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妈妈决定不再要二胎?探讨独生子女家庭的未来与二胎选择
01
很多第一次当妈妈的女性坚定表示不会生二胎,因为不想经历生孩子的痛苦和乳房不通畅,也不想经历养育孩子的疲惫和忙碌。独自的。
有人说,生二胎是为孩子多年后的这个世界留下一个亲人,也有人说,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陪伴。但这些毒鸡汤对我来说早已刀枪不入,因为我们大多数80后都是独生子女,但我们并不因此而感到孤独。
直到有一天,我生病了,刚刚大病初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生二胎。
生命无常。作为独生子女,我们确实并不孤单,也不害怕独自面对未来。
但我们确实很害怕生病,更害怕各种意外。看看那些花甲之年失去独生子、冒着体外受精风险的家庭,毫无疑问,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牵挂和寄托。
我希望我的第二个孩子不仅仅是兄弟情,更是孩子们长大后无所畏惧、勇敢的坚强后盾。至少他们不用担心去很远的地方读书,因为他们关心父母。
当我表达了生二胎的想法后,收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别的有两个上班族的家庭都不敢生二胎,你一个没有稳定工作、没有铁饭碗的人为什么不敢生二胎呢?” ” “你没有理想的经济,未来,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人们的疑问往往是我是一名全职妈妈。尽管我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有收入,但由于收入不稳定,我在别人眼中仍然是一个全职妈妈,而全职妈妈不可避免的主题无非是经济收入。
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家庭更适合生二胎?
02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不是万能的。
经济条件固然重要,但不能成为生二胎的前提。孩子的幸福取决于父母之间的关系。只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
确实,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环境和生活条件很重要,但我认为良好的物质条件是没有上限的。条件好是什么意思?如果你一年赚一百万美元,你想让你的孩子穿名牌衣服、读贵族书吗?我不这么认为。
演员黄磊和孙俪是众所周知的模范夫妻。他们结婚十多年了,育有三个孩子。孙俪有一条微博,名叫“朵妈”,她经常在微博上发布家人的日常生活。
有与女儿多多和弟弟妹妹们的幸福时刻,也有爸爸“黄小初”亲手为家人烹制各种美食的温馨场面。
情人节那天,朵妈展示了朵朵亲手做的面包和黄磊送的玫瑰花。这些看似简单的幸福,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
网上经常看到各种帖子抱怨丈夫回家不做家务、不照顾孩子,专心打游戏,重大节日送空气。
孩子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长大已经成为常态,于是出现了“丧偶育儿”、“欺诈育儿”等表述,真实地描述了当今大多数家庭的日常生活。
这样的家庭收入再高,也无法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卡耐基说:不要太注重家庭的外表和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家庭特有的氛围,充满爱、温暖、光明。
再看看黄磊,他的幸福并非偶然。参与孩子的成长,分担妻子的负担,体贴妻子的困难,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金钱,更需要父母的爱和爱。陪伴。
当然,这并不是说钱不重要,当然非常重要。婴幼儿时期的儿童奶粉。如果以后选不到幼儿园,就需要上昂贵的私立学校。除了孩子的上学之外,还包括补习班、兴趣班等。
钱固然重要,但只要能为孩子提供普通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的适度的生活环境,就足够了。比较谁的孩子穿的更好、谁的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谁的孩子参加更多的兴趣班是没有意义的。
03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妈妈写的文案:孩子上学了,妈妈为什么不去上班?因为放学没有人接孩子,放假没有人照顾,孩子不可能在我们休息的时候生病。
这样一个普通的文案引起了很多女性的共鸣,点赞数超过10万,评论超过3万条。
令我印象深刻的回复之一是这样的:“只要我赶紧辞职,失业就不会追上我,因为每次我的孩子生病时我都会辞职并换工作。”
职场不是慈善机构,不能让我们自由地度过时间。这些挫折感真实地反映了只有母亲抚养孩子的家庭。没有家人的帮助,他们只能专心抚养孩子。
虽然我没有出去工作,但我仍然创造了社会价值。
出去打工也许每个月能挣几千块钱,但请个保姆照顾孩子也要花几千甚至上万块钱。此外,保姆无法提供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无形资产。这些都是全职妈妈为家庭提供的无形资产。创造的价值。
