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四天游:体验台湾风情与两岸历史印记的独特旅程
繁华的中山路商圈里,各种小吃店林立,烟火气十足,烧仙草芋圆、炸蚝、粉面、烤章鱼等应有尽有。都是台湾夜市常见的美食。虽然厦门人说话不像台湾人。他说话的声音古雅,而且带有辨识度很高的闽南口音。闲逛沙坡尾这个文化年轻人的世界时,他会不经意间闯入台湾人开的文创店和咖啡馆。
厦门与金门隔海相望,在两岸对峙时代,处于大陆对台斗争的最前沿。当年留下的两岸关系历史印记,如今已成为旅游资源。
在环岛路的海滩上,导游小郭生动地向团员们讲述了海峡两岸持续数十年的“广播战争”;讲解金门炮兵的“单打、双打”;以及经济学上林毅夫不畏“投敌”,从金门游到厦门的传奇故事。
距离厦门环岛路海滩不远,有一个巨大的红色标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统一中国”。 (互联网)
环岛路海边不远处,挂着一个巨大的红色标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统一中国”。 2016年,超强台风“莫兰蒂”登陆福建。厦门全城遭遇狂风暴雨。大树被吹倒,广告牌到处倒塌。只剩下“一国两制统一中国”这块牌子了。小郭表示,这是“天意”,“无论风浪有多大,最终都无法阻止海峡两岸的统一”。
与这句标语相距甚远的是金门大担岛上的心战墙。上面鲜红的大字写着“三民原则(民族、民权、民生)统一中国”,吸引不少游客通过望远镜望去,与对岸的人民见面。好奇心。蒋经国时代提出的这一政治口号,曾被用来对抗“一国两种制度”。如今时代变了,两岸民众对两种政治社会制度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再对“统一”有一致的向往。
这堵战墙就在另一边,成为了双方交锋的历史痕迹。但厦门这边,继续矗立在大担岛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金门大胆岛的心墙上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四个字。 (金门旅游网)
是旅游团体热门的打卡景点。虽然从这一端看去,没有高倍望远镜根本看不到对岸的红字,但仍有不少游客举起手机拍照;愿意花钱的会报名“海上观金门”旅游项目,船会在标语附近的水域绕圈,让游客近距离了解“三民原则”。
更重要的是,距离厦门仅数公里的金门,被大陆视为与台湾不可分割的纽带。心战墙至今仍承载着两岸密不可分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其之上的“祖国统一”对于大陆来说更为重要。我希望看到两岸的未来。小郭严肃地告诉游客,两个呼应的标语象征着“两岸同胞渴望早日实现国家统一”。她还遗憾地表示,金门两日一晚旅游团现已暂停。 “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从厦门到金门,参观祖国的土地。”
今年年初,Covid-19疫情在大陆蔓延,两岸“小三通”已暂停近10个月。虽然中国大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金门、马祖、澎湖与福建沿海地区的“小三通”至今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去年8月中国大陆暂停47个城市居民自助赴台旅游后,通过“小三通”出游的游客数量大幅下降。随着疫情爆发,台海两岸政治军事对立,关系降温至冰点。他们断绝关系还有另一个理由。维持最基本的文化交流又多了一个障碍,金门作为大陆与台湾不可分割的纽带,已经变得非常脆弱。
老家是福建省三明市的小郭一路上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她的“第二故乡”厦门:这座山海之间的天然花园,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充满了浪漫的气息。文学和艺术的。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成为向台湾人民展示祖国大陆蓬勃发展的窗口。
“海峡对岸的人民看到我们发展得好,就会更加渴望统一。”这位90后的大陆女孩非常自信地告诉游客,由于大陆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和各种惠台政策,已经有很多台湾人来厦门创业、买房。 “以前我们羡慕他们,但现在他们羡慕我们。”
充满浪漫文艺气息的厦门,也承载着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向台湾民众展示大陆蓬勃发展的窗口。 (厦门旅游网)
在台湾经济不景气的现实下,大陆的经济实力或许会吸引台湾青年到海峡对岸求学、就业、创业。然而,在两岸分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一代,确实是小郭幻想中渴望统一的同龄人。 ,还是已经成为了“天生的独立”?当大陆游客好奇地看待海峡两岸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时,台湾民众又如何看待“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呢?
在厦门的这几天,经常听到“厦门金门门到门”这样的说法。如何连接句子的后半部分有多种说法。导游小郭说后半句是“兄弟情、亲情、亲情”,出租车司机则说是“大炮小炮炮炮炮”。随着两岸关系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北京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也越来越困难,最后恐怕出租车司机真的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