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小公园开埠区顺昌街区升级改造后上新,时尚现代元素吸引市民游客打卡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易路亚 摄
“汕头的学生很热情温柔,公园的小亭子很漂亮,潮汕的粽子也很好吃!这里真好!”近日,9岁的罗某随学习团从香港来到汕头,走在顺昌街区的她焕然一新。我花了很长时间在潮汕文化纪念品中挑选,最后挑选了一套中国风格的书签带回香港。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回去后,我想和父母分享在汕头读书的经历,再和他们一起玩。”
给罗先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汕头小公园开放区新开发的顺昌街区。今年11月18日,汕头“两件大事”拉开帷幕,当天,小公园开放区顺昌区也正式对外开放。这里是小公园港区的起点和源头。其内的荷兰开建银行汕头分行、九洲九甲、星街等建筑街道也是潮汕文化、华侨文化、海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者。 。那么,升级改造后的顺昌街能否助力口岸区开放“串珠成链”,展现独特风采,为侨胞寻根、留住潮人怀旧记忆搭建新平台呢?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访顺昌街,看看它如何将“老巷”变“潮街”,为小公园、港口原址、城市本源赋能。
汕头港最早的街区:焕发新活力
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保护和振兴小公园开放区这一潮流人士的精神家园,是打好华侨牌的重要一环。
今年11月18日,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年会暨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登陆汕头。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266个潮团商会的2800名代表跨越千山万水回到汕头。相聚家乡,为迎接海内外侨胞,汕头小公园开放区的顺昌街区也在当天“焕然一新”。
这就是汕头的由来。以老马宫为精神象征的民间信仰空间,形成了汕头城市的雏形。顺昌街区是汕头港最早形成的街区之一;
这是开港时期的城市标志。作为汕头最早的商业区之一,顺昌街至今仍保留着商贾、老字号、传统小吃等时代印记。
这里,绵延数百年的街道格局是以老妈为核心的放射状传统街道与汕头现代化市政道路的叠加,见证了汕头港的起源和发展……
汕头小公园是开港原址、城市起源、潮人故乡。这里一楼的故事牵动着国内外潮人的心。羊城晚报记者从汕头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近年来,小公园利用微改造,对街区“重塑肌理、城市补补”,还原历史场景,注入现代气息。赋予生活新活力,让古城焕发新的活力。其中,顺昌街区是小公园振兴修复一期示范区。
虽然汕头“两件大事”已经落下帷幕,但海内外时尚人士对家乡的感情丝毫没有减退。在承载着百年乡愁的小园历史文化区内,至今仍有一批批时尚人士来到这里寻求乡愁。
康女士就是其中之一,正在顺昌区享用潮汕下午茶。她告诉记者,父母都是汕头潮阳人,但她从小就在外地生活长大。如今,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经常向家人朋友“炫耀”,并邀请他们回家看看:“我很喜欢小公园里的民国风格的骑楼建筑,在这里逛一下午,吃牛肉丸,感觉真好。”喝功夫茶。”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和前来寻根的海外华人走进小园历史文化区,汕头也在全力打造这条连接海内外时尚人士的精神纽带,让海外华人能够当他们回来时,“看看拱廊并记得留下来”。怀旧”。
记者从汕头旅投有限公司获悉,目前,汕头旅投正在稳步推进邻里投资运营。截至目前,小园区开放区域已入驻商铺500余家,主要涵盖文化、零售、美食、培训、体验等多种业态。其中,顺昌街已入驻商户28家。
小公园第一站:体验汕头慢生活
顺昌地块是小公园开放区的起点和源头。可以说是很多游客进入小公园的第一站。
羊城晚报记者走访顺昌街时看到,街区除了玫瑰墙、彩虹艺术长廊等时尚元素外,还融入了丰富的潮汕文化元素,如传统剪纸艺术装置、各种吉祥祝福等。 。潮汕灯笼、英文歌舞、功夫茶等潮汕文化涂鸦,为摄影师提供了丰富的拍照背景。不少街区的游客和市民在此漫步、拍照、休息,沉浸在汕头的慢生活中。
据介绍,顺昌街区改造既保留了开埠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注入了现代创新元素。街区新增超环广场、潮银广场、咖啡广场、潮云广场、潮趣广场5个功能区。一方面,为创业青年和技工学校提供创业实践场所,展示创意市场和手工艺品。专注打造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青年创意潮流流动广场;另一方面,引入露天音乐表演、品牌路演和互动体验等,结合文化艺术展示,在小公园开放区域打造企业品牌公共路演空间。同时,还打造了一个娱乐体验、娱乐互动、音乐欣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综合性户外空间。
