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旅游热潮:银发族助力旅游市场复苏,预计2050年占全国旅游市场50%
这些老年游客有钱有闲。他们不仅旅行时间长,而且花的钱也很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老年集团帮助20多家上市旅游企业实现盈利。预计到2050年,老年旅游将占全国旅游市场的50%以上。
事实上,这些老人比他们想象的能玩得更多、玩得更开心。 《鼎焦点》找到了五位退休老人,他们一直被工作和家庭所困,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退休后,他们踏上了休闲之旅。
有的人是喜欢挑战的探险家,三进三出西藏,驾车穿越无人区;有的人拍下旅居生活的照片,被民宿老板“看中”,然后又去当民宿管家;有些人年轻时因为工作而全国各地旅行,退休后则四处旅行放松。我每年都会带着孙子出去旅游一两个月,以避暑。
然而,老年人的旅行并不总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有些人遭遇民宿老板的“年龄歧视”,毁约涨价。有些人在开车时遭遇车祸,所幸伤势并不严重。
然而,这些老人似乎并不在意路上的雨雪风霜。对于他们来说,退休后的出行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是他们成为自己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我两次开车进藏,路过无人区,还差点出车祸。
刘云飞|62岁,北京
退休后的这几年,我和妻子一直开车出行。
我们去年10月底自驾去西双版纳,一直呆到今年2月下旬,然后又去了三亚一个多月。 4月下旬,我自驾从云南景洪前往西藏。 6月回到北京,去了一趟青岛、淄博,专程“去淄博吃烧烤”。 8月,我北上哈尔滨探亲,途经阜新、长春、通辽、承德。
这些都是自驾,自己安排行程,网上订酒店。
全国很多景点我们都去过,有的去过好几次,每两年回顾一次。我们年纪比较小,想重点游览西北高原、沙漠等二三线地区,然后再游览东南、东北沿海一线地区。
在所有的行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藏之旅,我一共去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2018年6月,当时我加入了VIP群(5人)。起初我担心身体不适,但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我不敢进藏的夙愿。
第二次是2022年3月的一次自驾旅行,走214国道进藏(芒康、昌都),然后走318国道出藏。实现了自驾318(国道西藏芒康-四川雅安)的阶段目标,翻越了多座山峰、天路十八弯等高难度路段。
2019年,我们还自驾前往唐古拉山,途经可可西里无人区,经历了4000多米的高海拔和冻土路带来的艰辛。
这为我们第三次西藏之行奠定了基础。
今年5月,我们继续接受艰巨的挑战,完成西藏大环路自驾游,途经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羌塘无人区。全程历时26天,行驶6700多公里,游览了然乌湖、墨脱、西藏等地王陵、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峰、天上阿里、古格王朝遗址、班公湖、色林措、那曲等
我们原计划从云南西双版纳出发,途经云南、西藏、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到达北京。遗憾的是,自驾游在定清县因发生事故而结束。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我到达距离昌都市区200多公里的丁庆县附近时,我以为穿过高高的山口和峡谷蜿蜒的山路,即将进入昌都市区(当晚入住的地方)。海拔低约3000米。我即将顺利完成这次旅行。西藏的循环之旅,一路上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另外,在高原上长时间驾车、观光、拍照后,下午1点也正是休息时间。我的身体有点累,有点困。这时,车辆突然停了下来。 ,撞上了路边的护栏。
幸运的是,我和妻子都系了安全带。虽然我们分别撞到了方向盘和前手套箱,胸部也被撞到了,但到医院做了CT检查后就没事了。处理完事故后,两人乘坐飞机返回北京,并将车辆托运回北京维修。
虽然这次旅行只完成了93%的路程,但我们已经完全跨越了高海拔地区,基本完成了西藏大环游。我们将有机会完成未完成的部分。
小时候,我很喜欢出去学习,每年夏天都会去旅行避暑。
秋月|湖北 66岁
我是一个坐不住的人。每逢寒暑假、短假甚至周末,我都会约上几个朋友或者带着家人出去散步放松一下。
