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小镇做题家:从高考到重点高校,小镇青年的精神困境与自我认知

发布时间:2025-01-19 00:55:01 点击量:

新学期刚刚开始,改变很多人命运的高考已经在近两个月前结束了。这期间,有一个新词“发明”了短短三个多月,成为很多人的流行语——“小镇问题解决者”。有人预言,这个词将来会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样家喻户晓、富有洞察力。

“小镇问题解决者”是那些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身体上离开了“小镇”,但精神上却无法逃离小镇的年轻人的自称。最早出现在豆瓣群“985垃圾引入计划”中。该团体于今年5月10日成立,成员数量迅速从个位数增长到近10万人。

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

作为“小镇青年”叙事下的衍生术语,“小镇问题解决者”实际上是985、211大学学生对其生活状态的视觉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精英学生对自己精神世界的简要了解。形容心情沮丧。

然而现实中,通过高考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提问者”。如果我们跳出“在小镇做问题解决者”的狭隘讨论,我们会发现二年级、三年级和专科生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却被排除在讨论之外。这背后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代表。国际变迁和社会流动的历史性变化。

截至2020年6月,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05所,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知名的985、211院校仅占100多个席位。中国二线大学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年轻人的情况。不过,与“985五”的学生相比,二等及以下学生的脸就显得有些模糊了。

近日,学者、作家黄登出版了最新作品《我的二本学生》,聚焦中国最普通的二本院校学生的命运。黄登在一所二线院校任教。长期的课堂教学和课后师生交流,让她见证了这群学生的成长和变化。

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_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

△《我的两个学生》,黄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在书中,黄登分享了15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4500名学生的长期观察和10年的跟随并对两位班主任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及近百名学生的感言。

即使是二流院校的孩子,依然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为什么这些来自小镇的985大学生开始自嘲“废物”?相比之下,二年级学生的优势是什么? “小镇问题解决者”如何摆脱自我封闭、自我否定的情绪,回归脚踏实地的生活?本期《逆潮流》主播董木子与乌托邦播客《天真咖啡馆》主播郝瀚,特邀黄登教授客座讲授“小镇问题解决者”如何通过自我与过去和解、面对真相。我自己的反思。

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

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

*本文整合自本期逆人气播客嘉宾发言。欢迎收听完整版节目。

#在这里展示

*为了方便大家收听长节目,书评周刊微信小程序以及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等多个音频平台上线了反向流行。也可以在以上平台搜索“反向流行”来听!

(长按二维码收听)

01

没有通过985,

难道你不配称自己为“小镇问题解决者”吗?

韩浩:从某种意义上说,“小镇做话题艺术家”的想法是对自己出身乡镇的文化回望。黄登先生是否认为自己是“小镇问题解决者”?

黄登:当我第一次听到“小镇提问者”这个词时,我有很多感触。由于我的年龄和工作经历,我见证了这群孩子的成长,却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会给自己贴上“小镇问题解决者”的标签。一方面这种识别非常准确,另一方面又让我很不舒服。

我观察到,现在的学生考入985、211大学的难度并不比我们“70后”考入相应级别大学的难度低。我上的大学是一所专科学校,岳阳大学(现已合并)。虽然我一直后悔没有复读,但我仍然对上大学有一种自豪感。我并不否认内心深处作为一个骄傲的人的现实。感觉。为什么当年的专科生给人一种骄傲的感觉,而现在985、211大学的学生却给人一种废物、“小镇问题解决者”的感觉?这种自我认知的差异值得深思。

另外,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小镇提问者”。首先,我不是来自小镇。我出生在农村地区。其次,在我上学期间,我确实没有做很多题。那时候还没有回答问题的概念。也就是说,我没有像现在参加高考的孩子一样,陷入无边无际的题海,回答那么多问题。我记得当时我们的试卷都是用钢板刻出来然后油印的。老师们都觉得做试卷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他们会精心挑选题目。整个教育过程中重复性工作很少。教育理念倾向于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而不是让他们拼搏。因此,在我初中、高中的时候,我还有充足的时间写信、交笔友,甚至谈恋爱、写诗。我也参与了很多家务,从来没有因为错过一套试卷而感到焦虑。

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

△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着有《我的两个学生》、《地球上的亲人》等书。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曾获“第二届中国青年作家奖”非小说奖、当代作家评论年度征文奖等。

郝瀚:在豆瓣“985垃圾引进计划”群里,有一些二三级学生或者大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经历,但也有一些(当然不是全部)被调侃说:“你只过了四五级”考试。 100%,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小镇上的问题解决者吗? “从现在狭义上讲,没有考上985、211、重点大学的人,根本不配被称为‘小镇问题解决者’。你怎么能看到这样的说法呢?”

