏路灯不亮了,村民晚上外出很不方便……”“我家门前的路被路过的人碾过卡车上满是坑洼。遇到大雨时,路面损坏严重,影响出行。 “今年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有村民反映村里部分道路损坏,希望及时修复。村干部连同讨论对象,及时赶赴现场检查并详细记录。走访完户后,再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集体投票赞成,损坏的道路得到及时修复。
“我们都支持村里旅游业的发展。”村民齐旭东今年在醴陵村蔬菜基地签订了9个大棚青椒种植合同。其中一部分供应生态庄园,一部分出口。年纯收入9万多元。
村民正在包装辣椒(西峰区新闻中心供图)
让村民精神生活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是醴陵村走上致富之路后,文化建魂行动的又一目标。村里有百年历史的坑院正在修缮。建成后,将成为庆阳窑洞建筑技艺的传承之地。放置一些带有村庄发展历史记忆的老物件,让子孙后代在前进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力量,铭记村庄。生活在怀旧之中;即将建成的唢呐博物馆将作为“陇东唢呐”和“庆阳剪纸”的文化传播基地。将组织非遗教学、宣传等活动,增强文化吸引力,不断丰富醴陵村的“内在”。美丽的”。
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明星”村,醴陵村的村民是发展的最大“主角”和最终受益者。在醴陵村设施蔬菜基地采摘辣椒的李有虎说:“生产旺季,我们在家一个月能挣近3000元,还能种田,照顾全家。” ”(孙玉珍毛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