今年3月,我和朋友去了江浙,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游览了南京、扬州、杭州等城市。 7月,我和老公带着孙子去贵州避暑,住了一个多月。这也是我们家的传统习惯。去年夏天我们在湖北神农架度过了暑假。
今年暑假,我和丈夫带着孙子从北京来了。另一位亲戚从湖北开车过来,在贵州见面。我们租了一个月的民宿,把民宿当作住宿的地方。住了几天后,我们就开车去周边逛了三四天才回来休息。就这样,一个暑假我们基本上逛遍了贵州周边的所有景点,比如黄果树瀑布、千户苗寨、镇远古镇、青岩古镇、荔波小七孔等。
因为我们带着孙子,担心他不习惯,所以每次出发前我们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孩子。我们不想在他们忙碌的时候打扰他们,所以我们学会了在APP上预订酒店、寻找餐厅、制定攻略、利用自己的朋友圈来提供帮助。
比如我们这次去贵州,住在遵义桐梓县九坝镇。我们提前请了一位在那里租了6年房子的朋友帮我们找民宿。事实证明各方面都很靠谱,很多人带我们带孙子来避暑的老人也住在那里。
由于暑假出行的人很多,我们会提前几天预订景点门票。制定好计划后,我们就和大团错峰登顶。第一天我们就住在景区附近,第二天一早就去景区。有时我们会等到玩完才开始。当时,大批游客陆续涌入。
另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口味。我们开车时习惯随身携带电饭锅。当我们遇到油腻、辛辣的地方时,我们可以给孙子们加点饭菜。大人们自己寻找餐馆。有一次,我们选了一家网红餐厅,排了2个小时的队才吃到饭。有时我们会第二次或第三次去住处附近的一家好餐馆。
出去的次数越多,我就有自己的控制开支和成本的办法。
首先,我不从旅游景点或机场购买任何纪念品。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东西很占空间,过几天就会被扔掉。第二,每次有4-5人出行,我们会提前将每人5000元转入卡。我将对钱负责并跟踪一切。如果钱花得太快,我会提醒。最后结算时,要记清楚账目,多退少补。
今年江浙之行人均5000元左右,贵州之行人均8000元左右,相当划算。
其实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到处跑,而且工作需要我经常出差。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我也积累了一群可以一起看世界的朋友。这些朋友现在还在一起,而且经常交朋友。旅行并享受乐趣。
因为都是熟悉又友善的朋友,所以大家的安排都非常灵活。到了南京,早上我们先去了总统府和中山陵。下午本来想去博物馆,但是我们两个人都觉得太累了,就打车回酒店休息了。参观完毕,大家就回南京了。我们聚集在餐厅一起吃饭。这样的节奏很舒服,没有任何强迫感或者迁就感。
为了保持出去高强度玩耍的精力,我一直都有游泳锻炼身体的习惯。总之,我不喜欢整天坐在家里无聊。九月下旬,另一个朋友邀请我去敦煌和青海湖。很快,我又要上路了。
加入老年团体,进入老年大学,享受多种生活选择。
一鸣|62岁,北京
老年人出行时,要考虑一些事情:家人是否能够支持他们;他们是否有经济支持,尤其是出国旅行时,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承受意外开支;所选择的目的地是否适合我们老年人。
年轻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机会去旅行。我和我的工作团队去了很多旅游景点。后来,我开了自己的商店和工厂,我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旅行。那时,我常常想,什么时候才能好好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呢?
女儿结婚后,我开始计划我的住宿。安全方面,除了基本保险外,我还有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开支方面,我主要靠之前投资的红利生活。如果投资有风险,我就会挪用存款。
在家人的支持下,2019年我正式开始了自己向往的寄居生活。这半年多的时间,我住在江浙沪,住过的酒店、民宿不下五十家。
我有一半时间在上海,因为我报名了老年大学的钢琴课和书法课。费用并不贵,气氛也很融洽。当时认识的很多朋友现在还在微信上交流。
疫情期间,出行不方便,我正好回家帮女儿照顾三岁的宝宝。今年4月,我恢复出行,走的是云贵航线。
按照原计划,我应该在9月份离开贵州,但现在我还在大理。因为住在这里实在是太舒服了,最热的七八月份,连电扇都不用开,而且费用比我想象的还要低。我的开支主要是每月2000多元的寄宿费用,加上基本生活费,总共不到4000元。
我“走”得慢一些,因为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这个慢节奏的地方更适合我。我通常早上去洱海,一边打太极拳,一边等待欣赏日出。这时候总会有年轻人过来问我可不可以帮忙拍照。这是洱海最美的时刻。谁不想把它记录下来并与朋友分享呢?
