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改革开放新篇章:陈启文为什么是深圳深度解析城市发展奇迹
新华社记者 毛思谦 摄 深圳市容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变化和成就令世界震惊。当我们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时,深圳自然是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关键词。
记得两年前,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书界出版了许多以深圳为题材的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各个方面。大家对深圳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总结和介绍。又两年过去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前行、深入发展,谱写了改革开放新篇章。不久前,我收到了陈启文写的一本书,名叫《为什么是深圳》(海天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书很漂亮,很大气。但令我感兴趣的是,有很多关于深圳改革开放的书籍。陈其文这次为何写深圳?
今天的世界形势与两年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的世界形势完全不同。美国政府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以及今年席卷全球的COVID-19疫情,彻底打乱了世界节奏,也给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困难和阻力。如何应对危机、突破困难,是全体中国人民面临的现实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深圳仍然冲在了前面。深圳华为就是我们熟知的一个例子。美国政府屡次利用华为,正一步步将华为推向绝境。但华为也无所畏惧,从容竞争,以顽强的意志化解危机,开辟新局面。陈启文的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华为所做的事情。
陈其文写的这些,其实也向我们解释了他为什么还在谈论深圳。由于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自然成为国际势力试图阻挠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首要目标。华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美国竟然用尽各种残忍的手段来扼杀深圳一家企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目睹了美国政府对华为一波又一波的制裁和打压。在这本书中,陈其文详细地写了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打压,以及华为如何面对这种打压,度过了华为发展史上“极其困难”的2019年。
在美国的极限压力下,华为展现出了顽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福布斯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2019年全年营收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智能手机销售收入也同比增长34%。这样的成绩真是令人惊讶,但又是那么来之不易!华为目前仍处于外部条件非常严峻的时期,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灵活地改变了研发方式,以适应不断恶化的外部条件。我在陈其文的书中看到任正非针对这种情况说的两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句话是:“极其困难的外部条件将推动我们成为世界第一”。还有一句话是:“我相信胜利一定属于华为,属于中国!”
华为是深圳的缩影。任正非的两句话其实很明确地回答了我的问题。为什么还要说深圳呢?因为谈论深圳就是谈论中国。深圳的创业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中国改革开放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挑战,用什么方法来克服?深圳仍然是体现中国信心和能力的排头兵和标志性窗口。
因此,我们不仅要讲深圳在当前重大变革的形势下是怎么做的,更需要在今天的变化趋势下重新认识深圳过去是怎么做的,并借鉴过去的做法。 。新的启示。 《为什么是深圳》更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陈其文用整体鸟瞰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深圳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轨迹,既凸显了他们与时俱进的智慧,也强调了他们对精神的坚守。改革开放。
作者将深圳改革开放40年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选择该阶段出现的一家公司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四十年,四十年,即1980年代的华为、1990年代的腾讯、2000年代的大疆、2010年代的云天励飞。它们各自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见证了深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一次又一次抓住机遇、成功完成转型。如今,我们显然不再用“深圳制造”、“世界工厂”这样的词来赞美深圳。虽然这句话曾经代表了深圳某个阶段的焦点和辉煌,但它们已经成为历史。如今,深圳的目标是原创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全球知名品牌和商标、世界一流的商业理念。
当然,深圳40多年来的发展,有一些东西是从未改变的,那就是不断改革进取的精神,就是敢为人先、敢为人先的精神。广东人有句口头禅叫“我先行”,可以说是广东人性格的典型体现。当广东人的性格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时,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如今,深圳人依然以“我先行”的豪迈姿态站在潮流的最前沿。他们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国强大的抵御冲击、应对危机的能力。所以,再次告诉深圳,就是再次了解中国。
《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1日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