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双减政策下的首个寒假学生作业变化与实践活动
学生的作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寒假的一天,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二年级四班的袁庆川正在一家快餐店里和几位同学进行小组讨论。按照学校的要求,学生们要在寒假期间分组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巨大转变”。 “社会调查,写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经过激烈讨论,三位好友最终确定了采访大纲和行动计划。
这份调查报告只是这些女孩们寒假作业的一小部分。事实上,学校布置给孩子们的探究和实践作业是相当多样化的。当我打开第一师范附中二年级四班的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时,一股欢乐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支持冬奥、体育、烹饪、读书、手工,炫丽的图片和视频记录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而这些公众号文章都是学生们自己制作的。将这么多的材料整合到一篇文章中确实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编辑、排版、审稿,每一个过程都缺一不可。
记者:您是怎么学会做公众号的?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二年级学生袁庆川:我妈妈其实懂一点,她可以教我,然后我就慢慢独立了,越来越快。一开始这是一个很笨拙的技能,后来我在网上学会了。我经常这样做,熟能生巧,做完后感觉很满足。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二年级主任李俊华:公众号是学生维护的。他们自己写文章并插图,使其非常美观。孩子们的表现总是会给你带来惊喜。有时老师可能只是给出一个小想法作为提醒,学生自己就会有特殊的想法。
长期以来,第一师范附中坚持开展“2+N”养成好习惯行动。 “2”表示每天锻炼一小时,阅读30分钟,“N”表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这个假期,N被规定为“寒假具体行动”:每天在家劳动练习30分钟。
第一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肖伯轩选择了“N”来学习做饭。因为他平时在学校每周五天都吃不腻西红柿炒鸡蛋,所以这道菜就成了他的首选。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年级学生肖博轩:过一会儿可以放番茄酱,再加点糖,味道更酸甜一些。
肖博轩模仿着妈妈的样子,短短几分钟就做好了一盘非常好看的西红柿炒鸡蛋。他高兴地邀请妈妈来尝尝。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贾晓林:第一次尝他做的菜,没想到第一次表现不好,掺了盐和糖。但我很高兴他能做饭。而且我感觉孩子确实长大了,尤其是在这个假期里,他改变了很多。
今年寒假,肖伯轩制作了几份历史、地理方面的手写报纸。字迹工整漂亮,堪称印刷体。他用照片完整记录了自己的寒假生活,并通过网络“自学”成功学会了速记。视频制作技能。
虽然距离中考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初三学生方文达仍然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寒假。除了看纪录片、完成阅读作业外,他还选择写一篇关于海洋生态平衡的2000字论文。为了支持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研究,父母把客厅的茶几拆掉,换上了一个大鱼缸。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生家长苏丽娜:一开始他说要养这个。我们都认为它会很贵。另外,这个的正常维护是非常耗时的。我也认为这是浪费你的时间。为什么不多记一点呢?一个字,但后来我发现,在照顾这个的过程中,他练习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他的细致和坚持。一个多月下来,我坚持下来了,也没有那么难了。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生方文达:就这个小水箱就需要不同的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群体,真正的海洋会更复杂。也许一根链条脱落,其他所有生物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方文达告诉记者,论文完成后,学校将指派专门导师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开学后第三周,年级还将进行论文答辩。他有信心能够突破防守。
因“减”而快乐
“减少”安全吗?
看到孩子们如此多元化的寒假生活,我真的很羡慕。采访中,孩子们告诉记者,与以往的假期相比,今年的寒假轻松有趣,学习生活丰富多了!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二年级学生肖文轩:“双减”之前,拍视频、画小报、做调查报告等作业比较少,书面作业较多。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二年级学生 王西歌:我记得早上八点到下午去上课,中午在那里吃饭,下午回家吃饭。我比上学还累,但我已经没有了。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一年级学生肖博轩:以前寒假或者暑假课外课还是比较多的。这个假期我感觉更自由了。没想到,进入初中后,这个寒假会比小学时更加充实、丰富多彩、有趣。
这个寒假期间,补习班停了,作业也少了。我在为“减”而高兴的同时,是否也能因“减”而安心呢?采访中,一些家长表达了对孩子学科学习的焦虑和得失的担忧。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生家长苏丽娜:孩子面临中考,家长肯定很焦虑,但事实上,孩子就像一根橡皮筋。如果像以前一样拉得很紧的话,效果可能不会很好。这样的作业可能更能拓展他的思维。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贾晓林:我们支持国家“双减”政策。我们会将这些担忧与学校或者班主任沟通,然后老师会及时与我们沟通,告知大家“双减”政策。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未来的学习?我们只是希望未来的政策能够更加明确。
更加自主学习
如何防止学术差距扩大?
采访中,一些学生和家长也表示,“双减”后,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了,但对于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如何不让自己与能力强的孩子之间的差距拉大?越来越宽? ?
打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寒假作业单,记者看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地理学、历史等主要科目的作业中,每科都分为“标准餐和标准餐”。根据作业难度和数量制定“营养餐”和“标准餐”。标准餐注重打基础,如完成练习册、复习上学期知识等,而营养餐则注重扩展和提高,如阅读经典、做高考模拟题等。中考,而自助餐则是布置给有学习空间的学生的选修题。记者观察发现,做手写报纸、看纪录片、写论文等实践性、探究性作业都是“自助餐”。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二年级主任 李俊华:前两类作业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因为学生不可能完全处于同一水平,所以这两类作业可以由特别优秀的学生来完成。良好的基础。速度越快,质量就会越高。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利用寒假查漏补缺,以便在学期初就能赶上大家。
在实行分层作业、缩小学生学业差距的同时,第一师范附中还为每个孩子配备了辅导老师。寒假期间,定期检查辅导老师作业完成情况。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年级主任夏艳芳:比如我的一个学生,计划性比较少,行动力比较弱。然后我们每周都会在寒假期间监督他制定计划,然后将计划发送给他。给我,他会签到并给我看,我会给他相应的建议。其实,焦虑的不仅是家长,还有老师。教师还需要准确了解面前的学生在哪里需要帮助。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第一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采取了思维拓展课堂的实践。在作业数量减少的同时,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家长们关心的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下降,反而稳步上升。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年级主任周洋:我们现在布置的那种实用性的作业,一定程度上会带动一批以前不那么好学的孩子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它带来的效果可能家长们并不能立即看到,只是我们的孩子在这个寒假期间回答了多少个问题,但是它带来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却是学生长远发展所非常需要的。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任海霞:如果你的作业、你的课堂真正服务于提质增效,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和作业负担,又不影响高考成绩呢?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光死记硬背不行,只靠答题练习条件反射肯定不行。所以现在整个教育教学方式都在改变。他们为什么要改变?就学生的改革能力而言,如果有这个能力,我们就不会害怕中考。
(央视记者薛晨、王新奇、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