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语言康复家长大课堂: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保障听障儿童康复进展
家长课堂
为确保疫情期间康复工作有效进展,充分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保障每一个听障儿童持续康复。由北京听力协会发起、多省市联合主办的“听力言语康复·家长课堂”正式启动。本次专题讲座活动协调整合优质教师资源,以公开课的形式为家长提供更专业的讲解和指导。 。
直播内容
直播主题:《在家语言输入也可以这样搞》
直播讲师:万亮 北京听力协会现代康复教学研究中心高级讲师
直播形式:在线讲座、互动问答
重点回顾
万亮老师:
家长常见问题:我的孩子什么时候会说话?
我们的孩子因为听力障碍,语言发展缓慢,所以能不能说话就成了家长最希望看到、最关心的结果。今天的课程中,我们首先给大家讲解什么是语言,如何在家里进行语言输入,以及家庭生活中语言输入的例子。
万亮老师:
【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定义:凡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并作为人类交谈或互动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的任何系统的语音符号都称为语言。可以简单理解,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
语言的四要素是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
语音学,即发音。例如,汉语、英语、法语等不同语言的发音是不同的。
语义,即语言的意义。汉语博大精深。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一个句子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
例如:“困难面前不退缩”、“任何困难都打不倒我们”。这两句话虽然不同,但都表达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一句话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示例:“尝试一下。”从这句话中,可以听到一种真诚的鼓励,希望你去尝试;另一个意思是,如果你再这样做,我就会对你无礼。
语法,通俗地说,就是句子的结构。具有相同语法结构的句子中单词的不同位置将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小狗吃骨头。如果“小狗”和“骨头”的位置颠倒过来,这句话就变成了“骨头吃小狗”,这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你根本不知道它的意思。如果要表达与“小狗吃了骨头”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语法的句子来表达,例如“骨头被小狗吃掉了”。
语用学,即语言的使用。我们使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并与他人交换信息。孩子要学会针对当前的情况使用合适的句子,并用合适的情感来表达。
例如:我曾经分别和两个孩子谈论我养的一只仓鼠的死亡。两个孩子的整体情况都差不多。听了我的话,其中一个孩子说道:“万老师,我以前养过一只,后来他也死了。”然后另一个孩子说:“小猫抓住了老鼠。”老二可能想表达仓鼠的死可能和猫有关,但在目前的情况下,特别容易混淆。误解。
总结
在这四个要素中,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发音和语用,而往往忽视语义和语法。在可理解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义和语法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获得。如果太急于让孩子表达出来,就会很快跳过可理解语言发展的阶段,从而削弱孩子的语言基础。不够扎实。
万亮老师:
[如何输入母语]
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包括理解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这里有两张图,左边一张是图一,右边一张是图二。
图1中,妈妈对孩子说:“宝贝,请给我一个苹果。”孩子听到妈妈的话并没有回答妈妈,而是赶紧把苹果拿给了妈妈。这就是理解语言。孩子虽然没有用言语回应,但他用行为或动作回应了妈妈所说的话,这说明孩子完全明白妈妈的意思。这就是理解语言。
图2中,母亲没有说话。孩子先拿了一个苹果到妈妈面前,主动说:“妈妈,吃苹果吧。”在这里,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这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模仿的语言就是大人说一些话,孩子们模仿一些话。表现性语言就是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如果孩子通过模仿学会了这句话,下次孩子给妈妈拿苹果时,他会主动说:“妈妈吃苹果。”这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发展顺序:可理解性语言先于表达性语言发展]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从出生起就一直听父母和其他人说话。这是孩子们发展理解语言的时期。到大约12个月时,有些孩子可能会更早地(大约8个月)就有有意义的发音,只有那时才开始发展表达性语言。可理解的语言随着表达性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为他们需要理解更高级的词汇和更长、更复杂的句子。
因此,可理解性语言的发展先于表达性语言的发展。综合性语言可以让孩子理解和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表达性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不要忽视可理解性语言的学习。
万亮老师:
【如何获得可理解的语言】
我们将从语言输入、技巧策略、注意事项三个方面为您讲解。
(1) 语言输入
问:什么时候进行语言输入?
对此没有太多的限制,除了睡觉和洗澡之外,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语言输入。为什么除了睡觉和洗澡?因为此时他们基本上不佩戴助听设备。
问:语言输入在哪里进行?
