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解析

发布时间:2024-12-19 00:27:15 点击量: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课和解决疑问的教育者,您经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的编制,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过程做出适当、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如何写?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目标:

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读写简单的分数。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抽象分数,通过直观的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

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要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并正确读写分数。

困难:

了解每个分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以孙悟空给猴子们分桃子的情况来介绍:

美猴王把桃子分给猴子们。该如何划分才能公平?

4 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

2个桃子给两只猴子

1 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

将桃子分成两等份。每个人能得到多少?怎么划分?

学生讨论如何划分

(学生思考:猴子得到一半,如何用数字表示一半)

将蛋糕分成两等份。每一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应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一半?

学生:二分之一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字是分数。本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分数。

(板书)认识分数、分数线、分子和分母

摘要:我们来谈谈这个“半个”桃子是如何得到的。

(直观感知、初步了解)

(2)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1.了解一半(1动手操作,加深理解2联系生活,加深理解3观察判断,扩大理解)

取一个长方形,先对折,给它的1/2上色。

展示学生的彩色作品(不同的折叠方法),让学生明白只要平分就是二分之一。

折叠方法不同,那为什么彩色部分都是矩形的1/2呢?

举个你人生一半的例子

巩固练习:

下列图形中,着色部分为 1/2 的,在( )内打“勾”。

谈谈它

2.知道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

(1)你还想知道多少?

学生:1/4、1/8、1/3、1/6……(老师在黑板上写)

(2) 将一张纸对折,并用对角线表示其分数。

报告:你把这个图形分成了多少等份,彩色部分占了多少?

学生1:我把它分成了8份,有颜色的部分是1/8。

学生2:将一个圆分成4等份,涂上一部分,每份是它的1/4。

在组内进行交流。展示作品:

1/4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表示

(3)形状不一样,为什么涂漆的部分只有1/4?

学生:因为它们被平均分成四部分,而彩色的就是其中之一。

(4)不同的图形可以代表相同的分数吗?

(5)同一张图可以代表不同的分数吗? (请进行循环运算的同学提出)

比较分数

(1)展示作品:圆的1/2、1/4

比较它们各自的颜色部分,你能看出哪一个得分更高吗?

生命值 1:1/4

健康2:1/2

1/2代表哪一部分? 1/4(一大块)呢? (一小块)中间用什么符号? (小于号)

(2)用完全相同的圆来表示它的1/8,以及1/2和1/4的比例怎么样? (小的)

三年级小学生生活小窍门_三年级简单的生活_三年级生活小窍门

通过学生作业进行验证。

(3) 相同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吗?老师给每组提供相同大小的图形。谁说分数越大?谁表达了较小的分数?组内比较。

6. 分数的写法。

(1)教师写1/2。

(2)你能用分数来表示下面各图中的彩色部分吗? (书上的练习)

报告:1/3 1/6 1/9 1/8

(3) 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学生读物P98

中间有一条短水平线,对吗? (黑板上的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2 是? (分母)分母是2,是不是可以平分? (2 份)

1 是? (分子)分子为1,表示分子的一部分。

(4)先看图估算,然后填写相应的分数。 (书名)

长方形1

1/3 先估计,将课件移动1/3,验证矩形是否被分成3等份。

1/6 首先估计,将课件移动1/6,验证矩形是否被分成6等份。

你怎么突然就做好了?有什么建议吗?

生命值 1:1/3 是下面的两倍。

借助观察、比较和估计来学习是多么好的方法啊。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你能想到生活的多少部分?

(4)知识整理、总结与评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2

教学目标:

1.体验独立探索两个分数之和等于1以及相应减法的过程。

2. 能够计算两个等于1的分数之和以及相应的减法。

3、在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流程:

1. 情况导入:

师生对话介绍了本课。

2. 新拨款:

1.填入符号并写出方程。老师展示小黑板并展示(1)组图片。他首先用数字代表两张图中的彩色部分,然后让学生在○中填入适当的符号,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两个数字大小相同,两个1/2相加为1。然后在○中填入“=”。

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公式。然后鼓励学生:你能写出减法方程吗?当学生交流他们写的减法方程时,重点关注理解学生的想法。

3. (2) 图片分组可按上述方法进行。

3、看图表计算:

1.让学生独立观察图画,并说说图画的含义。

2. 鼓励学生写出加法公式并进行计算。交流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3. 看图,按照上述过程写出减法方程。

