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毕业生创业故事:壮儿如何通过Gap Year体验成功创业并月入过万
作者 |来福
编辑|佳佳&白话日报
排版|二水
当2023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忙着找工作时,庄二已经“创业”了半年,在市场上出售母亲的手工艺品。市场反响非常好,他经常一周半就能赚到一万多元。
创业的想法来自于她间隔年的经历。一切还要从2年前说起。
庄二,2001年出生,211大学传播学专业。一次偶然的事件让她意识到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与市场的步伐格格不入。她开始思考:学历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平常的下午。庄二正在寻找案例材料来完成他的广告课程。
回忆起前段时间去草莓音乐节当志愿者的美好经历,庄儿对运营这个音乐节的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她越分析,就越震惊。这个品牌的理念让她感觉“高级”。然而,在大学课堂上,老师给出的例子是迪士尼和奥利奥。
庄儿决定不再等了,去社会看看。
庄儿向学校申请休学,但事情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顺利。班主任要签字,辅导员要签字,系主任要签字,专业老师也要签字,宿舍长要签字,院长也要签字……庄儿也要签字符号。我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向大家解释原因:
她有很多想看的电影,有很多想读的书。她想看看学校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2020年12月17日,庄儿办理了休学手续。那一天,连空气中都充满了自由的味道。
经过半个月的报复性玩耍,已经到了放寒假的时间了。庄二给自己安排的第一次旅行,就是和同学们一起去大瓦根扎的神木基地当志愿者。
庄儿喜欢藏区,每年都会去藏区。她喜欢那里的星空、雪山、云海和日出。她也喜欢那里的人,因为他们的眼里有不羁的野性。
窗外,牦牛在徘徊
这次,她和同学以摄影师的身份前来。他们是活动组织者安排的一对年轻的藏族夫妇,住在雪山里。白天吃完饭,他们就出去拍了一两个小时的照片。
闲暇时,庄儿经常能看到窗前雪地里打滚的小熊猫。回想起这一天,她还是难掩激动。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太神奇了,你相信磁场吗?我在那里感觉得到了净化。”
庄儿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乡愁的人。她不喜欢属于某个固定的地方。她为自己能够快速接受和适应陌生的环境而感到自豪。
从达瓦根扎回来后,庄儿很快就把看电影、看书的计划提上了日程。在大学里,她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是社会学。根据老师推荐的书单,她一次读了十多本书。
这些著作或者是纯粹的学术理论,或者是学者们对田野调查的反思。它们一点也不有趣,甚至有点无聊。 “但读得越多,我就越喜欢它,我越来越感觉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别太死板了。”
后来庄儿也发现,自己看待世界、体验人生的方式正在逐渐转向社会学。就连旅行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他喜欢旅游、住在当地人家里、参加当地的活动。习惯活动。
2021年2月,庄儿到全国知名电视台实习。
面试过程很简单,“我们各自做了自我介绍,然后面试官就会向感兴趣的人问几个问题。”庄儿已有俱乐部面试的经验,对自己的表达也很有信心,自然顺利通过了考验。
半年实习期间,庄儿担任过广告工作人员、现场执行总监、宣传总监。他参加了两场大型演唱会和两场国内知名综艺节目,体验了不同的工作环境,带来了快乐和锻炼。我说每一次实习都很有收获,但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一些困难工作的醒悟。
她曾经认为,高质量的节目需要高超的技巧,但参加节目后,她意识到“一切最终取决于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换句话说,团队合作往往决定成败。
这次实习也让庄二对同侪群体有了新的看法。听说电视台会优先考虑留学生。
当时她感到不解和不满,但经过几次练习后,她发现这并不是有意的差别待遇,而是留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明显更强。
