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厨师创新醒狮酥展示 佛山美食秘境探索五一长假旅游攻略
顺德厨师展示创新舞狮和酥脆美食
佛山全媒体传播中心出品
策划\协调 谢红、张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杨元英景津津吴勇梁正杰张文
【开幕致辞】
“虽有诗酒在前,但旅行最是闲适。”生活中,环游世界、品尝美食,是很多人假期“收拾行李”的重要目的。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去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佛山旅游总是一个好主意。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 5天假期如何快速畅游佛山?我们已经为您提供了保障。 4月25日至28日,羊城晚报将从“吃、住、娱、艺展”四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佛山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厨出凤城》是第一篇介绍佛山美食的文章。请跟随我们一起探寻佛山独特的美食秘密。
东灶鱼头火锅招牌菜受访者提供
顺德鱼头火锅“川粤”新味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英
顺德菜讲究“五味俱全,六艺美食,饮酒饮食有道,顺其自然”。顺德人这么爱吃,到底什么样的美食才能征服这些“刁钻的味蕾”呢?顺德曾举办过“百姓最爱的顺德十大菜”评选活动,包括顺德鱼生、鱼汤、煎烤鱼嘴、爆炒水蛇片、顺德蒸鱼、家乡酿鲮鱼、凤城四杯鸡、炒奶山鸡卷、顺德脆皮烧鹅、均安蒸猪等上榜的10道美食之列。
不难看出,顺德人有多爱吃鱼。甚至有人说“没有鱼能完好无损地游出顺德”、“顺德人前世是猫,所以这么爱吃鱼”。据了解,顺德是全国重要的淡水渔业产区,水产养殖是顺德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2021年,顺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26亿元,其中养殖业产值74.03亿元,种植业产值47.10亿元。农业产量位居全省前列。
顺德人爱吃鱼,鱼的吃法有上百种。因此,不少餐厅以“鱼”作为招牌菜,如顺德渔村的“顺德鱼生”、聚福山庄的“炸烤鱼头”等。也或多或少受到传统顺德菜的影响。比如做“鱼头火锅”的东灶鱼头,将四川火锅和顺德鱼结合起来,走一条新的火锅路线。
东灶鱼头火锅是一家诞生于2007年的顺德本土餐饮企业,主打川味火锅+广式鲜鱼。既有传统顺德鱼头的鲜味,又有四川的辣咸味。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料为鲢鱼(俗称“大头鱼”)头,肉质细嫩。一般鱼控制在1.25公斤左右,选用250克鱼头。 “因为顺德人吃鱼最挑剔,一定要吃新鲜的鱼。为了保证味道,我们每天生产、每天销售鱼,保证鱼头的新鲜。”
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制作火锅底料时,他们也会考虑到鱼的新鲜度和嫩度。他们用一锅一炒的方式,不用黄油,用植物油+几十种香料,既去除了泥腥味,又不掩盖鱼肉。品尝。 “我们和其他火锅店的不同之处在于味盘。一般都是油菜或者自己调味,但我们用了芹菜、香菜、花生、炒黄豆等9种不同的调料来准备一道菜。”适合鱼的味道。”
“顺德人爱吃鱼,也爱吃鱼的不同部位,所以我们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步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演示“鱼头先脱,汤味鲜美”、“一按、二吻、“三吸四吃”把鱼刺削掉,先吃鱼嘴,然后吃鱼脑,最后吃鱼肉。
另外,店里还有很多顺德特色鱼制品,比如鲮鱼鱼饼、鱼豆腐、鱼面、鱼嘴、鱼皮角等,想尝尝顺德人爱吃的鱼的游客,也喜欢口味浓郁,不妨尝试一下创新的融合菜肴。
“美食百吃不厌,美食百吃不厌”是顺德人对饮食和准备的要求。正是这句话刻在骨子里,让游客不远万里去探寻美食。今年五一期间,顺德将举办许多与美食相关的活动,比如杏坛镇桑马黑瓜美食文化节。游客可以在地里品尝到鲜甜鲜甜的黑西葫芦,还有黑西葫芦饼干、黑西葫芦面条、黑西葫芦糕等新奇产品等着您。
