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汕头举办世界潮汕菜大会,超25万人次品尝潮味,推动潮汕菜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4-12-17 00:33:29 点击量:

潮汕美食种类繁多。张小艺 摄

潮汕美食介绍视频_潮汕美食来了_潮汕美食篇

“巨大”牛肉丸亮相世界潮汕美食大会。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潮汕美食介绍视频_潮汕美食篇_潮汕美食来了

为期三天的展会吸引了超过25万名参观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美食迎接春天。日前,汕头举办了世界潮汕美食大会。历经千年的潮汕美食,已登上世界舞台。超过25万人次来到汕头品尝“潮汕”风味。以此为契机,汕头着手打造国际美食品牌城,推动潮汕美食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发展,推动潮汕美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食品消费充满活力、文旅产业持续蓬勃发展、会展经济方兴未艾、商贸平台连接世界……每一张发展成绩单都凝聚着这座城市探寻的答案,汇聚了不断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展望新的一年,汕头再次站在发展新起点,不断前行,以“流”为动力,引领粤东粤西粤北发展,彰显省域城市引领作用。副中心城市。

●南方日报记者 陈飞伊 见习记者 张晓伊

繁华都市的“美食+文化”

为期三天的世界潮汕美食大会落下帷幕,不仅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参观,也在“潮汕美食”圈内掀起了不小的热议。潮州商学潮汕菜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韩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钟成全在会后总结道:“通过本届世界潮汕菜大会的宣传,在汕头市成立的‘潮汕菜’似乎已经也抢了风头,结果很多人都显得很惊讶,奇怪为什么突然出现了“潮汕菜”这个称号,似乎是在和原来的“潮州菜”竞争。菜”或原“潮州菜”。

事实上,关于“潮州菜”、“潮州菜”、“潮汕菜”的说法由来已久。潮菜研究专家致力于追溯“潮菜”的起源。汕头市潮菜研究会会长张新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历史角度看,“潮菜”是在老潮州府范围内形成的风味菜肴。 “潮州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它起源于潮州,历史上是潮州府,但它必须有一个成熟期。经过几代人的沉淀,潮州菜要等到汕头开埠后才能真正成熟。”

可见,“潮菜”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和封闭的。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莹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潮汕菜坚守传统,不断博采众长,为己所用。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独特潮汕文化特色的名菜,享誉海内外。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烹饪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起源于客家的牛肉丸,已成为汕头的经典美食,精细的手工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12月,《汕头至潮街城市区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汕头潮街都市圈各城市联系紧密,具有深厚的共建文化基础。 “建设世界潮汕文化之都”是汕头潮街都市圈建设的重要篇章。 《方案》提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城区文化认同。

潮汕菜作为汕头潮街都市圈重要的本土文化元素之一,将在都市圈的发展规划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这个发展蓝图中,潮汕菜有望成为市区文化品牌的重要代表。通过提升潮汕美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推动潮汕美食更好走向世界,繁荣市区“美食”。 “+文化”旅游模式。

巧妙打响侨乡饮食文化品牌

汕头坐拥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平原,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海洋文化、商业文化、非遗文化等相辅相成。其中,美食更是汕头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潮汕文化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可谓海纳百川。”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庆说道。

潮汕菜作为粤菜的支柱和代表,以其精美而闻名。通过独特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菜品选择,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被誉为“中华第一菜”。就“潮州菜”的广义概念而言,潮州菜始于唐代,逐渐发展成熟,享誉海内外。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潮汕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头因此也被誉为“中国潮菜之乡”。

汕头“美食岛”的内涵是什么? “粗菜烹调,细做精”的潮汕菜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精神内核?在汕头举办的世界潮汕美食大会将重新审视具有千年历史的潮汕饮食文化,深入挖掘味蕾的文化价值。

“普通食材也能做出闻名世界的美食,体现了潮汕人精耕细作的精神。”美食专栏作家林伟辉认为,潮汕菜的优势在于细致的烹饪技艺。即使漂洋过海,潮汕人依然坚持品质不变、风味不变,认真做好美食的精神根植于我们的心中。