课本上只给出了1-1/3=2/3的计算思想。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

4. 练习: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和第二题后,全班讨论。

对于第三个问题,首先鼓励每个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图片的故事,提出想到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列出计算。例如,4/4=1、1-1/4=3/4、1-2/4=2/4等。

5.谈谈本节的收获和教与学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2册《分数初步理解》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能够读写分数,并理解其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探索和学习,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要点:

要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读写分数。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比较分子为1的分数。

教学准备:

教具:实体投影仪、苹果、圆盘、方格纸、纸条等。

学习工具:学生需自备长方形纸、方形纸、圆形纸等。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并引入话题

1. 展示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并引入“平均分”的概念。

三年级小学生生活小窍门_三年级简单的生活_三年级生活小窍门

2.进一步问题:如果只有一个苹果,如何平分给两个学生?引入分数的概念。

2. 理解分数

1、老师演示了如何分苹果,指出一个苹果要分成两等份,每份应该是一半,即二分之一(1/2)。

2. 学生活动:将纸折叠 1/2,并写出分数。

3.通过折纸片、涂色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1/4、感知1/4。

3. 认识其他分数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画、读、说等活动来认识其他分数(如1/3、1/5等)。

2、全班一起汇报,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谈论自己的成绩。

4. 比较分数

1、展示分数比较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比较方法。

2.让学生通过视觉演示(如课件演示)了解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5、巩固实践

1.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

2.小​​组讨论解决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6. 课程总结

复习您在本课中学到的内容,强调分数的含义以及如何比较它们。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2册《分数的初步认识》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下的分数,懂得如何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们分成几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代表这些物体的一小部分。

2.了解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要点:

焦点:初步了解某些物体的一小部分。

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如桃模型、显卡等)。

教学流程:

一、情况介绍

1.展示课件,讲述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提出分数题。

2. 问:如果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能分到多少分?

2. 交流与分享

1. 教学例1:将一盘桃子(例如6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能分到一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按姓名报告,教师总结。

2、教学例2:如果把这盘桃子平均分给三只小猴子(包括猴妈妈),那么每份占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学生分为动手一分和填写一分。

教师检查并提供指导,了解学生的成绩。

3、巩固实践

1.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

2、分组讨论,解决类似的分数问题。

4. 扩展和延伸

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个盘子里的桃子数量不同(比如8个、10个等),但均分给两只小猴子,是不是每份还是盘子里桃子的二分之一?这个盘子?为什么?

2.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其他可以用分数表示的例子。

5. 课程总结

回顾您在本课中学到的内容,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分数的奥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能够读写分数,并理解其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探索和学习,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要点:

要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读写分数。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尤其是分数的具体表示。

教学准备:

教具:实体投影仪、苹果、圆盘、方格纸、纸条等。

学习工具:学生需自备长方形纸、方形纸、圆形纸等。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并引入话题

1. 展示苹果并询问:如果将 4 个苹果平分给 2 个学生,每人会得到多少个?引入“平均分”的概念。

2. 进一步问题:如果只有 1 个苹果,平分给 2 个学生,每人会得到多少?介绍分数的概念,并在黑板上写下“分数”。

2. 理解分数

1.知道一半

老师演示了分割苹果,并指出:把一个苹果分成两等份,每份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学生活动:将一张纸对折并写出分数。

物理投影提供真假题,巩固一半知识。

2.了解四分之一

问题:如何将一个苹果分成四分之一?组织学生通过折、画、读、说等活动感知四分之一。

教师演示将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摘要: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等数字都是分数。

3. 认识其他分数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画、读、说等活动来认识其他分数(如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等)。

2、全班共同汇报,学生自愿在实体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陈述自己的分数。

4. 分数的比较

1、展示分数比较图(如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比较方法。

2.演示比较分数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数的大小。

3.独立完成课本中的相关练习,巩固分数比较知识。

5、巩固实践

完成课本中的“Do It”和练习,以巩固您对分数的知识和理解。

6. 课程总结

复习本课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册《分数的初步认识》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下的分数,懂得如何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们分成几个部分,其中的一个部分代表这些物体的一小部分。

2.了解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要点:

焦点:初步了解某些物体的一小部分。

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够在具体情况中应用它。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桃图等。

学习用品:学生应自带学习用品。

教学流程:

一、情况介绍

1、课件展示了两只小猴子分桃子的情况。问题是:如果将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能分到多少分?

