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伙格威眼中的中国:从印度到中国,感受平和与舒适的乡村生活
“从印度来到中国,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平和、温柔,让人感觉无比的舒服和舒服。”
“我看过中国的大城市,也参观过中国的小农村,我忍不住大声说,中国确实比印度好!”
印度男孩格威看着不远处正在收割的稻田,不禁感慨万千!
“你们这里一个月停电几次?”
来自印度的格伟来到中国农村后感慨万千。
这里并没有他想象中的破败,没有垃圾,没有牛,没有茅草屋,更没有衣衫褴褛的人。
这里的人都很正常、很普通。他们的穿着并不奢华,但也不像乞丐。
这里的房子也是普通的方砖房,装修得很好。
格伟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一个山脚下的小镇,但实际上那只是一个小乡村。
恰逢水稻收割季节,大面积的稻谷沉甸甸的。格伟第一次看到中国是如何收割水稻的。
和歌伟想象的不一样。并非所有在田间劳作的人都是女性,许多男性也参与其中。
在印度农村,尽管男性在力量和体格上优于女性,但女性往往要做的工作比男性多得多。
格伟跟着朋友进了村子,来到了朋友家。朋友的房子非常干净整洁,客厅的墙壁都贴满了瓷砖。
走进厨房,还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冰箱和炉灶,角落里还有一个加压水井。
厨房上方的天空不是砖砌的,而是透明的玻璃。即使没有开灯,也有光进来,显得非常明亮。
既然有加压水井,肯定不会缺水。格威好奇地问道:“你家的水井就设在这里,别人想要打水的话,不是要进出你家吗?这太麻烦了,不方便吧?” ”
朋友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这么想?当然不是。这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口井,不然我们和邻居共用一口井,不用去别人家抽水了。”
“而且前年,全村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大家都可以用井水,也可以用自来水,非常方便。”
格威更加惊讶了。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吗?即使在印度大城市也没有实现这一点!
现在印度很多地方都定点供应自来水。人们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到这个地方去加水。怎能说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呢?
然而,中国已经做到了。连农村都有这样的待遇,让大家都不缺水。这让葛伟赞叹不已。
称赞中国人确实了不起,和网上印度人说的没来过中国的人完全不一样。
但让格伟惊讶的不仅是这一点,还有电力问题。格伟问他的朋友:“你们这里一个月停电几次?”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每周停电几次?”然而,朋友的回答再次让格威震惊了!
朋友很轻松地告诉格伟:“我不知道,我们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停电了,感觉一年最多只有一两次停电。”
“我只记得小时候,如果下大雨,就有可能停电。现在不再这样了,但如果停电了,一般都会有短信通知。”
格伟实在没想到,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停电的情况竟然如此之少。这太不科学了!
要知道,在印度,停电对于农村人来说是常事。别说农村了,就是城市也常常无缘无故停电。
只有富裕地区的情况会更好,而高档公寓的停电情况会更少。
格伟的家庭相当富裕,但他认识的许多中产阶级偶尔会说,“我家又停电了”。
所以格威知道,停电在印度家庭里太常见了。谁知道在他看来无法与印度城市相比的中国农村,竟然有如此好的条件。
这里的人真是太舒服了。不存在缺水或停电的情况。更夸张的是,家家户户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格伟住了几天后,突然发现中国农村的生活似乎很好,房子舒适,水电不间断,24小时无线网络,就连空气也很新鲜!
一个人要是勤快点,自己种菜,自己养家禽,看来在农村想要自给自足是没有问题的!
难怪他还在网上看到了很多中国视频博主拍摄中国农村生活的视频。他觉得这些视频很有趣,但他的一些朋友坚信这些视频都是假的。
格威越想越震惊。在他来中国农村之前,他实在不敢想象这里竟然是这样。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想象和认知!
“你们的富人为什么不抢土地?”