但很多时候,这并不是能力的问题。 “中国的大多数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的能力,他们习惯于单独工作,自己学习,不与他人交流,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
在学校里,小组作业原本是为了训练团队合作意识,但庄儿的经验是,大多数学生都不会重视这样的机会,“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然后大家努力就结束了。” ” ”。
离开电视台后,庄儿想找一处世外桃源落脚。庄儿给自己设定的第二站是大理。
“古城下着绵绵细雨,人民路心情很好。” 《再见杰克》的歌词是她在大理摆摊时的心情。
庄儿觉得摆地摊是一种享受
在大理的时候,白天庄儿住的地方周围人不多,有一种文艺静谧的气息。直到晚上开市,这座城市才呈现出热闹的面貌,自由而热闹。
晚上11点,集市正式开始。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庄儿开始出售原创手工作品,从发带到包包和衣服。母亲总能将庄儿的奇思妙想编织成一件又一件新奇的工艺品。
坚强男孩的母亲编织的耳环
摆地摊是强孩子每天最幸福的事。庄儿一直很喜欢逛集市,“因为我觉得喜欢集市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
“路过的人会对你微笑,大声赞美你,有的会坐下来和你聊一会儿。”她在这里的感觉是,没有人关心身份、背景、财力、学历。人们只是作为独特的个体而存在。
庄儿喜欢这种自由,不需要通过标签来定义人的生活。 “我在人民路、野榆路摆摊、唱歌,虽然赚的钱不多,但精神却极其丰富。”庄儿说在社交平台上写道。
在这里,庄儿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太多的人以她无法想象的方式生活着,而且还活得那么幸福。
有算命的摊子、酒吧里唱歌的、卖花饼的、编花环的、敲锣打鼓的、还有打扮成道姑的女孩沿街卖茶叶蛋……“真奇怪,大家都这么有趣。”
庄儿还遇到了一个和她一样,辍学选择间隔年的女孩。 “她到处走走,从西藏到大理,后来又到了景德镇。”
两人志趣相投,在大理交往密切。 “她是学艺术的,卖掉画后,她会用钱请我们喝酒。”
庄儿一向厌恶刻板印象。庄儿说,设立市场有利于她了解社会学知识。这是一个观察世界的好窗口,帮助她打破偏见。
她发现,不管一个人是否善于言辞,他都会有一个表达自己的出口。一个人的经历会体现在语言上,也会体现在外在的衣食住行上。
“你看,我最初的选择是去xx卫视实习,其实我还在追求一条主流认为好的路,对吗?”
一个坚强的人会观察别人和自己。回想起当时的想法,庄儿觉得其实很简单:
休学不是为了逃避,也不是为了炫耀。你仍然可以证明你是一个优秀的人——去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大而光鲜亮丽的平台实习。
到了大理,庄儿才认识到自己的狭隘。 “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既然我走到哪里都能生存,那我就可以过任何我想要的生活。”
最近,当她申请消费博览会志愿者工作时,她也经历了如何消除偏见。
采访当天,庄子的衣着很华丽。
采访当天,市场恰巧邀请了一些摊主拍摄宣传海报。她没有时间换衣服,所以她在面试时穿着一身奇装异服,花裙子,假发,鼻钉,纹身,以及所有花里胡哨的东西。她觉得自己可能会被贴上“体制内”的标签。
没想到采访进行得很顺利,没有人评论她的着装,称“本来就是这样的”。
其中面试官是一位80后的领导,还有几位95后、2000后的实习生。这让她感受到“00后真的在改变职场”,在体制内工作并不意味着死板。
2021年9月,转儿将结束休学重返校园,但他的职业经历仍将继续。她经历过假期在游乐园里扮演NPC小丑的经历,也曾从事过新媒体运营,帮助一位风筝冲浪经理管理账户。她目前的想法是和妈妈一起创业,继续开拓市场。
转儿成为NPC
庄儿2001年出生于山西阳泉,高中时因母亲再婚而转学到重庆。他高考得了580分,考上了位于热门旅游区的211大学。
父母的离婚并没有给年轻人带来任何心理负担。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她并不回避谈论她父母的关系。她高兴地讲述了母亲和继父“两个中年人”在网上约会的故事,她也坦言自己的心态从抗拒变成了祝福。
她什么事情都跟妈妈说,连最秘密的事情也不会隐瞒。两人更像是朋友,独立又互相支持。 “我母亲并不想当我一辈子的母亲,她也是一个人,但我们之间的联系一直都在。”
当决定休学时,母女俩的态度很直接。
妈妈问她:“你没有欠校园贷吧?”
“不”。
“不会影响毕业吧?”