如果我觉得身体状况还好,我就会加入“老年团”,开车去周边地区。这是一个由几位同样住在当地的老朋友组成的团体。他们经常租车去各地旅游,我偶尔也加入他们的行列。
同样的风景看多了就会厌倦。庆幸的是,我是一个习惯孤独的人。我经常自己去附近逛街,累了就回去写画画。
但老人的生活并不完全是一种幸福的经历。比如,我一个人出去的时候,就遇到过被民宿老板“歧视”,因为我年龄太大,不愿意租给我的情况。在大理,我也遇到过民宿房东毁约涨价的情况。
我的旅行生活还会继续,下半年是否会解锁其他新地点还很难说。你可以过你想要的生活。我们年轻时成为父母,年老时成为祖父母。退休后,是时候做回我们自己了。
我喜欢旅行,并成为一名民宿管家,以便在退休后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帽子阿姨| 60岁,武汉人
我特别喜欢成都的街子古镇。这是我第三次住在这里。
相比于一群人多、熙熙攘攘的旅行,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尝试过一次之后,我觉得一个人旅行更适合我。于是,我在街子古镇租了两室一厅。我几乎每年都会来这里停留一段时间。这次,我已经在这里住了快一年了。
这座古镇吸引我的地方有很多,也很契合我现在的生活追求。一方面,离我的家乡武汉不远,想什么时候回家就很方便。另一方面,这里的自然风光很好,紫外线不强,住在这里很舒服。我可以在这里做我想做的事,喝茶,看看书,享受生活的滋养。
这里的生活费用主要分为两部分,房租和生活费。我现在的房子租了一年,花费一万元左右。生活费方面,每个月2000元左右就够了。
因为喜欢记录,我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旅行的片段,包括我的日常生活、风土人情等,这也给了我一次特别的体验。
我的视频被一位民宿老板看到,邀请我成为民宿管家。起初我很犹豫,担心成为一名管家意味着我每天都被困在工作中,失去旅行的意义。在老板保证我工作不会累的情况下,我决定尝试一下。没想到现在已经工作三个多月了,每天负责网上预订、房间操作、房间布置、接待等工作。
在逗留期间,我也认识了各种有趣的人,结识了很多朋友。例如,有一位客人从北京来。客人说他是一位诗人,特意来这里冥想。还有很多粉丝从世界各地来找我一起泡茶、一起享受银杏叶。我也会做武汉热干面给大家吃。
如果说前两次来这里更多的是出于对新地方的好奇,那么现在,我已经沉浸在寄居的生活中了。
有些人工作能力强,但生活能力不一定好,所以退休后会感到无聊,但我认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找到一种生活方式,我就是这么做的。我20岁开始工作,在银行工作了20多年。后来我辞掉工作去经商,开了一家袜子店。直到55岁的时候,我选择关店旅行,57岁开始了慢节奏的寄居生活。现在的我60岁了,还在旅行,但我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一位民宿管家的照片。
不同年龄享受不同状态,才是人生的乐趣。也能消除对年龄的恐惧,越来越爱现在的自己。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种慢节奏的寄居生活很适合刚刚退休的老人。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会告诉我,他们想要寄居,但我想告诉你,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你的身体状况和性格,如果不能很快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也会增加旅行的难度。
不过,如果你已经退休了,无论是旅行还是生活,都可以多尝试,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不仅仅是无聊时找事做,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半年时间出差10多次,花费3万多元。我感觉好多了,我的身体也更好了。
琼姐|安徽 60岁
退休前我很喜欢旅游,但由于时间有限,一年只能出去两三次。今年我正式退休,终于有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自己的生活了。我女儿在上海,暂时与家人没有任何联系。我几乎可以随时开始旅行。
今年以来,我已经进行了3次跨省游和周边地区自驾游6、7次,基本上都是在半径几十公里范围内。加上女儿支付的部分,我个人的开支大概有3万多。
今年3月,我和女儿开车去莫干山,在山里找了一家民宿。房间的大玻璃窗外可以看到群山和竹林。空气也很好,泡温泉可以放松心情。民宿比较贵,要2000多元。其他都还算正常,总体花费在5000元左右。
7月,朋友邀请我去香港。因为朋友在香港有房子,我最大的开支就是买了一个包,花了近2万元。从香港回来后,我和家人驱车前往黄山。由于天气炎热,我们爬了一座不是很高的山。看完黄山,我们还去了马鞍山。总成本约为3000元。
旅行时,我通常会选择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城市太吵闹了。比如我之前去过的越西县的姚落坪,就适合避暑。七八月份不需要开空调,睡觉时仍需要盖被子。自然环境也不错,几乎是一个天然氧吧。我颈椎不好,经常头晕。第一次在那里住了两晚,感觉非常有活力。我去年和前年去过两次。
因为我会开车,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强,所以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自己组织、做导游、订机票、酒店。我也做好了出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比如,老人身体不好,我会提前查询目的地是否离医院远。出门前一定要带足够的降血压药,而且一定要多带,以防发生意外。紧急情况下的医疗用品。
我不喜欢跟团旅行。如果在附近,我们就开车去。如果太远的话我就坐高铁或者飞机。因为我们时间充裕,跟旅行团不用太紧张。
我觉得我的旅行花费并不算太多,在我的承受能力之内。年轻的时候,我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是80元。没有人能理解我可以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一条皮裙。其实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消费观念不同。我愿意花钱保养、买衣服、旅游、健身等。
用这些钱去花,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而已。它让我感觉更好,这对我的健康有好处,出去就相当于运动。旅行也可以帮助我获得见解。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我不想落后。比如我去莫干山,就无法理解民宿的装修风格。我女儿告诉我这是侘寂风格。
我以后不想再住在城市了。最近考虑在附近的温泉村买一套房子,改造成民宿。可以在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养猫养狗,时不时去旅行,比如马尔代夫,这样的老生活才是我向往的。
*文中标题图及配图均来自U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琼姐、秋月、刘云飞、一鸣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定焦团队,36氪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