图片由德新寨猪蹄受访者提供
“红烧肉之王”和“得心应手”的禅城美食百年传承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景津津
在佛山禅城,有一家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美食店——德馨斋。德新斋的发酵猪蹄享誉国内外,被誉为“卤肉之王”。
德馨斋原名和记肉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古时,店铺面向汾江,河岸郑步码头设有接待亭。路过佛山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会在此休息。相传,一位官员在此用餐,尝过发酵猪蹄后非常高兴,称赞它“得心应手”。此后,和记肉铺也更名为德新斋,他们制作的发酵猪蹄也被称为“德新迎手”,寓意吉祥如意,名声大噪。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猪蹄如今已成为佛山传统美食的一张名片。
“德新斋发酵猪蹄的制作,从选料、酿造、调味、加热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有大大小小的工序30多道。发酵猪蹄口感好,皮脆,肉质鲜美。”肉质多汁,肥而不腻,味甜香。”德新斋第五代传承人于秀丽告诉记者,德新斋的发酵猪蹄“风味独特,工艺精细,外形美观,被誉为“卤肉之王”,在各省、香港地区享有盛誉。由于发酵猪蹄是一种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食品,而且还蕴含着美好的祝愿,所以被人们在新年和东南亚国家使用。逢年过节,或作为礼品馈赠宾客或外地游客,馈赠亲友,也是宾馆、饭店高档宴席的必备主菜,因而有时供不应求。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德馨斋形成了烤、焖、腊食品系列,并荣获各级优质名特产品、广东省老字号、广东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称号。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馨斋红烧猪蹄是“美味禅城”的代表。俗话说“食出广州,烹出凤城”,但背后还有一句话“师出张差”。清末民初,广州高级餐厅的创始人或主厨大约有80%来自张槎这座陈城……城内的酒店、餐厅、路边特色餐厅、景区网红餐厅、老街巷私房菜馆比比皆是。无论是烟火气十足的佛山创意产业园、青砖砌成的岭南天地,还是独具岭南风情的文华里、西华里,都是著名的美食聚集地。
除了美食,禅城还有驰名中外的“石湾玉饼烧”。其传统酿造工艺为清道光年间创办的“陈太极酒厂”第三代传人陈如月所创。除原有黄酒酿造工艺外,还增加了“陈酿、加脂酿造”。陈如岳发现用肥肉浸泡过的米酒变得更加清澈、醇厚、味道更加甘甜,因广东话中“肉”和“玉”字发音相同,所以将这种酒命名为“肉饼烧”。猪肉味如玉,遂改名为“玉饼烧”,此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图片由番茄酱盛宴受访者提供
细长翠绿“观音手指”独特的盐步苍甘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广府菜,或许“南饭顺”这个概念可以概括广府菜的起源和分布。如果你来南海寻找美食,寻求食材最新鲜的“原味”,才是探索南海美食的正道。
南海特有的盐步仓米,是必须要品尝的“最佳选择”。正宗的盐步藏马根每根长约25厘米,不比中指粗。瓜尾弯曲凸起,呈独特的“J”字形,形似纤细的手指,故又称“观音手指”。相传,几百年前,延布地区的一户人家偶然发现后院有几种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植物,结出许多似瓜非瓜的果实,于是当它们长到一定程度时,就把它们采摘下来。长约25厘米。煮了尝尝,味道鲜美,我就把种子保存下来,繁殖起来,终于长出了独特的延布秋茄。有趣的是,到目前为止,最正宗的延步秋茄只能在大理延步地区种植成功。它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叫“坎德尔”,但最适合品尝延布坎德尔的季节却不是秋天。农历二月至七月生长的烛草最嫩,味道最好。南海区大沥镇长润餐厅是目前唯一一家专营candel的餐厅。餐厅老板娘罗洁明告诉记者,长润酒楼经过不断研究,开发出了多种坎德尔菜肴。目前最受食客欢迎的有舀子康代、糖醋肉冰镇康代、康代汤、康代包、宫廷酱油康代等。在进行下一步加工之前先检查成分的颜色。”炎热的夏季,加工后的坎德尔清新爽口,与糖醋排骨等菜肴搭配食用,可以中和食材的色泽。肉质肥腻,味道独特。腌坎德尔的沙拉菜是根据粤菜吃鱼的方式来制作的。不仅可以品尝到candel的鲜嫩爽口,菜名也寓意着它的繁荣昌盛,色香味俱全。
