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宜昌三线建设历史:715创意园与红色之旅的记忆
有一座城市叫“宜昌”,这是一座被奔腾的长江孕育出来的山水之城。
有一个名为“三线建设”的工程,在宜昌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线工程”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落户宜昌以来,一直笼罩在神秘之中。熟悉的代号——715、710、403、404……——曾经是所有妇女和儿童都知道的。
图丨三行存储器
五十多年过去了,历史厚积薄发。严格的作业场地、火热的工地、战斗的激情不再是以前的样子。然而,人已走了,物还在。 “三线工程”给宜昌人民留下的不仅是回忆,更是回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今天,一路军就带大家走进宜昌,来一场“三行记忆”的红色之旅。
我们走吧!
715创意园
文艺可以说是“715创意园”最明显的标签。是宜昌首个以军工企业背景转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在这里,历史的足迹与生机勃勃的新思想碰撞出极其绚丽的火花。 。
图片丨文化宜昌
715创意园的前身是位于路洛路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5研究院宜昌分院。修缮后的公园仍保留着当年如火如荼的三线建设的历史痕迹。
图片丨文化宜昌
2015年,715研究所与创意、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从此,“715创意园”成为宜昌独特的文化符号。
图片丨文化宜昌
漫步公园,独特的绿植设计,让人心旷神怡。咖啡厅、创意工坊、715号船雕塑、火车模型、街头吊椅等创意氛围随处可见。
图片丨文化宜昌
穿行在大大小小的各具特色的店铺中,让人仿佛行走在时光的长廊中。充满文艺气息的艺术品轻轻融入公园。现代与旧时代理念完美融合,营造出悠闲的意境。
图片丨文化宜昌
图片丨三峡大学微博联盟
还有随处可见的栩栩如生的真人模型,这是715创意园的灵魂。标志性的歪脖子“假”保安让很多人震惊。
图片丨文化宜昌
从厂房到公园的华丽变身,715创意园绝对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图片丨文化宜昌
809微度假村
位于下牢河崇山峡谷的“809微度假小镇”,前身为809兵工厂。主要生产防毒面具,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兵工厂。
图片| 809微度假村小镇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逐渐停止和废弃。如果回到两年前,我们只能从荒凉的红砖灰瓦中瞥见这个兵工厂的红色记忆。但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老三线复活”的典范。焕然一新!
图片| 809微度假村小镇
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的809兵工厂,摇身一变成为集军工文化+亲子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风格度假小镇。已晋升为活跃于人们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
图片丨809微度假小镇
军工文化是该镇的一大特色。建造时采用了“老如旧”的风格,试图保留老建筑的主体,并为其注入怀旧元素。公园里古老的厂房、工业风格的招牌和三线建设标语,仿佛把人们带回到了1960年代,当时“好人好三线,为人民备战备饥”。
图片丨809微度假小镇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三线文化的历史,重回激情岁月。还可以打卡360度圆形网红大厅,体验真人CS、密室逃脱、7D影院等丰富多彩的现实场景和虚拟高科技娱乐体验。 。
图片| 809微度假村小镇
一座隐藏在山林深处、青山绿水环绕的美丽小镇。这里的每一座建筑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曾经的809废弃的兵工厂,如今的809微度假小镇,已经成为宜昌人短期度假的首选。
图片丨809微度假小镇
夷陵区三线文化广场
《三线风格夷陵记忆》。
图片丨唐盼墩
20世纪60年代以来,来自祖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齐聚夷陵,在荒山野岭中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经过三代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夷陵区已从一个山区小县转变为宜昌主城的核心区。
2019年落成的夷陵区“三线文化广场”也成为人们回顾“三线文化”、追忆奋斗历程的新场所。
图片丨唐盼墩
广场中央的地面上展示了宜昌三线企业的地域分布以及企业建设发展的圆形平台和时间轴。两侧是夷陵区三级企业的雕塑。
图片丨唐盼墩
外围放置着几台三线机床。精密仪器沾染了历史的尘埃,却让红色记忆在人们的脑海中更加鲜明;
红砖房外墙上用红色大字写的三线时代语录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
图片丨唐盼墩
工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远安即将投入改造的“066“三线”航天工业基地”将成为远安下一张全球旅游新名片……
066“三线文化”旅游区规划图丨美丽远安
事实上,宜昌的“三线工程”地点远不止这些,包括宜都市姚家店镇288厂、滇军区艾家镇710研究所、枝江白杨镇404厂……
288厂旧址图片丨宜昌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神秘密码逐渐被揭开,“三线建设”三个字也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三线精神”却永远印刻在宜昌的灵魂里。
何不跟随一鲁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那些热血岁月呢!
图片丨三峡图片网
-结尾-
部分内容合成自网络
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