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点心 林语堂与廖翠凤:门不当户不对却白头偕老的爱情故事
十点读书署名作者
林语堂和廖翠凤大概是最不般配的一对了。
首先,是因为家庭位置不对。廖家是鼓浪屿首富廖家的二女儿。林语堂只是一个贫穷牧师的儿子。
其次,我的父母反对。廖翠凤的母亲担心女儿嫁给林语堂会受苦,曾一度反对他们的婚姻。
第三,性格不合。连林语堂的三个孩子都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比他们的父母更加不同。”
第四,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林语堂对廖翠凤没有爱。当我结婚的时候,甚至婚后很多年,我都没有忘记我的初恋。
可这两个人,性格极其不合,走路时一不小心就把头白了。
结婚五十年后,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枚金胸针,上面刻着詹姆斯·惠特坎普的诗《老情人》。他还自己翻译成中文:
彼此关心,一缕爱意。
时间过得真快,鬓角的银发也变得稀疏了。
幽冥若是有异路,仙府应该就惨了。
如果你想微笑,只有当你遇见对方的时候。
这对极度不般配的夫妻向我们展示了婚姻的另一种形式:只要两个人足够聪明,没有爱情的婚姻也能幸福。
正如林语堂自己所说:“爱情不是婚姻的前提,爱情是婚姻的产物”。
谈及婚姻如何长久相处时,青年林语堂曾笑着回答:“想要婚姻长久,就要把婚姻当食物,把爱情当零食。”
原来,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不是和你爱的人一起变老,而是在变老的过程中慢慢爱上你。
长久的婚姻并不一定始于爱情
林语堂和廖翠凤的故事一开始并不愉快。
林语堂初恋时,就爱上了隔壁学校年轻漂亮多才多艺的学生陈金端。
他曾给心中的爱人写过一封又一封情书,其中一封写道:
我心中理想的女人是能与沉复谈书画画的云娘;我最欣赏的女人是李香君,我欣赏她的天真,喜欢她的美丽。当然,我最爱的女孩就是眼前的你。
不幸的是,这段关系并没有成功。陈锦端是厦门富商的女儿,林语堂是贫困牧师的儿子。
陈家不愿意让女儿嫁给林语堂,陈锦端也听从了父母的建议,最终草草与林语堂分手。
陈家大概是觉得对不起林语堂,所以就把他介绍给了隔壁廖家的二小姐。第一次经历失恋之痛的林语堂,在他最郁闷的时候遇见了廖翠凤。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两人最终决定结婚。
廖家也认为林语堂穷,但这一次,廖翠凤坚定地说:“穷怕什么?我要的就是他!”
廖翠凤的决心一定深深地感动了林语堂。他永远不会忘记,眼前的这个女人,不顾贫穷,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林语堂暗暗下定决心,要和廖翠凤在一起直到老。新婚之夜,林语堂做了一件奇怪的事。他烧毁了结婚证。他说:“把结婚证烧了,因为离婚时才需要结婚证。”
林语堂一开始对廖翠凤没有缠绵的情话,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但他却有坚如磐石的责任感。而这恰恰是维持婚姻长久的最重要的一点。
想一想,胡兰成并没有对张爱玲一见钟情,也没有沉静岁月里的缠绵悱恻。但如果没有那份宝贵的责任感,再深的爱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互相理解,贫穷和卑贱的夫妻才能茁壮成长
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容易。
廖翠凤结婚时,家人给了她一千银元的嫁妆。她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资助林语堂出国留学上。
这对年轻夫妇在太平洋的一艘游轮上度过了蜜月。在船上,廖翠凤阑尾炎发作,疼痛难忍,生不如死。
如果这个时候下船去医院做手术,恐怕就没有剩下多少钱去留学了。为了林语堂的未来,廖翠凤咬牙忍耐了好几天,才去美国做手术。
两人留学期间,生活费不足,廖翠凤多次典当嫁妆。
当时西方人对玉石兴趣不大,廖翠凤的珠宝只能低价出售。每次典当,廖翠凤都感到心碎、流血。
俗话说“贫贱夫妻多苦”。更何况,廖翠凤还是个富家千金。换了别人,再刻骨铭心的爱情,也会消失在锅碗瓢盆之中。
而林语堂和廖翠凤却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把平凡的生活装点得花香四溢。
在那段贫困的日子里,廖翠凤宗能够用自己高超的厨艺,用普通的食材做出不一样的美味,令林语堂刮目相看;
林语堂也理解妻子的难处,并对廖翠凤的努力表示感谢。
