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公布第三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试点名单,369种药品进入大字版简化版目录
国家药监局近日公布了第三批药品说明书老龄化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369个药品纳入“大字版”和“简体版”说明书。网友纷纷转发相关消息,称赞其体现了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持续努力。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药品说明书因字体小如米粒、技术术语密密麻麻、英文字母混杂而广受诟病。它们既不清楚又不可读。
说明书“放大”、“简化”,说白了就是让患者看得清楚、看得懂。这是用药安全的基本保障,有效回应了群众关切。这样的举动值得点赞!
“缩小版”的药品说明书让不少患者抓狂。有媒体报道称,一些药品说明书似乎采用了“微雕印刷”,一粒米可以覆盖四个字。别说眼花缭乱的老人,就是年轻人甚至小孩都看不清这样的指示。
为什么药品说明书印得这么小?把文字变大有什么问题吗?
业内人士介绍,国家相关法规对药品说明书有具体要求,必须注明很多内容。除了患者比较关心的药物疗效、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之外,还有药理、毒理、禁忌等。这意味着如果不想增加药物的厚度手册,只能把手册的字体调小一些。
药品说明书内容过于复杂,表述过于专业。对于普通患者来说,阅读它的问题就像阅读圣经一样。和字体太小一样,也是长期被诟病的内容。
管理规定出发点的良好意图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字体小如米粒、技术术语频繁的药品说明书,你想达到什么效果呢?不要忘记患者必须阅读药物说明书。普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如果不能清晰阅读,将严重影响其对用法、用量、禁忌症等关键信息的理解,抵消提醒患者的说明书。影响。
提供说明的目的是让“不懂”的人读“懂”,让“不懂”的人“读”。如果说明书不清晰、不可读,就会失去“说明书”存在的意义,还会导致纸张、印刷等的浪费。
增强药品说明书的适用性和易用性,让患者尽可能清晰易懂,是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呼声。
2023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药品说明书适龄无障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决定开展药品说明书适龄无障碍改革试点在一些口服、外用和其他药物制剂中。随后,大字版和简体版药品说明书相继发布。
2023年底至今,三批共1128个药品纳入修订目录,体现了对患者的关心、理解和尊重。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
2023年12月13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道厂乡富裕社区,药房药师向居民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新华社记者 徐宇 摄
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医疗需求必然进一步增加。药企加大说明书内容和形式创新,积极响应患者对药品说明书的需求,这也将有助于药企自身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已有1128种药品纳入指令改革试点,但这一数字与现行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3000余种药品相比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据了解,国家药监局给出的药品说明书修订方案分为“部分放大版”、“二维码电子版”和“缩略简化版”三种。哪种方案更能被公众接受,还有待检验。
近年来,一些企业围绕手册改造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例如,扫描二维码获取语音播报提示、药品信息短视频,减少患者阅读障碍;推出互动AI用药指导、专职客服等,通过实时互动指导患者科学用药。
让网络平台和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加方便老年人,如提供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文字等功能特征的产品,引入简单便捷的界面模式,提高方言识别能力等,让老年人能够更轻松地享受信息化提供的更多便利。
多倾听群众心声,脚踏实地解决每一件小事,一点一滴清除“不适应”“障碍”,让药品小说明传递更温暖、更优质的关怀。 。
记者:恩浩
标题漫画:潘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