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咖啡价目表 五道口:从火车飞驰到宇宙中心,探索北京五道口的文化与生活
▲ 曾经可以通行火车的五道口。制图/刘浩兵
“五道口到底是什么?”
▲五道口文化无处不在。眼尖的读者能猜出这是哪里吗?图片供图/视觉中国
“这是一个商业区,也是宇宙的中心。”
▲宇宙中心,这里的U戏剧性地解释为“宇宙”。摄影/YZERG
“是新鲜和包容,是归属感和气息。”
▲北京语言大学与地质大学之间的成府路东段被誉为“北京的联合国街”。一对老夫妇十指紧扣地走过街道。摄影/吉森
“这是学生的集体身份和生活方式。”
▲2014年,秦邦德以留学生身份来到清华大学读本科。现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来华之前,他曾在俄罗斯国防部特种部队工作。除了在中国完成学业外,他还担任一个组织的首席野外生存教练。照片提供/Timur Akchurin
“这是一所具有时代标志的学派和教义。”
▲2006年6月13日,韩国队在世界杯上2-1战胜多哥队。数千名韩国球迷在五道口地铁站附近疯狂庆祝。图片供图/视觉中国
在人们的语境和经验中,五道口最初是一条铁路,但并行延伸出多重含义。 4、3、2、1、0,故事开始。
2016.10.31 无道口代
有一群人的时代开始于“没有火车来”的五道口,哦不,是“没有过路口”。嗯,火车不再来了,铁路也被拆了,所以没有道口了。
2016年10月31日晚23点54分,《再见,五道口!》最后一班旅客列车通过五道口,这里的铁路时代结束了。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2016年10月31日,最后一趟经过清华园站的列车通过站台(图中列车为当天经过车站的列车)。至此,老京张铁路上这座百年老站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随着开关拉下,这个已经过期的“老人”终于可以安静地“退休”了。老站长深情地注视着站台,向站台告别。图片供图/图冲·创意
为方便2022年冬奥会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交通,京包铁路“北京北站-28K线站”段已停止运营。 2016年11月1日起,城轨S2线沿线北京北、清华园、清河等车站取消。
四天后,铁轨开始拆除,从此,北京北五环不再有平交道口。
京张高铁最大难点——全长6.02公里的清华园隧道于2018年11月20日顺利贯通,“京张一小时”生活圈越来越近。
▲在等待火车通过的过程中,我的内心其实很平静。有时候,我很期待这种“被迫”的停顿。图片供图/视觉中国
在五道口,你要习惯说再见。
如果你留下来,你就必须告别火车和铁轨,告别迁入迁出的企业和商店;如果你离开,你就告别了你的青春和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人生机会。我心中的烟火并不比前辈们的烟花暗淡,只是随着水流无力地流淌。在虚无中捕捉到一丝光明,依然想要撕裂世界,五道口一代仅存的一点精神,最终将保存五道口人冥想的价值。
十字路口已被拆除,标语也已消声,但这只是暂时的沉默。其中,跃进的势头和动荡的能量并未丧失。
21世纪的后五道口一代
2000年前后,五道口虽然看上去并不像“宇宙中心”,但宇宙吸引力法则已使“创业中心”、“科技中心”、“互联网金融中心”初具规模。清新、温暖、包容,“大学中心”是一切的起点。
学院盆地丨考试季风气候
▲雪中的水木清华大学。摄影/于海通
西起蓝旗营,再走几步就是北京大学,东有北科,北有定碑林,南有北航,还有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地质学院、城市学院。几十年来,五道口被远近十几所大学包围。形成了一个沉积盆地,与各学堂的校风结合起来,形成了五道口高考的季风气候。
▲图1-3: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汉语言文学学生爱华,因参加湖南卫视《来了》第二季而成为北京语言界的名人(爱华提供)。图45:体验脸谱文化的北方可爱女孩,和把西瓜切成奇怪形状的男人(摄影/管理)。图6:北京语言大学韩国留学生拍摄的北京语言大学校园照片。 (摄影/金东韩)
考试季,中国学生参加期中、期末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研究生、MBA、GRE、托福、雅思,国际学生参加HSK。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就像最强的季风席卷盆地。方圆3公里的咖啡馆、书店里,包括已经关门的万圣节书店、光合作用、幸存的三联书店、曼咖啡等,学生们日以继夜地占领着每一个角落。音乐很酷,咖啡加冰块,大脑很平静。考试季节低温持续。
▲我还记得那个夏天,昨天微风吹过的那一刻。制图/刘浩兵
