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厦门咖啡馆与冰淇淋文化:时尚与传统的交融
民国时期“厦门大酒店”的广告。
当年鲁宾咖啡馆的歌单。
1932年《厦门工商展望》中记载的咖啡馆出售冰淇淋。
厦门日报讯(记者杜晓蕾)如今的鹭岛,大大小小的咖啡店、冷饮店遍布大街小巷。这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近一百年前,喝咖啡、吃冰淇淋在厦门时尚人士中并不流行。最流行的事情。那么,当年这些时尚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呢?卖的咖啡和冷饮与现代有何不同?老厦门如何享受这些新鲜事物?近日,两岸饮食文化研究者、厦门本土女作家徐晓春在其微信公众号“厦门沙坡一只猫”有趣地公开了一组老照片和资料,带我们回到了结合的时代。中西元素,追求时尚的时代。
喝咖啡吃冰淇淋
民国时期很流行
徐晓春表示,数据显示,咖啡从南阳传入厦门后,深受时尚人士的喜爱。 20世纪20年代、1930年代,咖啡厅是厦门人举行小型宴会、聚会或各种小饮最理想的场所。有些酒店还设有咖啡馆。例如,厦门宾馆四楼有咖啡厅,大华酒店六楼有屋顶咖啡厅,梅园酒店的中餐部还提供咖啡、牛奶等饮品。有趣的是,溜冰场还附设咖啡馆。当时,厦门、谷州第一家“厦门滑冰场”的咖啡座和冰座常常座无虚席;有的甚至还附有溜冰场,比如思明剧场隔壁的“新生活咖啡馆”就设有溜冰场。
时尚的老厦门自然不会错过冰淇淋这样的解暑美食。民国时期,厦门的咖啡馆大多以西餐为主。夏天,他们卖冰淇淋、汽水和其他冷饮。冰淇淋的一般价格在每杯1.5至20美分之间。 “座位上总是满座客人,杯子永远不会空。”这里的“菱”字指的是冰淇淋,即雪糕,由此可见,在咖啡馆里卖冰淇淋确实是民国时期厦门咖啡馆的一大特色。
抗日战争后直至新中国成立,海外侨胞往来频繁,冰淇淋生意更加繁荣。夏天的深夜,在鹭江路、四明南北路一带,经常可以看到“泗水”、“小吕宋”、“海南”、“良友”、“爵乐”等人头攒动的店铺。人们通过电风扇和空调来降温。 ,享用冷饮。现在的冰淇淋有很多种口味,就像以前一样。口味有香草、香蕉、橙子、桃子、奶油、巧克力等,和今天没有太大区别。
老厦门“网红店”
还有京剧南音表演
从许晓春提供的一些旧报纸广告中可以看出:与现在的咖啡馆、冷饮店播放音乐、电视综艺节目来增加气氛相比,当年的老厦门更有创意——一些咖啡馆里有京剧、南京戏曲等,音乐表演、歌舞表演助兴,更有气功表演,如《双燕飞》、《气功钉板压胸》、《钉钉子》等。 《山与石》等,热闹非凡。 “鲁宾咖啡厅”附有南方音乐演唱,怡园咖啡厅、米高梅咖啡厅等的广告中常说“爵士音乐、名媛演唱”或“中西音乐、中国无伴奏合唱”,Retiro咖啡厅将自己宣传为一张“闽南最大演唱会场”、“鲁滨咖啡馆”、“梅花咖啡馆”、“南桥咖啡馆”的海报上,经常会列出当天演出的剧目,如《玉堂春》、 《文昭馆》等,还有北京、上海著名演员的“特约”推介。
现在厦门有很多风格小清新的网红咖啡店、冷饮店。以前老厦门的网红店也比比皆是。罗克咖啡厅、“小桃园”、“高亭”、“怡园”、“荔枝”都很受欢迎,每天都有很多女士、先生光顾。如今,一些老侨胞对海后路的小坡咖啡店仍记忆犹新。店里购买咖啡豆并自行烘焙。与现在价格昂贵的进口原味咖啡和手工咖啡颇为相似。在顾客中非常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