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美食探秘:从义井沾串到六味斋肉,品味地道山西小吃
雪山冷饮
杨记灌肠
二校麻辣烫
神炸鸡
佃吉井
清河源
南小强丸子汤
“伊犁的饺子、宁化的醋、老鼠洞的元宵、六味斋的肉、杂沟宁年的清河圆……”太原荷花飘落,当地美食让人眼花缭乱。特色小吃往往有这样的魅力:深藏在大街小巷,门面不大,却挤满了人,人们愿意站着等位。还有易经栈串、营盘肥肠面、大南门炸鸡……都是这座城市的烟火。他们依靠市场的超级体验来招待和留住客人。它们是太原人日常生活的生动注脚。 。
易经战传:万物皆可浸
摊位整齐,地板干净,食客们挤得水泄不通。改造后的易经市场依然热闹如初。这个市场因其小吃街而在城里很有名。
易经曾传是小吃街最受欢迎的招牌。展川这个名字虽然有点无厘头,但提起它,绝对会让无数太原人食指抽搐。占川与小吃“占川香”类似。不同的是,占川是提前煮熟的。顾客来了,就可以拿起来吃,非常方便。对于善于吃饭的人来说,一顿吃几十上百串根本不是问题。走进市场,三四个串烧摊前站着一大群人,有的标着“正宗”,有的强调“老店”。握住竹串,享用蘸酱桶。小吃并不复杂,就是蔬菜、豆制品、肉肠,精髓就在于酱料:蒜蓉味、麻辣味、芝麻酱味、孜然味、酸辣味、甜味……十多种口味。来了,让世界变得美味。 ,和谐而又不同,怎能抗拒?
五六串一元钱,无论肉还是菜。营养均衡、丰富和节俭留给大家,一顿饭只要10块钱就能做好。
营盘肥肠面:一碗“夜味”
华灯初上,不吃一碗肥肠面和一杯42度的红酒就很难回家了。
肥肠的美丽在于它的起源。它看似不是一道大众化的菜肴,但去粗取精,在加上各种调料的炒葫芦中载歌载舞,立刻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成为一道杰作。主角一定要胖,配角一定要小,配角一定要老。清理肥香肠是厨房里的秘密。它是神秘的、不可预测的。反正你在家也做不到。做小片有点粗糙,但食客多的时候,我们先上“老三”猪皮黄豆、炒羊血、辣白胡椒。一群嫂子、阿姨、姐妹围着汤锅忙碌着。你说“哇,上面。” ”,炒菜就从这里开始,马上就吃,马上炒,非常美妙。
并州南路高架桥西侧,有五六家香肠面店。 “老河肥肠面”的腊肠很多,而“三小腊肠面”的味道就有点浓了。一大碗面一般是17元。如果你来自南方或北方,或者上夜班需要补充体力,可以来一碗,腊八蒜就够了。
大南门炸鸡:满街都是香味
啤酒配炸鸡。太原人喝啤酒可以选择任何品牌,但吃炸鸡却一定要选择流行了20多年的“上帝炸鸡”。
在大雁门原海印通讯广场北侧的一扇窗户里,“上帝炸鸡店”看上去就是一家普通的红烧肉店。电车还在的时候,一进大雁门站,炸鸡的香味就扑鼻而来。 。当行人到达大铁匠巷和后铁匠巷时,就无法再行走了。 “神炸鸡”又名“大南门炸鸡”。炸鸡是现成的,有辣味和孜然调味。一旦咬下一口,香气就会萦绕在牙齿和脸颊上。鸡皮外脆里嫩。鸡肉咸又多汁。是父母回家哄孩子的必备品。
现在“上帝炸鸡店”已经搬到了柴市巷与钟楼街交叉口的西南角。如果你用眼睛找不到它,你的鼻子可以帮忙。
杨记灌肠:腌酱一勺
这里的灌肠是用荞麦面做的,满街都是,但说到正宗,第一个要去的就是在美食街经营了30多年的杨记灌肠。
每天凌晨4点,养鸡灌肠师傅们就开始手工揉面。面条和好后,拌入浅盘中,放入蒸锅中。灌肠剂应晾干一两个小时。成型后,用铲子把它挖出来,保证不成糊状。
荞麦面产品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白面粉在业内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杨记灌肠一直坚持零添加白面粉的生产方式。味道微苦,很正宗。荞麦灌肠一碗,腌料一勺,辣油少许。腌料是点睛之笔,锁住“乡愁”。
南小强丸子汤:不寻常的饮料
“一大碗丸子汤,两块煎饼……”秋冬的早晨,寒意很浓。一碗热气腾腾的南小墙丸子汤,让你浑身充满力量。
南小墙是太原的老地名之一。肉丸采用优质五花肉制成;汤是用新鲜的鸡骨和牛骨熬制而成的。早上,从大锅里取一碗丸子汤,丸子15个,炸豆腐3片,撒上香菜和葱花。丸子有嚼劲,汤鲜美,煎饼热气腾腾,泡菜酥脆,让一个早晨不再平凡。
