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运社区咖啡店探秘:从街角小店到网红打卡地的成长故事
△jpg 流云社区店。店员表示,店对面有公共“邻里凳”,可以坐在那里等待取餐。摄影 |黄万华
每个走进广州天河南六运小区的年轻人大概都有同一个目的:寻找隐藏在街角的咖啡店。
这一趋势的源头可能来自于小红书。如果你在小红书上搜索“广州流云社区”,就会发现一万多条笔记。博主收集了六云社区的咖啡店信息,制作了“打卡地图”。
广州上班族李友是一位咖啡爱好者,喜欢逛街,每个周末都会去流云的咖啡店。在朋友和社交媒体的推荐下,她几乎走遍了流云的每一家咖啡店。这些咖啡店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连锁品牌。其中大部分来自广州。
比起星巴克,她更喜欢流云地区的咖啡品牌:口味选择更多,也更友善。 2017年,当她还在珠江新城打工时,朋友带她第一次去一家名为“store by .jpg”的店尝试精品咖啡。她对此着迷,每天至少喝一杯。店里的咖啡师看到她来买咖啡,都会默契地将她的名字直接写在杯子上。
这个“网红”社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还是一片荒地。广州天河区曾被大多数广州老居民划为郊区。随后,广州市政府提出了“东进”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 1985年,天河区正式设立。紧接着,天河体育中心于1987年承办了第六届全运会,该区逐渐发展起来。
六运社区位于天河体育中心南侧。这里是当时第六届全运会的运动员村。运动会结束后,流云小区成为广州第一批商品房,大部分住的是广州航运局的员工。一位居民回忆,六运社区原本是一个住宅小区,没有任何商铺。附近只有天河体育中心一栋楼,周围都是工地。
随着1998年天河城的通车和次年地铁1号线的开通,六运社区周边吸引了大量人口,不少住宅楼的首层都变成了餐馆、商店收取租金。小河咖啡和另一家“老牌”豫园咖啡当时落户流云地区。豫园咖啡也是广州最早开始烘焙咖啡豆的咖啡店之一。
星辰咖啡创始人王敏表达了对未来的愿景。他和豫园店老板经常去对方的店里品尝新产品。星辰五周年纪念日,他和雨媛共同订购了纪念T恤。 “这种交流在六云的咖啡店里很常见。”王敏说。 “因为咖啡圈子太大了,而且又在流云附近开店,所以很多店主都认识。”
△星辰咖啡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品鉴会,让顾客品尝自家烘焙的新豆。每次品尝的名额约为10个,但店主表示,活动经常爆满,因为星辰已经有了忠实的顾客群。图片提供|王敏
当我们谈论“六云咖啡圈”时,实际上是在谈论以“六云”命名的街道——六云一街、二街、三街。这三条街道穿过六运社区和毗邻的体育西社区,是咖啡店生长的主要场所。
星星咖啡落户流云还有一个原因。王敏直言:“六福”当时很受欢迎。 2009年,天河区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对六运社区进行改造,计划将六运二街改造成天河区第一条欧式步行街,鼓励商铺入驻,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入驻。以及艺术商店和酒吧。他也是被带进来的店主之一。
随着周边地区的发展,六运社区逐渐对外开放,不少人会前来参观社区内的商铺。现在,六云是广州天河南商圈的一部分,位于广州天河南商圈、体育西和珠江新城的中间,周围高楼林立。
咖啡店开在六运社区,附近大型商场、写字楼、住宅区云集,客源不愁。以“体育西”地铁站为例。 2020年广州地铁官方数据显示,体育西日均客流量高达38.34万人次。它位于广州最拥挤的地铁三号线。广州的通勤者称这个车站为“地狱西”——在高峰时段,你甚至可以敲掉一只鞋子。在珠江新城CBD,日化集团宝洁、会计师事务所德勤等世界500强品牌的广州分公司都在这里。
△天河南步行街牌楼,牌楼正对着天环广场——这是一个高端购物中心,广州第一家苹果零售店就在里面,后面的高楼就是珠江新城CBD。这条路也被称为广州新中轴线,而六运社区就是“向往”新中轴线上的社区。摄影 |黄万华
2015年以来,六云的咖啡店数量逐渐增多。惠惠咖啡在该区域的天河南店于2015年开业,是该品牌的第一家门店。目前他们在广州共有9家门店。
2014年,Star Coffee迎来了第六个年头。这家咖啡店采用传统的烘焙方法和咖啡制作方法。与现在许多咖啡店热衷的特殊混合咖啡不同,它不会在咖啡中添加香料或酒精。落户时,流云只有几家清吧卖咖啡,没有专门的咖啡店。业主王敏看到了市场的这一缺口。
三年后,.jpg(以下简称jpg)的外卖咖啡店也在六运会开业。很多人称之为广州版的“曼纳”——曼纳是一个以“咖啡站”模式为基础的上海连锁咖啡品牌。著名的。 jpg 只设有点餐及取餐窗口,但不提供座位。只卖美式、拿铁、小白三种咖啡,价格从18元到23元不等。其性价比和便利性吸引了很多年轻商务人士。平日里,下午两三点左右,jpg六云店门口常常排起长队。
2019年之后,流云才迎来了咖啡店的爆发式增长。吉吉角咖啡公司、尧都咖啡等“网红”品牌都在2019年后开始开店。这些咖啡店起家都是在咖啡中添加当地特色食材的“广式创意咖啡”。例如,吉吉家就会在咖啡中加入广东人喜爱的糖水,制成绿豆糖水咖啡、桂花菱角冰咖啡等饮料。