“没有影响”。
“好吧,那你就可以休息了。”
一个小男孩和他母亲的照片
就在上个月,庄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和妈妈一起创业的决定,并将自己的品牌命名为:大庄快跑。
名字来源于庄子喜欢的一部电影《罗拉快跑》。里面有一句话:“于是,跑步成为一种简单而有价值的姿态,其中蕴藏着坚不可摧的力量,那就是永远前进。”勇气和信念。为了让生活不断前进,生活需要奔跑。”
这正符合庄儿的心态。在她看来,这是一份快乐、自由、值得追求的职业。
“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把它做成一个品牌,但它卖得很好,所以我就决定把它做成一个品牌。”庄儿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市场上。
庄儿现在很忙。一个市场刚刚结束,他就要马不停蹄地为下一个市场准备货品。客观事实是,编织手工作品需要时间。 “我爸爸曾经告诉我,我妈妈在乘坐轻轨时一直在编织。”
穿着妈妈织的毛衣的坚强男孩
后来实在编不下去了,妈妈就叫了一群老姐妹、好朋友来。庄儿负责创意,妈妈和姐姐们负责执行。 “比如,我给她一个款式和颜色,然后他们就试着勾搭它。”
他们的审美依然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前不久,北京服装学院的一位老师买了一个包,称赞它的创意。
她的母亲有时会大胆创作。前几天,她还织了一件全是荧光色的衣服。庄儿担心卖得不好,妈妈就笑着回复她:“我这次的配色会让你大吃一惊的,你知道吗,这就是潮流。”
“其实我打算给这个品牌改个名字,加上我妈妈的名字。”庄儿也想过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拓展线上业务。
虽然她目前的想法是坚持创业,但她并不认为自己应该鼓励其他人走同样的路。 “现在总有人说我要辞职、创业等等,我的父母是坚决反对的。相反,我能理解这些父母,因为你不让他们看到诚意和结果,你只让他们看到了鲁莽的冲动。”
社会学家项飚在《自以为方法》中说:大学生在大学的任务不是建立规范,而是建立例外。强者的选择,即使在2000后的人中,也算是一个例外的修炼。
庄儿总结说,空档期他最大的收获就是不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学生。 “我想成为一名兼职学生,并全职做我自己。”
她把学生当成一种职业,对她来说,这也是最困难的职业。因为社会默认了大学生始终处于不成熟的状态,需要更成熟的人来引导、控制和评判。评判者有很多,但判断成功的标准却很单一。
早在初中的时候,她就与标准对抗并取得了胜利。
当时,她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还没等她妈妈说话,亲戚就过来教训她了。她话里的逻辑还是一样的: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找份工作。好的工作、好的婚姻、好的家庭……
庄儿忍不住反驳道:“如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那我不读书也能赚钱。”那是2012年,微商刚刚开始出现。筹划许久后,转儿开始做微商。
庄儿发现了一个商机:学生们都有充足的零用钱,但16岁以下的人不能使用网上支付买东西。家长会给孩子买书籍和学习用品,但一般不会给孩子买护肤品和化妆品。初高中的孩子正值爱美的年纪。
化妆品需求量巨大,市场近在咫尺。她还发现了通过渠道盈利的商业逻辑,她的“生意”进展顺利。从初中到高中,她的收入有几万元。
即使按照这个单一标准,她也赢了两次。高中时,为了攻读学士学位,她哭着、努力着,直到连她妈妈都流下了心疼的泪水,劝她:“宝儿,我们读个二就可以了,何必那么辛苦呢?” ?”
大一期间,她一步步走上了“好学生”的道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曾获得校园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等各种荣誉;参加过各种社团活动,结交了朋友;他在大学生比赛中也未能取得优异成绩,曾在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全国冠军。级别优秀奖。
进入大二后,庄儿发现自己有些不对劲。她不再享受生活了。她基于兴趣和好奇而参与的一切,在获得了一定的荣誉后,都变成了束缚。
为了维护那些荣誉,庄儿心里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她试图抓住一切机会超越别人,以证明自己是最棒的。
时间一长,庄儿就身心俱疲。 “我清楚地意识到我的精神不健康。”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就像一头追胡萝卜的驴子。前面总是有无穷无尽的胡萝卜,但驴子的精力却是有限的。
正是通过间隔年,她重新评估了自己。 “人生就像一片荒野,而不是一条跑道。”没有单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