季风过后,有些人必须忍受痛苦或庆祝成功。低温人群在酒精的作用下,瞬间燃烧起来。 Sensation、Wu Club、Propaganda(酒吧名)充满热情,是北京年轻人中年日温差最大的。
▲晚上十点,五道口的年轻人刚刚睡醒。需要晚上一两点才终于进入状态。图1236 摄影/Geethan 图45 图片供图/Pichu·创意
2002年9月28日,五道口所在的地铁13号线西段开通。华联楼上的U-CENTER广告牌守护着五道口。至此,“宇宙中心”名声大噪,它的吸引力法则也发挥到了极致。
▲夜晚的13号线五道口地铁站。摄影/吉森
凡是附着在五道口的气息,都可以化回五道口的气质。这就是学生的伟大力量。
服装市场丨学生时代的时尚启蒙
▲老五道口服装市场即将被拆除时,人群群情激愤。你错过了吗?来源/北京电视台财经
不得不承认,几代五道口大学生的时尚观都是建立在五道口服装市场的基础上的。 2005-2007年是旧衣市场的鼎盛时期。无论一年中的什么时候,小店里总是挤满了顾客,染发、穿耳洞的店主就像活生生的招牌,喊着“大甩卖”或者“新款外贸衣服”。
后来,由于拆迁,市场从北四环与学院路交汇处迁至六道口。留学生特别是韩国学生在塑造服装市场中的作用凸显,而东大门同款服装是其核心竞争力。
▲ 在入口不远处几棵发光小树的尴尬映衬下,晚上七点就早关门的五道口服装市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摄影/吉森
如果您从未购买过“韩国流行服装”,那么您可能购买过配饰;如果您从未购买过配饰,那么您可能已经修过指甲、打过耳洞;如果你没有,那么你可能已经在四楼的美食广场吃过饭了。不管做什么,五道口服装市场从2011年开始确实火爆了几年。
但随着大学生消费升级,时尚选择范围早已扩大到全北京。五道口的繁华在不知不觉中被抹去。
大学盆地丨道口学子的国际胃口
▲华清嘉园路口的郁郁葱葱的酒吧是学生们的最爱。但以前我一般只去一楼的鲜山药店,买完后就在Lush门口的凳子上吃。图片供图/图冲·创意
照顾留学生的思乡之情,吃正宗的家乡菜是最科学的方式。
海外学子的思乡胃口,加上大学生对美食的无尽追求,再加上一点市场催化剂,就形成了正宗的国际美食配方。吃腻了汉堡、披萨,韩餐、日餐、墨西哥餐、阿拉伯餐,各种美食都能满足你的口腹之欲。
▲马路对面就是传说中的五道口国际美食花园。每天都有太多赤裸裸的欲望在这里流动。摄影/吉森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昨天凌晨两点多我在Lush吃了一个半价汉堡;今天,我在 La Bamba(已更名为 Mojito & Mojar)品尝松脆的玉米片。据说比墨西哥当地的还正宗;明天我会选择东源楼。韩餐,有炸鸡、军锅,可以满足韩剧的幻想。毕竟总会有外国学生为我们指点最正宗的美食。
▲La Bamba 2013年底的酒单,小编在这里度过了很多个不眠之夜。今晚点一杯酒待在家里,工作人员将为你现场表演酒精之火,届时你将成为全场的焦点。摄影/吉森
当然,留学生也已经养成了能承受中国美食博大精深的胃。他们比中国学生在街上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手淫;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清真餐厅,他们一边吃着一大盘鸡肉,一边欣赏着维吾尔族小伙子的浓眉;他们还喜欢捂着鼻子吃螺蛳粉和臭豆腐。尝试一下;即使是在枣王饼前十米长的队伍里,你也能看到一些异域风情的面孔。
▲北屿清真餐厅菜单。手抓饭常常买不到,是一道非常高档的限时菜肴。 。摄影/管理
无论你离开五道口多远,这里的美食一定是你怀念它的原因之一。
学区腹地丨创业者福地
如果你经历过傍晚五六点的五道口地铁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这里的氛围——野心和荷尔蒙转化为资本和能量。
▲高峰时段五道口地铁站。图片供图/视觉中国
1999年以来,清华科技园真正成为支持企业创业的孵化器。十几年来,数百家科技公司在这里密布,生死存亡。每栋楼上的牌子都相继更换。 2004年搜狐入驻,同年搜狗诞生,2006年谷歌入驻,微软、网易,再到现在的快手都标志着自己的互联网科技时代。
▲远远望去,快手二字应该是天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字。摄影/YZERG
位于学区腹地的华清嘉园,2006年左右就可以租到4000一套,只用了十年时间,价格就涨到了近10万每平方米。届时将诞生的互联网排头兵包括王兴创办的校内网、饭否、海内、美团,许以榕、陈振宇创办的找小网,许以榕的二次创业美论,林英明、段先生等。惠氏的一剑互动、冯鑫的暴风视频等公司总市值高达500亿美元,而且还在一路飙升。
▲五道口的一切都是传奇,包括它的房价。 2013年3月,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份房产中介的价目表,其中显示,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一套学区房售价37平米350万,均价接近10万/平米。仪表。当时的开发商任志强感叹道:“开盘价每平方米才4000多元。”有网友表示:五道口是北京的核心,也是宇宙的中心。现在他们已经放弃在北京买房了。图片供图/视觉中国
