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虹吸壶的历史与演变:从1840年实验室试管到现代咖啡文化
发布时间:2024-12-21 00:08:34 点击量:
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虹吸壶,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虹吸壶的历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840年,一支实验室玻璃试管引发了虹吸式咖啡壶(Syphon)的发明。英国人纳比亚根据化学实验中使用的试管,发明了第一台真空咖啡壶。
两年后,法国的巴赫尚夫人对这种看上去有些阳刚的壶进行了改进,大家熟悉的上下对流虹吸壶就这样诞生了。
虹吸式咖啡壶在法国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从未有幸流行起来。
20世纪中叶,它分别被带到丹麦和日本,并在那里首次尝到了受欢迎的滋味。
日本人喜欢虹吸壶直译所体现的归属感。他们仔细考虑咖啡粉的粗细、水和时间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开发出令人满意的咖啡方法。
有审美意识的丹麦人重视功能性设计。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法国进口虹吸壶的彼得·博杜姆(Peter Bodum)觉得法国制造的壶既昂贵又不好用,于是与建筑设计师Kaas Klaeson合作。开发出Bodum第一款异型虹吸壶,并以“Santos”为品牌投放市场。
虹吸式咖啡壶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总是带着一丝神秘感。在台湾咖啡发展史上,虹吸式咖啡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近年来,所谓的研磨咖啡(意大利浓缩咖啡)变得非常流行。相比之下,这种虹吸式咖啡机需要的技术更高,工序也更繁琐。在当今分秒必争的工商业社会,有逐渐衰落的趋势。然而,虹吸式咖啡机冲泡的咖啡的香气和香气无法与机器冲泡的现磨咖啡相比。
大多数人往往对此知之甚少,甚至有错误的印象。通常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是有些人对此持谨慎态度,二是使用虹吸式咖啡机只是烧水而已。打开,搅拌咖啡粉,就可以了。
另外,有些人认为虹吸式咖啡壶看起来很危险。其实,每一种咖啡冲泡方法只要操作不当,都存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