汕头作为经济特区,本身就具有开放创新型城市的特征。在这片土地上演化发展起来的潮汕菜,也有着包容的内核。追随潮汕先民漂洋过海的艰辛足迹,潮汕美食“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扎根,将不同的海外风味融入其中。潮汕菜的各个细分分支,形成了独特的潮汕风味。如今,潮菜馆星罗棋布,勾起海内外潮汕人对“小菜”的怀念。

潮汕美食来了_潮汕美食篇_潮汕美食介绍视频

可见,潮汕菜的魅力来自于文化内核和城市性格,蕴含着汕头诚信创新的文化自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心系国家的博大情怀。潮汕菜的“走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觉醒的必然结果,是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出圈”被看到、被认可、被追捧的必然结果。

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海内外广大潮州同胞是汕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他们也是汕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最有优势、最不可或缺的。缺少重要的力量。潮汕菜是连接海内外潮州侨胞的文化纽带和精神桥梁。汕头正在深入挖掘潮汕美食的侨文化内涵,唤醒潮汕民间共同的味觉记忆,扎扎实实做好新时代“侨”的书写工作,把交流带到前列。门越开越大。

潮汕菜不仅是中国精湛烹饪技艺的杰出代表,也是向世界讲述中国美食故事的文化使者。当前,汕头正以世界潮汕美食大会为契机,以新的姿态推动潮汕美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用人文烟火讲好中国故事、汕头故事,坚持发挥好文化作用,做实做强潮汕菜。做好“侨”文章,从而推动潮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会展升级引领文旅新趋势

世界潮汕美食大会现场达成18亿元产业合作合同,多家企业达成采购意向金额超亿元。琳琅满目的潮汕美食正在点燃城市新的消费引擎。

新年伊始,省委常委会首次来汕头考察,对新时代新征程汕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工商业并举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推动商贸业扩容提质升级正在成为新时代汕头市高质量发展的亮点。汕头作为“中国潮菜之乡”,当地“美食消费”潜力十足。数据显示,全市有各类餐饮企业4万多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餐饮名店近50家,餐饮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近10%。

近年来,汕头陆续建成了一批人气美食聚集地。振邦美食街、珠江路美食街、龙岩路美食街、东海岸夜市等一批新美食空间逐步完善,“老字号”涌现。深巷子、新品牌不断涌现,给城市带来了真正的“烟花”,极大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文旅选择和品味体验,充分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

会展经济是汕头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交通规模效应形成的一张“王牌”。由“会”引“展”,世界各地的市民和游客涌入这座城市,不仅打磨了汕头的特色产业和文化品牌,也极大地激活了消费潜力,促进了商贸平台的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汕头将举办21个展会,从主打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的衣博会、玩博会,到将潮汕美食推向世界的世界潮汕美食大会,汕头在坚持工商业并举发展道路。一步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文化旅游频频成为城市热搜词。在汕头,文化旅游产业正在实现从风景到场景的深度转型。从滨海风光、美食岛起步,近年来,汕头大力发展文旅新空间,连山连海,布局多点,串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马拉松、烟花表演、大型音乐会、东海岸“风筝节”等丰富文化旅游活动。

数据显示,2023年汕头接待游客将超过5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77%。随着汕头至汕头高铁的正式开通,汕头与世界的距离再次被缩短。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这座“网红”城市,将为进一步激发汕头经济特区活力、建设幸福家园、加快打造重要发展极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数字阅读

●2022年,粤菜消费量将占全国特色菜系的约9.3%,其中潮汕菜约占全国的4.1%。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潮汕菜商家比例约为34%。在经济发达城市优势明显。

●从消费者年龄和性别来看,潮汕菜的消费群体更加年轻化,18-30岁的消费者比例明显高于特色菜。

●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潮汕菜商数字化速度远高于川湘菜、江浙菜

●潮汕菜网商连锁率接近14%,与江浙菜相当,并明显高于川菜、湘菜等其他可比菜系

数据来源:《2022-2023年潮汕菜数字化消费报告》

■一线实践

乘着非遗技艺做菜东风

让潮汕美食

登上国际舞台

潮汕美食介绍视频_潮汕美食来了_潮汕美食篇

说起牛肉丸,很多人肯定会想到风靡全国的潮汕牛肉丸。确实,潮汕牛肉丸是牛肉丸的杰出代表。 “手打、鲜嫩”已成为潮汕牛肉丸独特的当地人印象。手工牛肉丸作为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技艺的载体,其制作过程也体现了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的潮汕饮食文化魅力。

