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微电影深山长征路荣获京能杯第二届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大赛特等奖
9月19日,记者从国网洛阳供电公司获悉,在中国能源化地质联合会近日主办的第二届“京能杯”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大赛上,我省提交的微电影《深山》 《长征》在参加评选的45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这是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品。
据悉,本次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大赛以“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为主题,聚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通过微电影、微视频,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以优秀党员劳模、大国工匠、技术骨干、领军人才等人物为中心,讲述员工成长、技术攻关、创新创造、创业的故事等方面,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李六松,55岁,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供电公司赤土店镇供电站巡线员。从他第一次进村做临时工算起,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5年。 25年来,他一直为山里人民服务,用摩托车、自行车、步行,行程超过26万英里,十余次“长征”距离。微电影《山里长征》就是根据他的真实事迹改编的。
栾川不是河,而是到处都是山。有名山12000多座。赤土店镇的山更深更大。李柳松负责的地区有台湾14个区1200多户,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摩托车成了他的主要交通工具。摩托车的寿命一般为七万到八万公里,但他骑的摩托车在行驶了两万多公里后就报废了。 2017年6月,他在骑行中报废了自己的第六辆摩托车后,又买回了自己的第七辆摩托车。
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20年来,他主动为村民做实事、做好事。如果是有偿服务,他至少能多赚三万到四万元,但他却没有拿任何钱。有人说他“吃了大亏”。 ;但他必须自己忘记它。一笔账,他说:“这20多年来,我为大家做了一些实事,做了一些好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这是一笔无法估量的收入。是吗?”有钱也买不到!”
李六松二十年来为山里人民服务、走十条“长征”路的感人事迹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他还到全省电力系统进行讲座,营造了浓厚的全系统意识。学习雷锋、学习奋斗者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