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语言输入,比如在家里、在公园、在超市等。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孩子的听力能力。如果孩子的听力能力还比较基础,我们一定要选择安静或者比较安静的地方进行语言输入。
问: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语言输入?
它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可以在与孩子玩耍时进行,例如在游戏活动期间。也可用于与孩子日常的语言输入、与孩子的亲子阅读等。
问:语言输入可以表达什么?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语言输入,如可见的信息、形状、颜色等。无形的信息,如心理活动、情绪等。
万亮老师:
【如何获得可理解的语言】
(二)技能与策略
家长提问:语言输入太难了。我说话的时候孩子根本不听,还经常捂住我的嘴不让我说话。那么我怎样才能为他提供语言输入呢?
鉴于上述情况,可以肯定的是,家长的语言输入意识是值得称赞的。为了做好语言输入,他们需要使用一些技巧和策略来帮助我们。
自言自语意味着用语言表达你所做的事情。
并行谈话意味着用语言表达孩子或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停顿是说完一句话后停顿2-3秒,让孩子有时间思考他所听到的意思。
声学强调是指强调句子中的关键词。
除了技术之外,策略也可以帮助我们。例如,为了帮助培养对语言的理解,首先使用语言与孩子交谈。如果孩子听不懂,可以在语言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辅助,比如眼神、动作或者手势等。等孩子听懂这句话后,再回到语言,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这句话,看看是否可以。孩子真的明白了。
如果想了解更多技巧和策略,欢迎家长关注“听力语言学院”家庭康复课中的语言输入课程内容,里面会讲解更多与语言输入相关的技巧和策略。
万亮老师:
【如何获得可理解的语言】
(三)注意事项
帮助孩子获得易懂的语言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一定要说完整的句子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只使用文字或词语,例如用“吃”或“吃”来代替“我们吃过了”。用“拿”或“拿书包”代替“把书包拿过来”等。
我们平时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句子来交流。家长担心孩子听不懂,或者听不清句子中需要理解的关键词。
分析: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只输入单个单词或词汇的优点和缺点
如果担心孩子听不懂句子而使用单独的单词或词,那么孩子理解的语言中就会缺少该句子。单个单词或单词并不具有完整的语法结构,因此孩子的表达语言的输出将主要是单词和短语,而不是句子。同时,这个时候学习句子的时候,你也会遇到麻烦,比如说话困难或者表达时语法组织困难。
另外,这也会混淆孩子的词性。例如,我们的孩子会混淆动词和名词。当被问到“这是什么?”时,孩子们会用“洗脸”代替“毛巾”,用“射击”代替“球”。其中,“洗脸、拍”都是动词,“毛巾、球”是名词。孩子表达句子时出现问题,看到“毛巾”就说洗脸,看到“毛巾”就说“洗脸”。球”,他们说“投篮”。
所以我们在输入语言的时候,需要输入完整的句子。例如:我们用毛巾洗脸。你去拿一个球,我们来射门。如果怕孩子听不懂,可以说简单的、较短的完整句子,也可以用声学强调和重复的技巧,帮助孩子注意关键词,深刻理解句子的意思。
当孩子主动说话时,他或她就有了表达性的语言。表达语言的发展包括牙牙学语阶段、儿语阶段、模仿阶段、单字阶段、废话阶段、电报阶段、短语、句子和段落。孩子们表达单个单词。字符或单词是因为它们处于表达语言发展的单词阶段。每个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这些阶段,但每个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经历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
年幼的听障儿童在前几个阶段的发育时间会较长,而年龄较大的听障儿童在前几个阶段的发育时间会较短。不过,不会因为孩子大了就跳过前几个阶段。这个阶段直接进入后续的句子、段落表达阶段。所以,孩子说单字词是语言发展的正常规律,而我们在输入语言时,一定要输入完整的句子。
万亮老师:
【如何获得可理解的语言】
(三)注意事项
帮助孩子获得易懂的语言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单词和句子的重复率
重复率,通俗点也叫重复,是指句子或关键词应该出现在不同的场景或不同的句子中。复现率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孩子首先能够理解或表达的,是已经多次重复输入的单词或句子。所以重复在语言输入中非常重要。
2. 在有意义的上下文中输入语言
比如PPT上的图片,左边和右边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左边,妈妈和孩子一起洗菜,妈妈正在输入洗菜相关的语言;右边,孩子们在玩汽车,妈妈在谈论积木。事物。
当我们在适当的情况下输入相关的句子,孩子就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在家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刷牙洗脸、洗衣服、准备食材等等。
