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创业故事:从深圳小公司到互联网巨头的成功之路
这个年轻人就是腾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他是如何一步步开创事业的?他如何看待当前互联网创业的前景?您对年轻人创新创业有何期待?日前,记者对马化腾进行了专访,听听他的故事。
“机会就像河里的泥鳅,到处都有,但不容易抓住。”
记者:关于您的创业事迹,网上流传有很多版本。您能告诉我们您自己的版本以及您是如何开始创业的吗?
马化腾:其实我们一直被命运眷顾,走到了今天,这应该归功于这个时代,归功于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人。
我在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其实,1993年毕业的时候,我就想在华强北创业。当时的想法是为客户组装电脑。我曾经组装过8086、286、386到486等早期计算机,但我很快发现在这种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中很难与别人竞争,所以后来我去从事寻呼通信系统,或BP机的工作,公司在深圳。
1998年,我辞职和几位同学、朋友一起创立了腾讯,因为当时我们看到了国内如火如荼的寻呼系统与刚刚兴起的互联网服务之间跨界融合的可能性和新的机遇。 ,所以我决定自己创业,开发一款即时通讯工具。
说实话,我们没想到腾讯能达到今天的规模。创业初期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当时,用户数量暴涨的同时,商业模式还没有找到。融资也非常困难。我们连买服务器的钱都没有。一度,该公司账户上只剩下很少的现金。幸运的是,通过打造自己的造血模式和盈利方式,我们克服了创业期的各种困难,逐步发展起来。
记者:当时在做寻呼系统的公司工作也是一份不错的工作吧?是什么促使您创业?
马化腾:从时代背景来看,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蛇口街头竖立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你似乎从每个人身上都感受到了勇气。尝试勇气和努力,敢于尝试,永不放弃。我想我们当时之所以有创业的动力,与时代的浪潮和深圳“先锋牛”精神的感召是分不开的。 “创业牛”代表了深圳开拓进取、勤奋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从个人角度来说,创业也和我的兴趣有很大关系。我和我的同事看到了传统通信系统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可能性,这促使我利用互联网来优化人们的通信方式。回想起来,我和我的创业伙伴都对互联网抱有狂热的态度。
记者: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创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吗?
马化腾:当时我们创业可以说是没有规则、没有经验可循。我们靠着对技术和产品的兴趣和热爱,而当时的深圳正是改革开放最汹涌、最前沿的浪潮,它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那种努力和进取的精神在里面。
时代赋予我们谋求新变化、新发展的紧迫感。自从我在深圳读中学起,校园里就流传着一句话,叫“时不我待”。老师用极其热切的语气告诉我们,今天是百年一遇的时代。机会就像河里的泥鳅,随处可见,却不容易抓住。
那个时代的精神启发对我们年轻的创业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当时的创业环境并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的资源支撑。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几个创始人把工资减半,收入只够填饱肚子。
直到今天,我们赛格科技创业园的办公室还在,虽然已经空了。但它见证了那个时代年轻人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勇气和毅力,体现了我们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激情。
“我不相信在弯道上超车,但我欣赏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记者: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挫折。哪一次经历让你印象最深刻?
马化腾:除了创业初期,还有几个比较大的挑战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之一是我们与 MSN 的竞争。当时MSN很强大,但是我们的产品每天都及时更新,比国外的产品更适合中国人。我们针对中国特殊的网络结构做了很多优化,给用户最好的用户体验和最快的文件传输。我们还在聊天室和个性化方面进行了创新。一小步一小步,坚持不懈,帮助我们最终赢得了比赛。
另一次是2010年左右,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开始从PC转向移动。我们面临着来自其他产品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新的方向和移动产品来实现转型。微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种快速的转变为我们赢得了一张宝贵的移动互联网门票。
记者: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后来者一不小心超越你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您看来,一家初创公司如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马化腾:我不太相信弯道超车,但我很欣赏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坚信,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基于它的价值观。在我心目中,一个好的公司应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公司的驱动力应该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再细说的话,一是更加符合时代和国家利益;二是更加融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与行业伙伴共同发展。只有在这三个层面体现企业的价值,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
记者:您认为年轻人创业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马化腾:首先是价值观。你永远无法接近你内心不渴望的东西。成功的基础是强烈的热情和愿望。这听起来很琐碎,但却是最高的要求。技术和代码是死的,但是使用技术和编写代码的人才和用户是活的。真正的灵魂其实是产品背后技术的价值观和感悟。
第二是韧性和行动。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之前,创业者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要进入这个领域?该领域用户的核心价值观和体验是什么?只有研究完这些问题之后,你才能开始制定策略。做任何战略决策,都要综合考虑公司、行业、人,先决策后行动,一旦决策就坚决执行。
但正确的策略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尤其是在快节奏的互联网行业,我们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不断迭代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两点:用户价值和保持初心。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创业的初心。
“克服困难的关键是坚持创新变革。”
记者:其实腾讯一直在模仿别人。曾有人戏称腾讯“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然而,现在我们看到腾讯通过自己的创新逐渐被别人模仿。目的。您对这一转变有何看法?您如何看待创新?
马化腾:确实,从公司的发展经验来看,克服困难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的创新和变革。比如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终端变化,却引起了行业的重大变革。我们能够拿到移动互联网入场券的核心原因是以微信为代表的大量产品技术创新。
当然,创新往往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不创造各种可能性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创新。有时为了创新而创新会使创新行动变形。许多创新往往是自下而上的,并且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边缘。一个企业如果完全自上而下,给创新设定了一个好的方向,往往会缺乏活力,变得非常僵化。
所以从机制上看,企业往往需要一些冗余,容忍失败,鼓励试错。比如可以彻底革新自己,在公司内部进行自下而上的小团队创新,逐步形成创新的传统。
记者:现在还是年轻人创业互联网的好时机吗?
马化腾:互联网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年轻人总有好的机会。关键在于你能否敏锐地发现并做到最好。互联网的精神其实就是制造效率。每次我们做一件事时,我们都要思考我们是否以最有效的方式做这件事。对于现在创业的年轻人来说,不妨先想得更细、更细,集中精力高效解决一个痛点问题。
我们现在看到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也就是工业互联网阶段。各行各业都开始驶入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快车道。这个过程将产生大量新的跨境商机。
如何根据时代变化调整公司战略是关键。管理者首先要有破局的能力,有良好的支持体系;其次,他们必须选择“神一样的队友”。要“破局”,首先要有从0到1的创业精神。第一步是从0到0.1,找到用户的痛点,不断尝试、思考、前进,最终从0到0.1成长。 0.1到1。应该鼓励小团队不断试错,挖掘从0到1的能力和机会。而从1到N也很重要。你一定有阿林那样的勇气。当面临艰难的选择时,你必须下定决心做出一些牺牲或改变。无论是从0到1,还是从1到N,在长期投资的道路上,都要耐得住寂寞,一点一滴地认真耕耘。
最后,保证团队执行力,保持组织活力。这是目标、计划和愿景实现成果的能力。
《人民日报》(2018年12月4日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