走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汕头牛肉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志斌创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牛肉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迅速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展区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两块大木菜板和两把方形锤子。

传统手工牛肉丸通常要经过选料、去筋膜切块、打浆、搅拌糊化、制粒、蒸煮六个步骤。陈志斌强调,每一步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原料需要是新鲜优质的牛小腿肉,工具是使用特定的铁方锤进行敲打。这种传统工艺保证了牛肉丸的紧实、嫩滑和新鲜。

出生在美食之乡的陈志斌,从小就对潮汕美食产生了热爱。完全掌握了手工牛肉丸的精髓后,他不满足于传统技艺的保守传承,而是坚持开拓创新。 “我们将把掌握的非遗制作技艺融入现代工艺流程,实现牛肉丸的规模化生产制造,这也将为食品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陈志斌说道。

谈到技艺传承,陈志斌近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潮汕饮食文化。他在公司内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实行“师传徒”机制,培养专门从事手工牛肉丸的人才。此外,他还参加各类非遗演出,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助力潮汕饮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陈志斌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主动学习手工牛肉丸的制作技艺,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潮汕菜要从本土走向国际舞台,餐饮人需要勇于尝试创新,积极冒险探索新领域。”陈志斌说道。近年来,乘着熟食潮流,陈志斌和他的团队从潮汕牛肉丸入手,开发出潮汕卤鹅、鱼丸、墨鱼丸等更具代表性的潮汕美食熟食,让食客“打包” ”汕头美食。也方便海外华人带美食回家,解思乡之愁。

数据显示,汕头近年来开发了近500种方便、美味、潮汕风味的烹制菜肴。同时,汕头还出台了《汕头市加快潮汕菜预制菜产业发展办法》,从8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推动汕头调理菜产业发展。

■记者观察

潮州人才培训

不要停留在表面

当今潮汕菜的发展,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让一向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新鲜的食材、多样的烹饪方法而闻名的潮汕菜得以走向世界。在传承潮汕菜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2022年,汕头果蔬雕刻技艺入选汕头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汕头技师学院也成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据了解,汕头技师学院还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烹饪系各专业开展非遗技艺传承研究与培训,推动本领域“文化技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目前一些技工学校的潮菜教育还停留在吃雕象、吃大象的传统阶段,忽视了对菜肴本质的理解。非遗技艺的传承和潮菜的创新需要与潮汕菜文化相融合。也就是说,培养潮菜传承人才应强调对潮菜的深刻理解,而不能只注重表面的烹饪技艺。学生需要了解每道菜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烹饪理念,才能真正领略潮汕菜的精髓。

去年,汕头举办了“粤菜大厨”参加“百万工程”乡村行、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家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粤菜大厨”名厨进村、进村。学校,与乡村厨师、乡村创业互动,与读者交流,培养具有潮汕菜烹饪技艺的多层次人才,讲好潮汕菜背后的文化故事。

传承和弘扬潮汕美食,人才培养的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首先,要培养技校人才了解潮汕菜背后的文化,通过实践深刻体验潮汕菜的文化底蕴,为讲好潮汕菜的故事奠定基础。职业技术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潮汕地区传统食材采购和农田体验,让他们亲身体验潮汕菜的原料来自哪里;安排学生参观当地传统市场和老字号餐馆,参与潮汕菜的烹饪过程,体验传统工艺和独特的烹饪技艺。

其次,在技工学校的课程中,专门介绍了潮汕美食文化课程,包括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文化、传统饮食文化、菜肴的起源与演变等,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更多了解潮汕菜背后的故事,了解每道菜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将增进学生对潮汕美食文化的了解,为他们今后的烹饪工作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支持。

最后,为了培养学生讲好潮汕美食的故事,专业院校应与潮汕地区餐饮业建立密切联系。可邀请潮汕地区知名厨师、餐馆老板等专业人士来技校授课和实践指导,分享他们对潮汕美食的独特见解和经验。同时设立实习和就业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到潮汕地区的餐馆进行实际工作。通过与业界的交流和实践,学生将对潮汕菜的故事有更全面的了解,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