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环境与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环境、儿童社会行为、影响
家庭教育是孩子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孩子可以间接观察或模仿父母的行为习惯,从而进行一系列维持、强化和复制的过程,并将观察到的行为反映到日常表现中。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提到:任何能够刺激孩子的环境,都可以影响他们社会行为的发展。除了物理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因为人的动作直接影响孩子的动作。当你看到它时,就模仿它。
1.幼儿社会行为的概念
社会性是指人的一种社会心理特征,即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建立社会适应、理解、学习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以控制自身社会行为的心理特征。幼儿社会行为涵盖了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的各种行为特征,包括人际交往、沟通、合作、分享等。其发展经历了自主阶段、同伴互动阶段和规范认知阶段。在自主阶段,孩子通过哭、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在同伴互动阶段,他们开始与同伴接触,学习分享、合作、竞争等社交行为;而在规范认知阶段,孩子逐渐接受家庭和社会规范,形成稳定的社会行为模式。
2、家长对家庭教育环境的了解
新时代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褒贬不一。在家访中我们看到,不同教育理念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环境营造上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有些家长认为投入大量的物质材料是最好的方式。环境教育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有的认为带孩子去国内外景点游览,环境教育就是最好的环境教育,也有的认为家里有兄弟姐妹做玩伴就足够了,或者爷爷奶奶的照顾就可以满足幼儿对家庭的需要关心。忽视家长本身的榜样和引导,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家长对家庭教育环境的认识深刻影响着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家庭教育环境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提供,还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家庭价值观的传递和教育方式的选择。因此,了解家长对家庭教育环境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塑造幼儿社会行为的过程。家长的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教育理念:家长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他们对教育核心价值观和目标的理解。有些父母可能更关注学业成绩,而另一些父母可能更关注孩子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这些不同的看法将影响他们在家中的教育方法和优先事项。
家庭氛围:家长对家庭氛围的感知涉及家庭成员互动、家庭规则、家庭文化等方面。例如,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通常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而紧张或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氛围可能会对幼儿的社会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方法:家长的认知还涉及到他们选择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包括如何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如何设定目标和奖励制度等。这些教育方法的选择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三、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影响。孩子从出生到幼儿园最容易受到的环境影响就是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被认为是孩子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孩子最重要的因素。性格、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塑造者。因此,了解家庭教育环境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和行为发展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从以下环境内容开始:
(一)家庭成员环境
现代家庭成员的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数量逐渐增加。父母双方都有工作,大部分孩子由祖父母照顾。缺乏可效仿的榜样,对社会行为规范没有正确认识。在幼儿园,我们观察到孩子在同伴交往、自我服务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遇到困难时容易回避或依赖他人的帮助。这是由于家庭教育中人们的矛盾环境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缺乏方法和技巧,长期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二)家庭教育物质环境
人文环境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但创造适宜的物质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不仅可以通过操作来体验,还可以通过玩具和材料的使用来增进与父母和家人的关系。掌握如何与人相处,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家庭教育精神环境
父母对育儿理念的诠释,是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详细了解。孩子可以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和语言来丰富自己的经历,去幼儿园与同伴和老师建立关系,在社交场所遵守规则进行实践。父母在家里对待家庭成员的态度,是否公平对待每个孩子,以及与祖父母的相处方式,都塑造着幼儿与家庭外的人的关系。
四、反思与策略
当今新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社会行为发展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一些家庭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对幼儿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细致的指导,这可能对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许多父母可能会发现自己不得不应对工作和家庭责任之间的巨大压力。这使得他们有时很难分配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幼儿一起度过优质的亲子时光。在繁忙的工作中,父母可能会担心自己是否能够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照顾和支持,以促进社会行为的健康发展。
此外,一些家庭也可能因教育理念不同或缺乏沟通方式而面临挑战。父母有时可能会困惑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以及如何处理冲突。这可能导致家庭教育环境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的健康发展:
(一)强化家庭教育意识
家长的教育意识是塑造家庭教育环境的基石,其影响力不容忽视。通过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家长教育活动,可以为家长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拓展家长对孩子社会行为发展的认知视野。这些活动可以涵盖教育知识的各个方面,从情绪管理到社交技能培养再到认知发展。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家长将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让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加自信、更有策略。此外,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实用的教育工具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更灵活地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和挑战。
通过提高家长对孩子社会行为发展的认识,他们将更有可能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理性和成熟的态度。他们将能够更加耐心地指导幼儿,同时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二)营造积极的家庭教育氛围
积极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和行为发展至关重要。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同时,还可以参加一些有益的家庭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为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培养家长的教育技能
父母的教育技能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孩子社会行为发展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应对家长进行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专业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
(四)建立亲子教育合作机制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学校和社会也应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良好的互动机制,共同关注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成长支持。举办家长会、家庭访谈、主题讲座等活动,保持老师与家长的密切沟通。老师会与家长分享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行为表现,也会倾听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和困惑。通过这样的互动,可以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为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提供一致的指导。
学校还可以提供专业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技能。我们举办家长培训班、教育讲座等活动,让家长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
参考
[1] 常英.家庭环境及父母行为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36):25-26。
[2] 浅析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J].丁文俊.财智,2020(01)。
[3]浅析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J].葛淑梅.情报,2020(06)。
[4]浅谈家庭教育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杨莹.教育教学论坛,2019。
[5]何勤.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及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3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