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热潮:从马云到当当网,探索成功创业的秘诀与故事
据美国双月刊网站《外交政策》4月22日报道,中国网络图书销售商当当网列出了超过2.7万本带有“创业精神”关键词的图书,并在亚马逊网站上输入了相同的搜索关键词。之后,只能找到 11,000 个相关结果。一些创业故事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当当网排名第一的创业书籍名为《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个教训》。马云是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目前身家超过200亿美元。他最早的职业是一名英语教师,月收入仅约12美元(约合人民币74.35元)。在中国书店,关于成功的书籍在人满为患的自助书籍区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上述故事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都是真实的。中国从默默无闻到商业大亨的顶尖企业家中,不仅有马云,还有“中国手机之王”雷军。雷军创办了科技巨头小米,40岁出头就成为亿万富翁。此外,还有史玉柱,一位特立独行、连续创业的人。数百家由普通人创立的中国大陆公司已在香港或美国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在此过程中创造了数千名百万富翁。在美国或香港上市并获得全球最成熟、最完善的资本市场的认可,是全球初创企业的终极荣誉。
如今,在中国创业赚上百万、上亿,既是一件轰动的事,也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中国的“90后”青年成长在互联互通、创新时代。他们是听着新鲜想法变成巨额财富的故事长大的。中国最活跃的风险投资家决心在他们中间找到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国际数据集团已拨款1亿美元,资助90后年轻人的创业项目。迄今为止,它已向一家动漫应用程序、一家卡拉OK网站和一家互联网露营服务提供商注资。
据介绍,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成功案例出现,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广泛传播。赢家并不局限于科技行业。最近广为人知的成功故事之一是大学毕业生彭宇放弃读研的机会,和女友到川西养鸡。
据报道,中国共产党正在努力激发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共青团所属媒体重点报道了彭宇等人的故事。无论是卖男装还是卖音乐会门票,这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都选择自己创业,而不是去找工作。
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鼓励年轻人创业。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浪潮。
政府促进创业的动机是公开和坦率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就业市场形势更加严峻,小企业发展是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保障人民就业的关键。
李克强的做法似乎正在取得成效。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新登记企业数量比上年增长46%。
然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地方,绝大多数初创企业通常都会失败。上海《新民晚报》去年12月发表的一篇报道称,2013年只有2.1%的大学生尝试创业,其中90%的创业以失败告终。
报告称,可以肯定的是,创业文化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在中国年轻人中,是一个可喜的变化。释放年轻人的创造力,无疑有利于中国经济。
4月17日,北京一家科技创业公司举办创新交流活动。
2013年,翁晓松还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裁,年薪百万。那一年,他开始意识到房地产行业将发生深刻调整,需要转型。 2014年夏天,翁晓松毅然辞掉工作,开始自己创业。
风险投资界有一个笑话:如果你是60后,他们会问你以前做过什么,为什么想创业;如果你是60后,他们会问你以前做过什么,为什么要创业;如果你是70后,他们会看你的表现和数据;如果你是80后,他们会问你有什么。好主意,如果你是 90 后,你会被问你想要多少。翁小松出生于1969年,对于他来说,创业意味着“放弃除了创业以外的一切”。在考察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后,翁小松最终选择创办“孵化器”,就是搭建一个草根创业平台,为他们提供技术和人才。 、市场和资金支持。
翁小松选择了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他的创业平台地址。被誉为“安徽硅谷”,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留学人才。
创业平台的店面很像咖啡店,约200平米,由店长艾米(左)和五名服务员管理。场地和设备免费为企业家提供。咖啡等饮料的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目前只能维持保本经营。
每个月,店里都会举办超过15场活动,包括公司年会、创业经验分享会,甚至还有相亲会。
艾米的工作除了服务来这里举办活动的企业家外,有时还举办其他娱乐活动。比如去年平安夜,200平米的大厅里挤满了时尚年轻人。
“国外有句话说,因为创业失败的概率太高,只有家人、朋友和傻瓜才会支持。我在这3F中添加了find和best。”翁小松希望创业者们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在创业路上寻找伙伴,像傻瓜一样坚持,尽力而为。
创业平台主要是TMT领域的创业者。在翁小松的“咖啡馆”里,经验、资源、朋友都可以分享。
翁晓松的草根创业平台是由23家安徽互联网巨头和少数传统行业代表众筹的。这些大佬不仅可以和草根创业者分享创业经验,还可能是这些草根创业者的投资人。
该创业平台成立三个月内就实现了资本保本运营,甚至获得了国内某手机公司副总裁的投资。目前,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在生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永无止境。”面对年薪百万到月薪一万的差距,翁晓松表示,创业其实是自己终身学习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