走进顺昌区,一座三层半的骑楼映入眼帘。整个外墙上以工夫茶为主题的涂鸦尤为显眼。浓浓的“茶香”吸引了很多人来这里拍照。这家“功夫茶市场”是顺昌区最早开业的店之一。业主马景凯告诉记者:“顺昌街区的风格虽然位于一个小公园中间,但风格却很不一样,安静,比较悠闲,很舒服,与外面的热闹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经营工夫茶馆,希望让游客体验潮汕工夫茶的魅力,给汕头留下美好印象。”
据汕头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顺昌街区目前正在本着充分尊重历史肌理的原则,恢复街区原状,如修建外部雕刻、修复招牌等;另一方面,增加公厕、休闲空间、广场、地下管网改造等综合配套设施,在整个顺昌街区改造完成后,力争再现小公园的历史记忆和人文风貌。
下一步,顺昌街将不定期举办文创市场,展示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创产品,以及不定期的演出活动,推动该区历史文脉的不断传承和现代化的联动发展。商务和旅游,实现文化振兴和商业振兴。 ,小区装修完毕。此外,“顺昌街2.0”版本的更新也即将进行,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好的文化和旅游体验。
一杯顺昌咖啡,带回百年商埠往事,感动海内外千万时尚达人。
“咖啡+”链接新消费场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英光
中西结合的骑楼、纵横交错的百年老街、悠闲的咖啡广场……在潮州华侨文化与异域风情的融合中,历史传统与现代时尚的碰撞中,被誉为“潮州侨乡”。汕头老街”汕头小公园的顺昌街区正在悄然孕育着一条繁华的“咖啡文化街”,用浓郁的咖啡香气勾勒出百年商港的往事。
“南洋咖啡”见证华侨商埠旧时光
“一杯咖啡,洞察这座城市的活力。”近年来,连锁咖啡店、独立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汕头街头巷尾,不断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事实上,“咖啡”对于汕头这座百年商港来说还有着另一层历史意义,它凝聚着众多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情感——
据悉,咖啡很早就被西方殖民者带到了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南大洋”地区。 1690年左右,荷兰人开始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爪哇试验咖啡种植,并鼓励中国移民种植。 。因此,一些“航海南洋”的潮汕先民很早就接触和熟悉了咖啡,而“南洋咖啡”与早年的潮汕先民和汕头港有着许多联系。
据汕头市西餐烘焙协会咖啡茶委员会会长余树全介绍,“南洋咖啡”被誉为最具中国风味的咖啡。它最早是由福建、潮汕、海南等闽南语系的华人发展起来的。 ,我们采用咖啡因含量较高的罗布斯塔咖啡豆,采用中国传统炒茶工艺炒制,并采用泡茶工艺冲泡。
余树全说,当时“南洋咖啡”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的能量摄入需求,成为南洋华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支撑着他们在异国他乡的艰苦奋斗。随着1860年汕头的正式开业,“南洋咖啡”也随着华侨归国走进了汕头,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记忆和情感纽带。
另外,随着汕头开埠后汕头港贸易量逐渐增大,当时受西方列强控制的潮海关迁往汕头市,位于现在的顺昌区附近。咖啡等西式餐饮文化和西式生活方式也自然而然地进入、融入并见证了汕头港的发展。
用一杯“顺昌咖啡”激发老城新活力
顺昌地块是汕头小公园开放区的核心地块。如何在保护复兴中“融入现代生活气息,激发老城活力”,既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城市更新和运营的重难点。
于树全认为,在中国,无论是传统咖啡店、轻咖啡店还是咖啡外卖站,都已成为年轻人创业的热门选择,而“咖啡+”也不断与各种业态擦出火花。 。
因此,在顺昌街区准备改造升级时,汕头市西餐烘焙协会提出了“咖啡文化街”的运营规划构想,希望通过探索“南洋咖啡”的历史,弘扬咖啡文化和华侨文化。 。汕头开港文化与潮汕文化有机融合,同时打造以“咖啡+”为特色的潮流文旅IP,带动海外华人和年轻人回国创业就业,助推咖啡产业发展产业向工业化、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定向升级。
这就是于树全的计划和所做的。在顺昌区,余树全精心打造的一家具有潮汕特色的咖啡馆将于近期正式开业。虽然目前还处于装修装修的最后阶段,但余树泉的咖啡屋以其“新潮”的装修以及围绕咖啡开发的各类文创周边产品,吸引了众多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驻足欣赏。
“一杯‘顺昌咖啡’,让我们重拾百年商港的旧时光,为汕头小公园老城区注入新的流量和时尚活力。”余树全表示,希望借咖啡文化兴起和汕头日益火爆的旅游趋势,进一步推动潮汕文化更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