这些企业家大多戴着“清华”、“北大”的标签。是的,创业风潮正吹向五大学盆地,“民营硅谷”的牌子正在响起。
▲2012年7月11日,校园招聘网站大街网前台位于五道口。图片供图/视觉中国
过去十几道口的创业基因无疑是明显且优质的,有智商和技能在线的大学毕业生、价格合理的租金、靠近地铁的交通、以及与人见面、交谈的休闲场所。或者说“北京五道口清华大学东门,卖的东西都很火爆,卖凉皮的都排着长队”。枣饼王、喜少爷肉夹馍,是五道口创业的荣耀。
▲曾经是五道口标志之一的“五道口枣糕王”,一直以门前排长队而闻名。 2016年原店关闭后,再也看不到这么长的队伍了。同年9月24日,五道口枣糕王在五道口正大莲花一楼重新开业,再次排起长队,重现了之前的场景。小编在这里买了枣糕,带着它去地铁上班。一路上,香气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图片供图/图冲·创意
创业从未停止,现在从事教育的企业和校友资源都聚集在五道口。一旦你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你就会有无数的理由留下来。你将守护这片福地,不会轻易动摇它。
21世纪的后五道口一代不拘一格、勤奋客观,具有触摸时代、预见社会的超强力量。
20世纪80、90年代的五道口一代:改革与先锋
20世纪80年代,行驶在五道口土路上的红色公交车上挤满了附近大学学生的新鲜面孔。当你来到这里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一个既能赚钱又不亏钱的梦想。
▲20世纪90年代北京的红皮公交车。来源/网络
这个疯狂的故事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当时,这个地方对于外人来说有些神秘。
金融改革先行者丨虽千万人我行
成府路43号,是一座不起眼的红色建筑。它就是在特殊时代创建的特殊教育机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真的很不起眼,我没注意就路过。摄影/吉森
1981年9月,中国金融改革之初,为培养市场经济改革的骨干力量,被誉为“金融教父”的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刘鸿儒主持召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成立。研究生部(1994年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在五道口东升公社的一家卫生院,金融新时代开启。创办时,有一栋工字形的二层楼房,一间用纤维板搭建的简易教室,一间由几个书架组成的图书馆,一间简陋的食堂,周围更是荒凉。
▲没找到图片,等远了再看。摄影/吉森
出生在铁轨上的菜地,工作在寺庙和江湖,从辉煌的“老三石”到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开创时期,这里的学子注定是中国最传奇的改革者和实践者。金融史。他们发起或参与设立了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第一家法人股份制银行、第一家上市银行、第一支基金、最大的民间信用社……
香港《南华早报》曾形容:“在美国,获得哈佛MBA被认为是在商界取得成功的通行证,但在中国,这张通行证就是五道口的学位证书。”
但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和师资的严格控制,让师资匮乏的五道口有些达不到预期。 2012年,金融学院正式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2018年5月19日,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清华大学新清华书院举行。图片供图/视觉中国
在五道口的前世今生的轮回中,一代代金融人始终坚守着“纵有千人我也去”的革命信念。
朋克摇滚丨力量的觉醒
▲2011年6月,蓝旗营D22酒吧门口的标语。摄影/吉森
如果你过着硬核、自我解放的生活,你应该听两首朋克摇滚歌曲。
音乐评论家张小舟表示,五道口在北京乃至中国摇滚乐中的地位类似于东村在纽约摇滚乐中的地位。 “大口一代”穿着皮夹克、窄腿牛仔裤、马丁靴,留着莫霍克发型,业务能力出众。早在1992年,你就可以在五道口找到售价150元的平克·弗洛伊德原版唱片。
▲“后朋克鼓手”窦唯坐在“嚎叫”俱乐部老板陆波临摹的神州风景前。来源/@优die
据说,731路公交车开通后,很多人都有过几个小时颠簸购物的经历。国际学生来抢CD是因为在其他地方实在买不到;许多CD也进入了大学生和文化精英的口袋,他们正在寻找地下渠道来发泄对主流文化“无聊平庸”的蔑视。