而这些东西并不像老师教孩子时专门为孩子们创造的场景。很多事情每天都会重复做。它们是自然而有意义的。我们需要让孩子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语言输入和语言理解才能事半功倍。
万亮老师:
[语言输入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调]
(建议用真人语音收听,效果更佳)
家长提问:万老师,为什么我们说的一样呢?当你说什么时,孩子立即做出反应,并饶有兴趣地听。我聊了很长时间,他根本不理我。按理说,我天天陪着他,他应该更熟悉我的声音。
我们先听听我和妈妈的比较。
孩子在画画,妈妈这样说:你画了一个圆,又圆又大。
我是这样说的:哇,你画了一个圆圈,好大,嗯……看起来像饼干,很好吃。
我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母亲的语言输入是更加平淡的语气,类似于成年人之间的对话。我输入的语言语调丰富,有象声词和感叹词。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声音。
万亮老师:
【孩子最喜欢听的语气】
第一个,有趣的声音,意味着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象声词的介入会让句子变得更有趣。
二是夸张音,指声音长短的变化。例如,收到礼物时,“哇”是一声感叹,表示钦佩,用较长的声音表示非常惊讶。这种夸张的声音加上夸张的表情,对孩子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第三个是节奏,指的是声音音调的变化,比如模仿鸟鸣、老虎咕噜咕噜的叫声。很明显,声音的音高是不同的。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种放在句子中的变化。 。
如果家长不明白这些方法怎么操作,建议多看少儿节目主持人,听听动画片的配音和优秀的绘本阅读音频,一定能听懂。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模仿他们的讲话来改变我们的语气。
第四,简单但完整的句子。这一点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这里不再重复。
第五首是妈妈唱的歌曲或者儿歌。这里虽然提到了母亲,但是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采用。我想鼓励父母和朋友自己给孩子唱童谣或歌曲,而不是使用应用程序或其他机器。歌曲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声音长度和音高的变化,以及节奏和旋律的交替。这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声音。
万亮老师:
接下来我们以绘本阅读为例。当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时,我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孩子的理解词汇量。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我们还可以增加高级词汇的难度,加长句子的长度,理解更复杂的句子的含义。为后续书面语学习打下基础。
对绘本阅读内容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听语言学院”的绘本阅读课程(绘本七十二变、艺雅绘本班)。今天我们主要看一下,同一本绘本,在阅读时给年龄相对初级的孩子和年龄较大的孩子进行不同的绘本语言输入。
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读绘本时,语气、词汇、句子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给年龄较小的孩子读绘本时,我们的语言完整但比较简短,语调很丰富,象声词也很多,重复率也很高。
当给年龄较大的孩子读绘本时,我们的语言需要使用更高级的词汇,句子变得更长、更复杂,并且使用许多抽象的单词来创建联想图片。虽然语调有一些变化,但相比给小孩子朗读时的语调并没有那么夸张,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化的朗读或背诵。
万亮老师:
【居家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输入】
我们以最常见的生活事件——吃饭——为例。首先我们想一下可以输入哪些语言?
词汇,如名词,包括碗、小椅子、围兜……例如:你可以对你的孩子说,该吃饭了,去拿你自己的碗。不要将小勺子放在桌子上。吃完饭后,用餐巾擦嘴。你想要一些肉丸吗?你想吃红烧鱼吗?
动词:吃饭、坐下、(勺子)掉下来……其他还可以包括擦(嘴、桌子)、滴水、捡菜、舀汤等。例:你必须坐稳。擦擦嘴。如果你想要的话,妈妈会给你带来的。慢慢来,小心汤滴到你身上。
形容词类别:热的、脏的……其他还可以包括咸的、好吃的、远近、深浅等。例如:红烧肉放得太远了。妈妈会给你挑一块。下次我会多加点肉丸,今天的太少了,不够。
数量词类别:咬、一个、一个……其他还有plate(一盘蔬菜)、piece(一块肉)、aspoon(一勺汤)等。 例:我想带一勺汤。这道菜是我最喜欢的。我掉了一根筷子。
短语:我想要……不能。我不再想要了。这些短语可以单独用作句子。例如:如果我们在吃饭时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当我们需要停止时,我们可以直接说“不”。当你吃饱了,如果你拒绝要求别人加食物,你可以说“不再”。
万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