“从4月中下旬开始,每个周末都会有旅行团前来享受烛光盛宴,预计‘五一’黄金周期间的食客数量应该会比较火爆。”罗杰明说,由于今年春天的大雨,烛花宴“色彩缤纷、香香扑鼻”。 “旺季预计在端午前后。”由于蜜饯宴的品种繁多,目前日常菜肴主要以酱蒸蜜饯、炒蜜饯、红烧蜜饯为主。如果你想吃一顿完整的坦诚大餐,需要提前1到2天预约。”
苦瓜刺身 梁正杰 摄
初夏专属“苦瓜大餐”,120余道苦瓜菜肴,释放你的味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勇
苦涩和折磨都被遗忘了,甜蜜也没有了,唇齿之间只剩下淡淡的味道。每年4月至10月,是南海区狮山镇品尝滩边大顶苦瓜的最佳时节。又大又圆、清爽甘甜的滩边大顶苦瓜也进入品尝旺季,吸引了佛山及周边城市的市民听到“瓜”字就成为“吃瓜者”。
据介绍,滩边社区种植大头苦瓜已有80多年的历史。该品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享有盛誉,并流行于港澳地区。已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常见的夏日美味。滩边大顶香瓜因其品质优良、肉厚、形状美观,市场供不应求。与市场上一般苦瓜品种相比,大顶苦瓜的含糖量更高。初尝的时候,舌尖是涩的,但苦味过后,又变得甜甜的,苦与甜的微妙融合。
从田间到餐桌,晶莹剔透的“绿色精灵”大顶苦瓜如何成为食客们争相品尝的夏日美味?记者走进位于南海狮山滩边的著名苦瓜餐厅“年年好景”,探寻“独特秘方”。
自2007年起,年年好景推出了第一款大鼎苦瓜特色菜——苦瓜筒骨汤。截至目前,该店围绕大丁苦瓜打造了120余道特色菜品。大鼎苦瓜宴也成为佛山南海“八大名菜”之一。盛宴之一。其中,最受欢迎的菜品当属大头苦瓜刺身,几乎成为每桌食客的“必点”菜肴。
据介绍,大顶苦瓜刺身的创作灵感来自于顺德鱼生。脆甜的口感是大顶苦瓜刺身这道菜的“灵魂”。这不仅得益于大顶苦瓜比普通苦瓜多出10%的糖分,还得益于厨师精湛的刀工和特殊的调味技术。
“每到苦瓜上市的时候,很多村民都会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享受一顿正宗的苦瓜盛宴。”南海区狮山镇潭边社区党委委员谭维军说。
照片由受访者在炉边泡茶提供
艺术花园篝火旁煮茶,品味生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正杰
来到王林艺术花园的花园餐厅,十多人围坐在炉灶边泡茶,散落在花草树木、花园庭院之中。木桌上,一只陶茶壶正冒着热气。 10余名茶客围坐在桌子旁,喝茶、聊天、品尝茶点水果。茶摊布局充满园林风光和中国茶文化,配上古老的茶具和庭院里盛开的春花,颇有“红土围炉”的中式意境。
望林艺术花园副总经理连继雄表示,这个项目刚推出时,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与普通餐厅、茶馆相比,景区的园林布局和园林设计更有优势,结合成中式园林泡茶空间和环境。
“‘来坐松林间看煮松雪’这首诗,充分表现了冬天围火谈话的闲适和优雅。”望林艺术园创始人钟海旺告诉记者,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最早的“围炉泡茶仪式”被称为茶宴,兴起于南北朝,尤其盛行于唐代。宋朝。古人在泡茶之前,将茶叶粉碎成粉末,制成茶丸。饮用时,将茶捣碎,加入葱、姜、枣、薄荷、陈皮、盐等调料一起煮。
为什么火烧茶突然流行起来?这是由于休闲经济的兴起。农民工渴望暂时远离当下充满“焦虑”、“内卷”的生活,让大脑、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因此,“围炉泡茶”的背后,是农民工想要摆脱“忙碌”生活的仪式感,也是他们对慢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