2、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引入题目:认识分数。

2. 交流与分享

1. 教学实例1

故事情节:村长买桃子招待小猴一家。他问:6个桃子平分给2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得到了那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并分组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把6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分成2等份。每份是盘子里桃子的二分之一。

2. 教学实例2

问:如果村长要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猴哥,每份占盘子里桃子的比例是多少?

学生分为一分,然后填写。老师检查并指导。

3、巩固实践

1.完成课本中的相关练习,巩固对分数的知识和理解。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课程总结

复习本课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卷《分数的初步认识》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读写分数,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分数的含义,通过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分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要点:

要点: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读写分数。

三年级简单的生活_三年级小学生生活小窍门_三年级生活小窍门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只有知道平均分数才能将其表示为分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每个学生准备相同尺寸的方纸、圆纸、水彩笔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并引入新课程

1、引入故事情景:兔哥和兔哥分苹果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享”的概念。

2. 问一个问题:当只有一个苹果时,公平的分配方式是什么?引入“分数”的概念。

2. 理解二分之一

1、通过多媒体演示将月饼平均分,并讲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和书写方法。

2. 学生手工操作,将正方形纸折出一半并涂色。

3、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形状可以用一半来表示?

3. 认识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等。

1.引导学生认识四分之一:如果把月饼分成四等份,每份多少钱?

2. 学生手工折叠并着色来代表宿舍。

3、同样的方法,认识三分之一及其他分数。

4. 比较分子为1的分数

1. 通过折纸活动,学生可以折出不同的分数,如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等。

2. 比较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5.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

2、在群里互相检查并交换答案。

6. 课程总结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分数的例子,加深理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读写简单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要点:

要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能够读写分数。

教学准备:

课件

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纸张

彩色笔

教学流程:

一、情况介绍

1、创设中秋节分月饼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和“分数”的概念。

2.问一个问题:如果每个人的月饼不够怎么办?引入分数的概念。

2. 理解二分之一

1、通过多媒体演示平分月饼的过程,并讲解二分之一的含义及书写方法。

2. 学生手工操作,将纸折叠一半并着色。

3、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形状可以用一半来表示?

3.了解其他分数

1.引导学生认识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

2. 学生通过折叠和着色来表示这些分数。

3.引导学生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理解分母的含义。

4、巩固实践

1.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

2、在群里互相检查并交换答案。

5、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分数的例子,如半个西瓜、半个馒头等。

2. 讨论这些例子中分数的表示方式,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6. 课程总结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鼓励学生不断探索生活中的分数例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卷《分数的初步认识》9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并能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并引入新课程

1、通过故事介绍:通过唐僧与弟子分享西瓜的故事,介绍了“一半”的概念,进而介绍了二分之一的分数。

2.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一半”吗?引导学生说出“二分之一”。

2. 分数的动手操作和理解

1.知道一半

让学生折叠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纸的一半,并为其着色以表示它。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形状不同,但都可以用一半来表示?强调“平均分”的重要性。

2.了解四分之一

让学生继续将纸片折成四份并给它们上色。

交流不同的折叠方法,明白只要分成4等份,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 比较分数

1. 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折出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等分数。

2. 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3、利用课件或实物演示(如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直观地演示分数的比较过程。

4、巩固实践

1.完成课本中的相关练习,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分数的例子,感受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 课堂小结

复习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含义、阅读和写作方法以及比较分数的规则。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2册《分数的初步认识》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下的分数,懂得如何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们均匀地分成几个部分,其中一个代表这些物体的一小部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了解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对某些物体的分数的初步了解。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流程:

1. 审核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知识,特别是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理解。

2.探索新知识

1. 识别某些物体的分数

出示情况图:6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得到一盘桃子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理解:把6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分成2等份。每份是盘子里桃子的二分之一。

同样,让学生思考:如果将分配平均分配给 3 只或更多猴子怎么办?

2. 动手实践

让学生利用学习工具(如小棒、圆盘等)来表示不同数量的物体,并尝试将它们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来表示其中的一小部分。

交流不同的划分方法和表达方法。

3、巩固实践

1.完成课本中的相关练习,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找出分数应用的例子,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4. 课程总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含义和表示形式,以及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