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阿尔腾贝格咖啡馆的诗歌:无论人生大小问题,去咖啡馆就对了
你担心,这个不顺利,那个不顺利,就去咖啡厅吧!
如果她不能如约来,无论理由多么充分,都去咖啡馆吧!
你的靴子磨破了,去咖啡馆吧!
你的收入只有400克朗,但你却花500克朗去一家咖啡馆!
你很节俭,从不请自己去咖啡馆!
你是一名公务员,但你想成为一名医生并去咖啡店!
找不到理想女朋友,就去咖啡店吧!
你讨厌和鄙视所有人,但没有他们你就活不下去,去咖啡馆吧!
没有人愿意给你信用,去咖啡馆吧!
——奥地利诗人彼得·阿尔滕贝格《咖啡馆诗》
彼得·阿尔滕伯格在这首诗中列出的无非是一件事:无论你生活中遇到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只要去咖啡店就可以了。这样善意、可爱、冷静、从容的建议从何而来?如果此时你走在维也纳的街头,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维也纳的一切都需要慢慢品味,就像出奇的咖啡馆,据说有近千家
维也纳的一切都需要慢慢品味,就像频繁出现的咖啡馆,据说有近千家。通常,广场的一侧是咖啡馆最密集的地方。秋高气爽的一天,空气中充满了清新和宁静。老店前别致的小圆桌椅,在地面投下交错的线条影子,像艺术品,又像城市的气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坐在椅子上,或看书看报纸,或与同伴聊天,或只是在阳光下发呆; “先生,进来喝一杯吧!”偶尔会有服务员的招呼声传来。
搬到僻静的住宅区,咖啡店是家人和朋友聚会的好地方,就像自己家里的另一个客厅一样;就连小街小巷也都设有咖啡亭。地方不大也没关系。站立 喝咖啡有一些特别之处。
维也纳人痴迷于咖啡,他们的待遇等同于音乐和华尔兹。它们都是维也纳灵魂的具体写照。
“一个男人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这句看似平淡的句子几乎成为了维也纳咖啡文化最经典的诠释。
那些喝咖啡的人
在咖啡的提神作用下,约瑟夫翻阅报纸,回复信件,或者写下小便条。服务员送来了第二杯咖啡,约瑟夫拿出厚厚一叠手稿摊在桌子上,时而聚精会神,时而如喷泉般书写。未来的《约伯记》和《流浪的犹太人》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些手稿,诞生在这个小咖啡馆里。
当阳光冲破晨雾,肆无忌惮地照在餐桌上时,另一位作家F.韦菲尔如期出现。韦尔法是约瑟夫的布拉格同胞,也是卡夫卡的密友。他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和约瑟夫聊天,沐浴着咖啡的芳香。
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国人,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维也纳的文人、艺术家、学者,甚至政治家都有在咖啡馆闲逛的传统。当时另一位著名的咖啡馆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写道:“咖啡馆是一个真正民主的俱乐部。只要一杯廉价咖啡的价格,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坐上几个小时,阅读大量书籍。昂贵的报纸和期刊、查阅各种百科全书和词典、工作、写作或与同行交流,毫无麻烦或尴尬地了解您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和最新想法?”维也纳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咖啡馆就像向公众开放的沙龙,同行的人们都处于这种氛围中。在悠闲的人文氛围中,文字激励、指引国家。尤其是在文坛,20世纪初,维也纳的“咖啡馆作家”享誉西方。由于当时这些文人大多生活贫困,没有自己的客厅、书房,所以他们整天聚集在咖啡馆里讨论文学、结交朋友、激发灵感,与出版商、报纸编辑讨论手稿和合同。经常来咖啡馆的人。能够使用电话,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他们的许多杰作都写在咖啡桌上。
例如,斯蒂芬·茨威格最喜欢的咖啡店是位于维也纳老城区国家歌剧院附近的 Café Chacher。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他接触了德彪西和施特劳斯的音乐,阅读了保罗·瓦雷什的文字,最终留下了《水边的房子》、《同情之罪》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