如果说免费使用水电让格伟对中国的了解又提升了一个层次,那么在土地方面,格伟就更无语了。
格伟到达中国农村后,看到了大片的稻田。如果这些稻田是某户人家所有的话,那么这个人家一定是这一带的大户人家。
但进入村子后,格伟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每个人的衣着、住所都很难看出贫富差距。
于是格威感到有些困惑,他疑惑地问朋友:“你们的富人为什么不夺取土地呢?”
格威并不是凭空问出这样的问题,但在印度就是这样。土地归某个家族所有是很常见的事情。
虽然很多农民每天起早贪黑,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为地主干活。不管他们工作多辛苦、多累,他们都可能吃不饱。
因此,在一些地区,一个印度家庭即使每天要在大片土地上劳作,也常常吃不饱,而且个个骨瘦如柴、黑黑干枯。
他们的眼神总是充满疲惫,仿佛麻木了,生活在无知之中。
朋友无奈地告诉葛伟:“农村的这块地怎么会有人想要呢?根本不值钱,而且一个人能拥有的耕地也是有限的。”
“我们中国已经很久没有房东了,说实话,兄弟,现在都21世纪了,房东真的不应该存在。”
格威没有回答。他对此没有发言权,因为他的家族拥有大量土地。
这些土地让他有足够的食物和饮料,还有出国旅行的钱。任何人想要夺走他们家族的土地,那真是冒着生命危险。
格伟只能感叹,中国和印度真是不一样。中国农民的生活似乎与印度一些中产阶级的生活相似,或者比印度很多中产阶级的生活要好。
不过,格威也知道,很多印度人非常注重面子。事实上,他们的家庭没有多少资产,但他们仍然敢于声称自己是中产阶级。
就好像有些印度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敢说自己不识字。
同样,在印度,有些人家里已经接好电线用电了,还敢说家里供电正常,但实际上连电费都没有交。
格伟之所以知道这些情况,不仅是因为他在网上看到的,还因为他在大学时和同学做过相关调查。
尤其是在电力方面,格威发现印度的年发电量其实相当高,但奇怪的是,仍然有很多印度人用不起电。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大量印度农村人用不上电。即使是城市地区的印度人也不使用常规的开路电。他们用电线秘密地连接它们。
当然,也很离谱的是,城市居民偷电的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事实上,似乎没有人大规模处理这种情况。
格伟也就此向老师询问了相关问题,但老师却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
这也是格伟来到中国农村时如此震惊的原因之一。
因为中国不仅家家户户用电没有困难,连村庄的路边都有灯。它们在晚上 7 点钟亮起,直到第二天早上 5 点钟才关闭。真的很亮。
每天都是这样。当伟站在窗边时,透过防盗网,可以看到明亮的路灯,还有几只小飞蛾在路灯周围飞来飞去。
我们离开乡村的那天早上正好下雨。下着大雨,电闪雷鸣,但朋友家的电力仍然正常工作。
格威坐在屋檐下,看着外面倾盆大雨。他感觉特别舒服。这是他以前在印度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他觉得中国这个国家真是神奇。看上去一点也不咄咄逼人,到处都充满着太平盛世的气息。
这里的人们看起来非常温顺和平。也许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但他们仍然活得很好。
格伟觉得自己已经爱上中国了。他喜欢中国农村的生活。这里非常舒适,与印度的农村和城市不同。
格威不喜欢印度的农村地区。一切都很不方便,用水很麻烦,经常突然停电。另外,村里很多人总是给格威一种死亡的感觉……
他不喜欢印度农村的气氛。说到劳动,中国农民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精力,而印度农民似乎过了今天就没有明天。
这个比较很残酷,也确实如此。格威确实很讨厌这样的比较,但他却亲眼目睹了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亲眼所见,格伟对中国有了更好的印象。他喜欢这里的水、电、网络,也不缺少空气。这是一个非常适合退休的地方。
“养老护理”这个词对于格伟来说还算陌生,但他却很喜欢。他还认为,将来如果能够在中国提供养老服务就好了。
格伟回到印度后,再次走进乡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即使是乡村,在不同的国家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免责声明:本作品根据现实生活改编,人物均为化名,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