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美丽乡村建设:从沙美村到北仍村的蝶变之路
万泉河、九曲河、龙滚河蜿蜒入海,让琼海周边的村庄充满了秋色。博鳌亚洲论坛就坐落于此。
论坛创办以来,海南省琼海市抓住这一机遇,重塑自身发展。然而,当时琼海的许多村庄仍然“脏、乱、穷、穷、散”。与论坛会址隔河相望的沙梅村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该村党支部被列为全市20个薄弱无组织村之一。基层党支部之一。
2017年以来,琼海“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从加强党的建设、改变村容村貌、不断聚集群众人气开始,沙美村、北张村的蝶变也开始了……
通过党的组织体系,把最强的干部、最好的资源聚集到薄弱村
“从今天开始,沙美将正式进入工作模式,无人能阻止!”说完这句话,郑庆之和傅文程环顾四周。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但他们也将自己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他们没有退路。郑庆志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文成任博鳌镇副镇长。他们一起被派往沙美村督战。琼海选择改造沙美村,是因为这里非常贫困。距论坛站点直线车程仅几分钟。 2016年之前,还没有一座桥梁真正连接台湾海峡两岸。只能通过一条几乎无法通过拖拉机的土路进入。
孤立的背后是基层党组织的软弱和散乱:沙美原老村支书任职多年,两委干部不是亲戚就是朋友,村财务长期不公开。很长一段时间。 2013年,两届村委会进行了改选,村民推选致富者、村里第一位大学生王廷亮担任村委会主任。尽管王廷亮工作努力,为村里办了几件大事,但老支书担心王廷亮可能取代他的位置,阻止他入党。 2013年至2017年五年间,沙美村党支部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党员。
显然,无论沙梅漂亮与否,支部的工作都存在问题。
基于这一判断,琼海市委重点加强党的建设,选拔精兵强将,对两个村委会干部进行调整。郑庆之、傅文程上任。
“通过党的组织体系,可以把最坚强的干部、最好的资源聚集到薄弱村,推动乡村建设。”琼海市委书记何琼梅说。
每当出现矛盾或问题时,郑庆志和傅文程都赶到现场,当场协调解决。仅仅六个月的时间,程润的车子就磨损了好几个轮胎。
整改必须坚决、方法必须有效。群众诟病最多的,成了第一根被挑出来的“刺”——村级党务整顿、财务公开、“三会一班”正常开展。王廷亮等人被招募并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六个月来,萨梅面貌焕然一新:路、光、水、电、气“五网”基础设施和四个污水处理站已全面建成。 568亩鱼虾塘改造成村级红树林湿地公园。村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亩塘塘退还湿地的补偿标准,都向村民明确公开。
在整顿过程中,琼海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这个“头雁”,将全市20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档案纳入村(社区)统一集中管理。市委组织部、其他村委干部档案由各镇党委管理。同时,对全市1179名村(社区)干部进行资格联合审查,淘汰涉黑、作恶的村干部21名,更换不履行职责的村支部书记10名。
此外,该市每年还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省外学习培训,让他们学习经验、寻找差距、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019年,整顿清理全市38个薄弱散乱的基层党支部。
沙梅村党支部摆脱了落后的标签,在沙梅转型中发挥了带头作用。沙美今年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是海南四个获奖村庄之一。
乡村振兴除了下放人、财、力外,还需要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
羞耻变得美丽,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退塘还湿地后,不少村民的生意找不到出路。公园般的村庄环境每年需要花费数千万元来维护。这笔钱从哪里来?
“以我们的自然条件,让村庄变得美丽并不难,难的是让村庄同时变得美丽和富裕。”琼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星星多次到村调查后提出了这一问题。
刚刚起步的Samei如何克服这个发展难题呢? 2018年4月上任的第一任村书记钟泽鲁其实已经有了新的蓝图。 “曲线”变成“直线”。看似顺利,但此时,爆发力就受到了考验。
“不能只靠我一个人,全体党员必须团结起来,带领群众共同努力!”钟泽鲁说,“乡村振兴除了下放人力、财力、权力外,还必须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
2019年,沙美村再次成为此次“下沉”的第一个实践村。全村划分为10个网格党小组,从41名党员中选出10名党员中心户。各党员中心户联系并服务了各自网格的10户。
2019年11月,沙梅村需征得2/3以上村民同意,才能将调整方案腾出的65亩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发展旅游业。被村民付泽谦废弃多年的小鱼塘也在这片土地上。他不认同“村集体入股、村民分红”的合作方式,更愿意接受一次性补偿。
老党员莫太石负责联络傅泽谦。两人平时关系很好。莫太师透彻剖析了一个道理:只有做强村集体经济,沙美才能长久美丽。 “我相信老莫。”傅泽谦工整地在同意书上签了字。
基层治理结构中,95%的各类治理问题和矛盾纠纷到达村党支部层面得到解决,重大问题到达镇党委“云处理”平台的不足5%需要与市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激发每一位农村党员的活力和激情,把党建引领落实到农村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今年,琼海市委组织部还推出乡村振兴骨干培训班。同时,深入实施“万名农村党员培训工程”,一个月内,全市11000多名农村党员分期分批接受培训。
将党建延伸到项目、融入产业,让“美丽乡村”更有“精神”
树荫如盖,鸟鸣如织。今年春节前夕,北京村刚刚接待了大量外来游客,正准备在旺季大显身手。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部分经营户经营出现困难。管委会迅速反应,召集各方紧急协商,立即做出减免各经营户半年管理费的决定。
“我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和保障。”北洋村草寮咖啡馆经营者林宗浩表示,外地人只看到“美丽乡村”的风景,很少知道其中的困难。
转型伊始,北张村老党员林宗浩带头经营咖啡店,带领5名村民入股。结果,四个月后,咖啡店只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无法收回资本,投资经营的村民纷纷撤资。村内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但由于没有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合作社成立几个月后就“不合作”,出现了占道、乱经营等问题。
单独行动并不是正确的出路。 2018年,北洋村党组牵头成立管委会。村里的重大民生问题在管委会平台上讨论,然后报官塘村党支部批准后实施。同时,每月还向每个企业主收取管理费,这也增加了村集体的“口袋”。当然,这笔钱不能白收,今后全村的公共区域都将得到管理和保护。
管理委员会有什么好处?官塘村党支部书记李成义思路清晰:如果谁有意向北山投资,他会与管委会协商,防止村民单打独斗。谈判项目在党组织的指导下,首先要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只有保障村民的利益,才能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积极性。
全村“打包”发展,每个村民都可以分享经营收入。北张村的“怀旧味道”农家乐对外招标,每季度进行分红,成为村民的固定收入。村民们把老房子、老院子打开,办起了农家乐、咖啡店生意,吸引了村里及周边地区的285人回家就业。北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8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3000多元。
直播、开更多民宿、开发新特色……北京村产业百花齐放。北张村为琼海提供了新经验:“党支部+合作社”的方式,将党建触角延伸到项目、融入产业,让“美丽乡村”建设更加“有精神”。
琼海复制推广沙特美国模式和北方经验,建设了南强、柳科、排岗等10多个美丽乡村,每个美丽乡村都在琼海绽放,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旅游或家。享受城市生活品质。
“我们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展现美丽,更要展现我们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何琼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