金钱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父母的教育却可以决定孩子未来的走向。生活中,有很多人“输”在了原生家庭。
爱默生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孩子的天堂。每个人都必须在家庭中正确定位自己,只有这样,家才能成为我们幸福的港湾。
电视剧《都挺好》普及了“原生家庭”这个词。苏明玉的父亲从她记事起就胆小怕事,遇到麻烦就躲起来。她的母亲重男轻女,而且总是很坚强。已经成为明玉永远无法逃脱的阴影。
妈妈卖房子的同时,也想支持大哥出国留学,帮助二哥找工作。而成绩一直优秀的明玉,妈妈只想尽快完成学业,赚钱。虽然多年后明玉逆袭成为女强人,但她也度过了一生。无法摆脱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伤害。
像苏明玉这样的原生家庭,影射了那么多家庭,而现实中,有多少孩子是被原生家庭毁掉的。我们自以为是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却从不问他们愿不愿意。
在这种环境下出生的孩子,无论有多少钱,都没有幸福感。
04
孩子的幸福取决于父母。金钱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真正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的是父母的爱和陪伴。
冉高明在《七霸说》中说,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的。他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在家照顾他。他害怕一家人一起吃饭,担心父母无话可说,所以每次都需要想办法圆滑。
他说:“我可以拯救这片田地,但缺席我成长道路的父母,谁能来拯救我的田地?如果你今天决定生孩子,希望你能携起手来,成为孩子成长的见证者。”成长之路,不要让孩子成为你沉默餐桌的主人。
看到这一幕,不少人都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作为父母,我们觉得努力赚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和关怀。
金钱只能带来物质上的满足,爱和陪伴才是我们需要的精神安慰。
我尤其不能理解那些带着孩子长期跟父母家人一起生活,让父亲剥夺孩子成长机会的女人,还打着打工赚钱的名义。看似伟大,实则很自私。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弥补。
我是一位在家工作的全职妈妈。虽然我有一定的收入,但是收入和工作量息息相关,自然没有稳定的收入。幸运的是,孩子的父亲全程参与了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爸爸平时闲暇的时候会和孩子一起玩各种益智游戏,周末还会带孩子去游泳、锻炼身体。
重要的是我们时刻践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带孩子去看了广州塔的“小蛮腰”,欣赏了重庆江夜景,走过了文化底蕴深厚的成都宽窄巷子。
我们吃到了各地的著名美食,比如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点豆德、成都的川剧变脸火锅、西双版纳的特色傣菜等。
也许一个小康家庭可以多报几个培训班,多穿几件名牌衣服,或者去一所优质的贵族学校,但我们给予孩子的陪伴和爱是任何数量都无法比拟的。钱。
尽管我的家庭收入不高,孩子们可能无法享受物质带来的成就感,但我和父亲都是孩子成长的见证者。
05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更适合生二胎呢?
除了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外,还要满足基本的经济条件。否则,如果第一个孩子让家庭生活过紧,第二个孩子的出生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因此,如果给第一个孩子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活,相比孩子的学校和周围中等的生活条件,并且能够保证第二个孩子同样的生活条件,那么这个孩子就可以出生。
除了经济条件之外,能否参与孩子的成长是第二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父母只有参与孩子的成长,才对孩子最有利。否则,就算你有再多的钱,请到最好的保姆也是没有用的。
最终要不要生孩子,完全取决于当事人。这是夫妻之间的事。不管别人怎么说,只会徒增混乱。毕竟,你过着自己的生活。只是一个经历过的人的真诚建议,在考虑生二胎的时候,也请考虑一下第一个孩子的感受,询问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声音,在了解他们的期望或担忧或犹豫后,告诉他们如果您有弟弟妹妹,您会遇到哪些好事和坏事,该怎么办?
每对考虑要不要生二胎的夫妇都是爱孩子、珍惜孩子的父母。因此,有了为人父母的经验后,在考虑生二胎时,应该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结尾。
话题讨论:您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更适合生二胎?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