△ 吉吉角店的内部就像一个太空舱。很多去集集角喝咖啡的顾客都会说,“去太空舱喝杯咖啡吧”。摄影 |李友
△在吉吉角六云店的菜单上,你可以看到用班兰、酸梅、柚子等食材制作的咖啡。产品价格在15元至35元之间。摄影 |黄万华
流云的崛起或许与广州咖啡市场的发展相符——总体来说,广州市场比上海慢。在上海的咖啡店遍地开花的同时,广州还在摸索中。国内餐饮大数据研究评估机构NCBD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广州的咖啡馆数量仅为上海的一半。
广州和咖啡品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广州第一家星巴克在外籍人士和商务团体密集的CBD开业。随着市中心东移,连锁咖啡店和独立咖啡店纷纷将触角伸向了商业楼宇更加密集的天河新城。如果以第一家星巴克开业为时间点,广州的咖啡市场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增长。
尧都咖啡公司创始人海伦“嗅到”了这个好机会。他在接受自由社区服务商“自营自足”采访时表示:六云社区所在的天河南可能是广州最适合开咖啡店的地方。他感兴趣的是这里的主要消费者——购买力高的咖啡爱好者。此前,他还在天河南开了一家卖书的咖啡店。
△ 吉吉角六运社区店。玻璃橱窗上的人物叫“吖啶叔叔”,是吉吉角店的标志吉祥物。吉吉吉经常用“吖啶叔叔”来制定计划,比如“吖啶叔叔要去野餐”。摄影 |黄万华
“流云现在是广州咖啡店最集中的地区。”星星咖啡王敏讲述了未来的展望。星辰咖啡所在的六运街原本只有一家咖啡店,但这两年已经基本“爆满”。早年的酒吧早已关门。他认为,咖啡店比酒吧更符合居民的日常生活。流云社区大部分建筑布局为一、二层为商铺,三层及以上为居民居住。咖啡店最晚9点关门,不会影响居民休息。
如今,流云的餐厅以油烟较少的轻食为主,咖啡店聚集了约30家。邵苏苏2020年搬进了六云小区,他说,住在商圈附近很方便,楼下的商铺也不会影响他的日常生活。另外,广州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喝酒去处——海珠区琶洲,那里有大量的清酒吧,而且附近没有住宅楼。可以营业到深夜。
六福“红”了,商铺租金也水涨船高。星辰咖啡店老板王敏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如今,中介机构正在趁机提高流云商铺的“转让费”和租金。转让费是指承租人在商铺租赁期内,经房东同意后,将房屋转租给下一个承租人的费用。中介可以获得佣金。据说50到60平米的店铺转让费在20万以上。元。
△“幸福交换店”是一家专门从事“以物换物”的创意商店。位于六云社区旁边的玉垒社区,已经开业10年了。 “快乐邻居”是快乐兑换店于2021年开设的一家咖啡店。摄影 |黄万华
目前六运商铺平均每平方米租金约为500至600元。二手店“幸福交换店”店主任子向未来视野图证实,现在的价格比他2011年搬入时上涨了约5至6倍。不断上涨的租金让很多店来得快去得也快。
十年前,伦子来到流云开店,见证了这一地区商业的升级。咖啡店生意其实竞争非常激烈。他观察到,有些咖啡店最多只能营业2至3个月,一旦装修就无法继续营业。持续时间较长的,可能只能持续半年到一年。像jpg、惠惠咖啡这样能够在广州随处开设分店的品牌已经“非常罕见”。
咖啡店老板也必须思考如何生存。伦子说,2011年的时候,当时的租金还是和店面营业额一样的,保证不亏本。但王敏将目前流云咖啡店的盈利状况描述为“帮房东干活”,这意味着很多店的利润可能还没有租金高。
流云店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里的咖啡均价20元至28元,每天要做100杯才能赚钱。但在店主看来,大多数咖啡店都卖不了这个量。
△冯智慧是一位咖啡爱好者,也是jpg开店时的老顾客。她喜欢收集jpg杯袖。她说,一般杯套的颜色都是按照店里的颜色来的。但jpg偶尔也会推出主题杯套,比如疫情期间发布的绿色杯套。摄影 |冯智慧
咖啡可能不再是咖啡品牌的主要收入来源。以星辰和雨媛为例。他们都是在流云开业5年以上的老店,收入来源非常多元化。这些店铺除了卖咖啡外,有的出售自己烘焙的咖啡豆并举办品尝会,有的还宣传广告和招商。这些努力延长了商店的生命周期。
流云是一个自然生长的咖啡街区。越来越多的咖啡店老板试图在这里追求自己的梦想,以满足口味日益挑剔的消费者。然而,店铺老板们也很快意识到市场的残酷,有些店铺最终会消失在流云。
李友对咖啡的兴趣是从流云开始的。最近,她开始注重了解更深层次的咖啡知识,对口味也有了自己的追求。流云也是她探店的首选。她可以找到“小众”的精品咖啡店,喝一杯手冲咖啡。
无论你是偷偷溜达的上班族,还是购物时口渴的路人,或许都能在流云找到一家适合你口味的咖啡店。这大概就是六福的魅力吧。
△小区里的老人每天半夜都会聚集在小区的院子里打麻将、聊天。附近咖啡店的开业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影响,因为当手上的牌是“必须”的时候才更重要。摄影 |黄万华
(应受访者要求,伦子、李友、王敏、邵素素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