有时,将煎饼浸泡在丸子汤中一起吃。 “老板,再给我汤吧。”食客大喊一声,这其实是一种恭维。
清河缘脑道:我对你的爱不需要讨论
太原人不是人人都吃过脑子的。这种食物比填饱肚子更有利于健康。脑由黄芪、焖面、莲藕、羊肉、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等8种养生食材配制而成。又称八珍汤。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需要一点动力,而且很难抗拒心灵的魅力。一碗八味俱全;如果需要双碗,主碗保持不变,边碗则简化。在白汤里夹起一块羊肉,看着它脱下营养丰富的“铠甲”,吹着热气,显露出英雄的本来面目。入口绵软,回味无穷。莲藕和山药还是原来的味道,悠长的米酒,黄芪的微苦,再加上一小盘腌韭菜,完全吊足胃口。一碗脑花,一笼烧麦,一个“帽盒”,一小壶米酒,齐了。
铜锣湾的清河园、马刀坡的双喜酒家、体育西路的继任酒家,常年顾客盈门,有的还回家孝敬老人。第一次尝试时,我可能不满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永远不会忘记它。
老军营炸串:火控大师
老军营东巷是著名的小吃街。 “七味斋炸串”开业已有30年,算是老君英的招牌。
临街橱窗的美食柜台很大,有四十多种串烧,有豆角、茄子、鱼豆腐、香肠……
拿一个小盆,给厨师挑选食材。厨师熟练地将肉串裹上面糊,放入油锅中,煎炸约三分钟,然后取出。炸串的美妙之处全在于火候。控制油温在120℃~180℃之间,熟后停止。煎好后放在竹盘上控油,撒上孜然和辣椒,咬一口,又咸又脆。据说这家店的面糊也有独家配方。
“七味斋炸串”南面是另一家吃货云集的网红店“黄氏大面”。吃炸串要排队,让人讨厌不放弃。炸串和太钢汽水是标配,20元一人。这是一顿美餐,也是一顿美酒。
二派麻辣烫:沸腾如飞
郝庄大街与永佐寺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就是原来的“二派麻辣烫”。
1995年,我们的餐厅还叫“麻辣烫”,看起来没有家人。位于双塔北路泰铁二校附近。搬了几家店后,老顾客习惯了叫“二派麻辣烫”,所以老板干脆改了个名字。食材不用多说,底汤需要炒4个小时。其味辛、香、味浓。煮沸后,每一种食材都沸腾了,准备飞翔。入口处也热闹非凡。
麻辣烫和肉饼一起吃最好。肉饼里的肉很多,还有一些炖汤。忙的时候吃干的,闲的时候吃瘦的。这种半干半瘦的饮食习惯,适合不忙不闲的你。
鼓楼羊杂:辣椒最霸道
锅里波涛流淌,整颗大葱浮浮沉沉。厨师围着锅,捧着碗煮,舀汤,舀汤,舀汤,舀汤,马勺叮叮当当,粉丝和羊肉荡漾开来。
走在太原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羊肉汤馆。 “鼓楼羊杂”、“郝干岗羊杂”、“向阳羊杂汤”闻名。羊杂不臭,羊肉又嫩又软。乳白色的汤汁,加点胡椒粉,霸道!
要么是纯羊杂,要么是纯羊肉,要么是羊杂加肉,要么是羊肚加肉,或者各种。将糕点切成4小块,就像零食一样。一口汤一块饼,这一生就够了。
雪山冷饮:舌尖清凉
美食街雪山冷饮馆,神一般的存在。自 1986 年以来一直销售的冰淇淋。
雪山冰淇淋质地均匀,口感柔滑。其两大标志性品牌鲜奶冰淇淋和沙棘冰淇淋30多年来始终如一。前者将蛋清、蛋黄与纯牛奶、白糖混合均匀,这就考验“功力”;后者入口先有浓郁的奶香,然后沙棘的酸甜滋味袭来,凉到舌尖,让你皱眉却又直击内心。
冰淇淋有30多种口味,价格从8元到30元不等。他们拒绝防腐剂和添加剂。这就是《雪山》的承诺。
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都是美食家。当流行小吃爱上平凡的巷子,生活平凡而美好,是向往,是怀念,是出国归来后的第一句半开玩笑的安慰。太原日报
文梁丹
太保视觉规划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