每次看到妻子典当珠宝,他总会安慰她说:“枫,等我赚到钱了,一定再给你买。”他照他说的做了。当他有了收入后,他总是鼓励妻子去买衣服和鞋子,而他则和孩子们一起等待。
林语堂不修边幅,不修书,还经常在床上抽烟,每次都把床弄得脏兮兮的,但廖翠凤并不生气。
有一次,廖翠凤听说某文化大师与妻子离婚,娶了一个年轻姑娘,心里暗暗难过。林语堂笑道,我不要什么才子佳人,我只要你。
廖翠凤问其故。林语堂说:“就因为你允许我在床上抽烟,这就是完美婚姻的典范!”此话一出,夫妻俩都笑倒了。
长久的婚姻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两个人一个愿意付出,一个懂得感恩,所以无论生活多么困难,他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想想张兆和和沉从文,他们的爱情曾经轰轰烈烈,但张兆和一生都没有理解过沉从文。
张兆和不明白生活的不易,嘲笑沉从文挣不到钱;沉从文不知道如何缓和他们的关系。面对张兆和的讽刺,他要么哭,要么逃。
几十年后,林语堂谈及这段往事时,不禁赞叹不已:“我的妻子靠着努力和毅力,克服了这次困难,颇有英雄气概。”
也许正是在这些最困难的岁月里,林语堂越来越深地爱着这个愿意帮助他的女人。
幽默化鸡毛为诗
林语堂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他在婚姻中也运用了这种幽默。
林语堂不拘小节,每次出门前,廖翠凤总是盯着他的脸看很久,担心他闹笑话。可还没等她说话,林语堂就模仿她的表情,夸张地说:“唐老师,你眼睛里有眼屎,牙齿都被烟熏黑了,你要多刷牙!”
在妻子面前,林语堂就像个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有时,他会把烟斗藏起来,假装焦急地喊:“枫,我的烟斗不见了!”
廖翠凤赶紧过来帮他找。看到妻子忙碌,林语堂微笑着拿出烟斗抽烟。他很高兴看到妻子为他的小事操心,眼里充满了爱意。
他在惹麻烦,她在笑。谁说这不是为爱而结婚的意义?事实证明,长久的婚姻需要幽默来调味。当你和幽默的人在一起时,即使你的生活是小菜一碟,你也能把它活成一首美丽的诗。
宽容并爱他本来的样子
林语堂曾经说过,婚姻就像一艘雕琢的船,就看你如何欣赏它,如何驾驭它。但想要让这艘船不沉,你们还需要互相包容。
廖翠凤对林语堂的宽容体现在他对“前女友”陈锦端的态度上。陈锦端留学归来,尚未结婚时,廖翠凤经常邀请她去家里做客。
一开始,林语堂还有些紧张。前任和现任男人坐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尴尬。
但廖翠凤却很大方。她不仅能和陈锦端聊天,还平静地告诉孩子们:“你爸爸曾经喜欢过你锦端阿姨。”
林语堂的二女儿曾在一本书中回忆父母之间的轶事并写道:
因为父母关系很好,母亲信心十足,她会很详细、自豪地告诉我们,父亲很爱金端阿姨,但娶他的人却不是当时看不起他的陈天恩的女儿,但廖翠凤说了一句“没钱没关系”的历史名言。
林语堂一生思念陈金端,廖翠凤则一生包容林语堂。
廖翠凤心里并不是没有林语堂,而是两人一路走来,已经确立了彼此的感情。林语堂并不是不爱廖翠凤,而是他只把爱情当零食,把婚姻当食物。
廖翠凤非常信任林语堂,林语堂也愿意报答。
每当两个人发生争执时,林语堂通常都是第一个让步的人。他常说:“两个人吵架的时候,少说比多说好,一个人什么也不说好。”他愿意成为那个什么都不说的人。
林语堂故居
这时我才意识到,婚姻想要长久,并不一定需要生活中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而是需要不争论是非,不谈论是非。毕竟,家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理性的地方。
真正的爱不是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去爱他,而是按照他本来的样子来爱他。
把爱情当零食,把婚姻当正餐
林语堂和廖翠凤就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的例子。感情虽然平淡如水,却可以缓缓流淌,绵绵不绝。
他们的故事既不是一见钟情,也不是再爱,也不是刻骨铭心、戏剧性的,但却是永恒的,他们一起走过了半个世纪。
林语堂常说,婚姻只要有爱,就不会失败。是的,婚姻、浪漫、雪花里有那么多的月前月下的鲜花,却只是一件长满虱子的华丽外衣。
错误和错误有很多,但只要你有责任感和包容心,你就可以用理解和幽默让生活变成一个笑话。
都说相爱比相守容易,但廖翠凤和林语堂却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爱上对方。谁说这不是另一种极致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