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少儿科普节目背后的真相:13万视频中的错误与遗憾
13万个科普视频,
瞄准14亿中国观众,
24小时在线,
数亿浏览量,
单个视频轻松达到百万点击量
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
最重要的是,它有雄心壮志
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包罗万象
在很多知识点上
只有这一个,没有其他分号
然而,这个“科普节目”实际上充满了错误、矛盾,甚至是无稽之谈。
更何况,这个奇奇怪怪的节目有着惊人的流量,几乎肯定会进入每一个充满好奇却无处可逃的中国孩子的眼睛里。
那么,各种错误如果流传开来,会带来怎样的遗憾呢?
不信,这个神奇的故事就发生在中国;
只要你打开电脑,输入任何名词,你就可能意想不到地遇到这个垃圾程序。
还记得这个无孔不入的“科普节目”,百度百科的姊妹篇——秒堆百科,后面我们会揭晓它的无数变种,总有一款能俘获你的心:
普遍存在
有史以来最糟糕的科幻小说
第一次遇到这个垃圾节目是我的极客小子爱上了冬季大三角,对附近的参宿四感到好奇,于是就看了各种英文版的参宿四科教片。
当然,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也不能落后。胡萝卜想找一本儿童科普书。
然后你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华人世界里几乎没有选择。只有这篇《一分钟读懂参宿四》,看上去明快易懂:
打开视频后,解说员说话的第一秒就让人吐血——
1.直接将参(xiu4)四读作参宿四(su4)四。而且一直都是错的:
2、这张截图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旁白却把“南河三号”写成了“河南三号”:
3、感谢官方的自我高亮,因为配音后,“七客(qiao4)”被误读成了“七客2”。
最后他还感谢了四川天文科普学会。难道是他的敌人派来了高级黑客? ……
在之前的视频中,你也可以让配音来承担责任。接下来的《太阳的构成》的出场简直是弱到不能吐槽:
看字幕+听配音,你会认为氢和氦总共占27%,其他元素占2%。是因为配音后没有审稿吗?还是说审核根本不关心“字幕”与“图片”的基本一致性?
图片呢?
即71%+21%+2%=94%。只有天知道剩下的6%去了哪里......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杀手。两天之内,我的孩子就爱上了动物分类。说到环节动物门(即蚯蚓),中文里没有科普资料。无奈之下,我以极大的警惕打开了喵堆百科的这段视频:
不得不说,百度爸爸的宣传工作真是太棒了。这么冷门的知识点竟然有3万浏览量。然而,这段短短的46秒视频中错误最多? !
视频第8秒说环节动物有9000种?
第34秒就变成13000种了? ?
等等,百度百科同一页面又提到了17000种? ? ?
第40秒才是真正的亮点——
“环节动物是世界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
? ? ?
难道要被生物老师罚抄一万遍吗? !
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这显然是节肢动物,对吧?
简单来说,主力就是虫子!
现存120万种物种之王——节肢动物,
百科全书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与细雨般的环节动物混淆了!
这种自相矛盾、无厘头的视频还被推荐在百科首页?有多少孩子记住了错误的信息?
秒懂百科——不靠谱的家族
从环节动物、参宿四、太阳的构成等话题中,您可能已经看到,百度即知系列产品的主要竞争力在同类产品中独树一帜:
产量大、范围广、
覆盖所有细分领域,
注重可视化效果,
尤其准确地连接了少儿科普的空白点。
但对于科普节目来说,它唯一不关心的就是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而且错误率高得惊人。
一切只是为了视觉效果+点击率,东拼西凑,没有科学的审核机制,让垃圾“科普”视频大行其道。
但在公共领域,他们拥有“百度百科”的天然引流,最受关注;
在一些小众领域,由于秒针刀的普及率如此之高,不明真相的家长和孩子在童年阶段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同母异父、同样肆无忌惮的百度“科普”系列。
大佬:“秒懂百科”
弟弟:“秒懂孩子”
另一个小弟弟——“我明白了”。
不,我不明白,你什么也不明白:
在这些大兄弟小兄弟的背后,都有一位高手——这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稍后揭晓。
总之,如果你的孩子想找一些科普视频——尤其是小众领域的视频,在使用百度百科/百度搜索时,几乎肯定会被定向到这些充满错误的视频。
资本内幕,机制恶性循环
但是,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到底是哪些人在孜孜不倦地大量生产这些垃圾呢?
制作垃圾科普视频有什么好处?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兴趣。搜索这些视频的来源后,他们都指向了同一个答案:
但联盟本身没有任何生产商。用户自行上传视频,经过百度的“审核机制”后上线。
审核级别是多少?相信这一点从楼上的各种错误就可以看出。
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行业专家平台、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百科产品也敢上天讲课。
而这位奶酪爱心联盟的用户为什么要努力上传视频来吸引关注呢?请看下面喵堆百科的开发进度。
尤其是2017年7月,秒动百科打造了“自媒体知识排行榜”,这意味着上传视频有利润回报:
这些是2018年总榜单前3名,数据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如何比较高低呢?考核标准很简单——
上传视频最多的公司
点击率最高的视频,
这是最好的,也是最赚钱的!
在这种重数量、不关心、不煽情的机制下,制作出来的科普视频比快餐文化还要糟糕。至少,你和你自己的百科数据不一致。你是什么意思?
百度一下,为什么?
鼓励这些垃圾科普视频?
如果说错在激励机制,那么负责掏钱的百度百科的立场就特别奇怪——这里面有什么赚钱的秘诀吗?
当然有。请耐心看下去,不然你以为受害者只有孩子吗?
如果一个百科网站有巨大的流量。没有学术或现实的压力,可以一言以蔽之地掌控复习知识的力量。然后,当人们需要为知识付费时,它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手中的知识资源拍卖变现——用于继续教育、购物、医疗。
这并非危言耸听。 2016年4月,《庙东百科》上线时,一名年轻人英年早逝。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和莆田医院的黑幕,可以用资本和流量杀人,举国震惊。
受害者名叫魏泽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
大二时他被诊断出患有恶性肿瘤后,他选择了百度搜索推荐的北京武警第二医院,并相信“生物免疫细胞疗法”实际上对疾病无效。两年来花费了20万多元的手术、化疗和药物,他的病情恶化,最终去世。
2016年曝光的魏则西事件让百度“医药竞价排名”叫停。当年10月,百度CEO李彦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演讲时,有人在签名墙上写下:“魏则西”。
然而,2018年,新京报报道称,百度医疗费用排名暗中卷土重来。
今天呢?胡萝卜做了一个小小的搜索实验。查一下这个病的名字吧?结果看起来还是比较正常的。看来百度又改变主意了:
但如果加上“治疗”二字:
好吧,你会看到这个页面。医生的详尽介绍——
作为健康人,也许我们没有那么敏感,但如果我们是病人,他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我们非常尊重每一位医生。然而,在肝癌治疗专业领域,百度推荐排名第一的是肛肠科医生。如果这个算法真的是百度级别的,还真有点看不清楚。
我们假设无辜被枪杀的医生与这个话题无关。但由此请大家想一想,秒点百科推出的这个最新项目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谜团? ——
“立刻明白我的答案”
明星本人亲自现身,
直接面对网友最感兴趣的个人和行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