这种叛逆的兴奋感在名为《嚎叫》和《欢乐天堂》的演出现场被放大到了极致,不同肤色、不同发色的朋克青年聚集在一起,聆听中国朋克代表人物地下宝宝的音乐。
▲我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看过磁带了。 。来源/@优die
嚎叫店于1998年初开业,位于北屿西边的一条小巷深处,周围有小商店、发廊、废品收集站和垃圾场。当时哈尔已经组建了一支以-反射者-闹座-69-A BOY为主力的无聊大军,每天晚上的表演都是肉搏战。
那些郁郁寡欢的知识分子和迷茫茫然的青年学生,忠实地投入到战争中,用稚嫩的怒吼与严酷的现实作斗争。当年的朋克摇滚文化是如此赤裸裸。
▲上世纪末的“无聊军”。来源/@优die
五道口城乡结合部的地理条件是朋克摇滚解放最理想的地点。
十字路口西边是一片片破旧的居民楼。东边是所谓的商业区,包括一家单层百货商店、一个工人俱乐部、两家勉强像样的餐馆,以及零散的食品店和书店。再往东还有一块土地。农民们常常忙于田间劳作,施肥时不得不捂着鼻子。后来这里变成了农贸市场,有了一个更土气的名字:东升公社或东升乡。
▲1993年的五道口百货商店,吴阿姨(左二)在行李群里。 1999年,商场被拆除,在原址上修建了现在的华联友盛大厦(U中心)。供图/吴淑霞
战争在草原引发,英雄在平民中诞生,叛逆在革命中产生,觉醒在先锋中产生。
如今,精神摇摇欲坠,朋克已成往事,五道口的革命开拓精神也逐渐瓦解。只有13club还充满摇滚Titos,追忆永恒的乌托邦……
▲13社,2012年,小编大学毕业,校乐队酱雨进行告别演出。这么多年,我一直想说主唱的同学长得很像史泰龙。摄影/吉森
宇宙觉醒:詹天佑创造世界
1909年,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该铁路从西直门站出发,向南口、关沟方向行驶,最后离开北京。
建设之初,京张铁路从北京北站出发与城市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被称为“第一路口、第二路口、第三路口、第四路口、第三路口”。十字路口”从南到北。五道口(以下简称一道口、二道口、三道口、四道口、五道口)”等。
和后来的人一样,五道口也珍藏着詹天佑的辉煌岁月。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1977年,宋大爷开始在清华园站当扳道工。他现在已经70多岁了。在电气化之前,最早的开关工作是手工作业。图中远处的建筑靠近北航西门。供图/宋少祥
随着铁路沿线地区居民数量的增加,一些路口附近逐渐形成村庄。但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一至三道口早已拆除,“四道口”、“五道口”、“双清路口”成为五环内最后三个铁路平交道口在北京。
原清华园站建于1910年,旧址位于现五道口西南侧。站牌上刻有詹田先生亲笔题写的站名。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前后,北京地区的抗日游击队对驻京日军采取偷袭策略。他们摧毁了清华园站附近的铁路,掀翻了满载日本武器的火车,为战役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民族精神沿着铁轨蔓延,为清华园老站这一文化遗址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氛围。
▲“清华园站”原址,詹天佑书写的“清华园站”站名。图片供图/视觉中国
20世纪50年代,由于学校发展需要,清华大学校长江南翔与高等教育部、铁道部等部门协商,将南向南约5公里的铁路东移800米。
东南移0.8公里的新清华园站于1960年投入使用。原清华园旧站用作货运站。铁路约15公里+600米处向正北转向,并入清华园站。 300米后继续向北转向,正式进入平台。
▲1988年,五道口扳道工袁树与妻子吴阿姨在铁路职工宿舍(位于今清华科技园附近)前合影。供图/袁保中
新清华园站有5条轨道,其中2条为主线。有两个站台,1号站台和2号站台之间有车道。2008年S2线建成时,新站进行了改造。拆除原有1、5车道,新建1车道、两个高台和一座立交桥。
詹天佑创造了世界,五道口的原始宇宙被铁路和车站唤醒。
但2016年11月1日,清华园火车站的百年历史被埋入地下。北五环路口的时代结束了,几代铁路人的记忆被最后一趟列车带走。
混乱
▲中关村东路与成府路交叉口。摄影/张小凯
宇宙的膨胀通常发生在四维空间中。除了普通的三维空间之外,还包括第四维度——时间。
从第五个路口开始,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空间里,近一百一十年,以及未来的时空里,五道口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多个维度扩张。
▲王庄路-成府路交叉口。摄影/YZERG
我和我的五道口时代只是宇宙中的碎片,但也是闪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