黄灯:很多人会认为学术歧视由来已久。但据我观察,近十几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推进,根深蒂固的学历歧视反而愈演愈烈。我上大学的时候,专科学校、本科学校、重点大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鄙视链。充其量,专科生会真心羡慕名校学生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可以去更好的城市,见识更多的世界。而不是感觉彼此的命运有巨大的差异。参加考研、博士考试时,只要符合学校的报考要求,从招生学校的角度来看,专科生和北大本科生的起点没有本质区别。

我在国内比较好的大学读了硕士、博士学位,也和学校的本科生有过接触。因为当时大学都已经合并了,所以我能感觉到他们比本地大学有更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优越感。而且因为我是在合并之前进入大学的,所以学校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身份差异并不是那么明显。话虽如此,我高考的时候,湖南文科和本科的分数线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我多考4分,我就可以考湖南师范大学,如果我考了4分,我就可以考湖南师范大学了。 20多分,我就可以进湖南师范大学了。比较好的重点大学。但现在,专科生与本科生相差几百分,普通本科生与重点本科生相差几十分,重点本科生与顶尖大学差距也很大。所以,这种无形的优越感在现实中也是有依据的,985、211大学生嘲笑地方高校的学生不配被称为“小镇问题解决者”,似乎也有道理。

02

起源与未来:

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

从小城镇到大城市有多远?

董木子:黄老师提醒我,原来今天诞生的“小镇问题制造者”这个词,有非常明确的代际指涉。高考是农村孩子离开家乡成为城市人最主流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够“考上”的小镇年轻人,其实也算得上是“小镇问题解决者”。

我的硕士论文是关于小镇青年的文本分析。确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性的扩大,农村和小城镇青年到大城市谋求发展,经历了几波代际转移。我选择了贾樟柯的电影、李强的剧本《孔雀》、《立春》以及郭敬明的经历和小说来处理小镇年轻人的身份问题。这些作品中,出生在小城镇的70、80年代的年轻人也面临着离开家乡的紧迫感,以及从小地方到大城市发展时遇到的现实困难;然而,代际差异也塑造了他们的情绪基调。的变化.

在贾樟柯和李强的故事中,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小城镇年轻人有着更大的挫败感、自卑感和障碍,安身立命的社会资本更加稀缺。尤其是文艺青年,他们向往大城市认可的文化资本,有着朱利安式的热情,但同时又鄙视自己的出身。

以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年轻人,正在痛苦地、悄然地重新学习一整套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他有着更加敏锐的差异感和品味,凭借强烈的自我发展欲望,最终实现了从“小镇青年”到“新上海人”的身份转变。

早年的郭敬明,悲伤地写了一个小镇年轻人的痛苦和悲伤。然而,在他后来的《小时代》系列中,他完全用“东方巴黎”的归属感,通过时代姐妹的故事,为当代上海奠定了基础。通过了。

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

△电影《小时代》剧照

与小城镇的“80后”年轻人在大城市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社会地位相比,如今的“小镇问题解决者”的情绪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个人的未来更加迷茫。很多人都觉得过去残酷的应试教育让他们很难灵活融入新的环境,在学习和工作上比城市中产阶级的孩子有更大的障碍。

黄登:我们70后的大学生如果能拿到毕业证,就有基本的工作保障。 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合并进入市场化改革后,个人与单位直接挂钩,国家拨款被取消,这不仅给了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也带来了不确定性。那时我们很难想象大学毕业后去广州或者北京工作,但现在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城市,有更大的期望,也面临更大的压力。成长是独立个体面对并融入庞大社会的过程。今天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大的自由,也有更具体的困惑和挑战。

冬木子:面对这样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张思维导图,精美地呈现了“小镇青年”和“小镇问题解决者”之间的关系。 “小镇青年”分为两类,一类是奋斗者,一类是不奋斗者——前者是“小镇问题解决者”,后者则可能成为“三和达人”;与“小镇青年”“做题者”之间也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如果继续细分,当“小镇题作家”不再挣扎时,他就变成了“985废物”。除了小镇青年这两类之外,还有“小镇文艺青年”的飞地。他们都是难以形容的存在。 “小镇青年”的心理状态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在这张思维导图中被戏谑地调侃。

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

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

03

西方高等教育:

显性的阶级区分和隐性的社会分层机制

韩浩:“985浪费”的“浪费”并不是说他们缺乏能力和智力,而是指向出路问题。让“小镇问题解决者”困惑的是,良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相应的经济资本或社会地位。之所以存在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因为中国相对公平的教育机制允许这种流动存在。近十几年来,中国各行各业财富迅速积累。政府官员的子女、商人的家庭、医生、律师、教授和技术人员都将在大学里相遇。这次相遇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可能性。

与中国相比,西方(尤其是英美)的教育分层尤为明显,教育分层是社会分层在教育领域的可视化。我想分享一下我在英国留学期间观察到的教育分层。

我在利兹大学学习。这是位于英国著名的中央工业城市的一所中产阶级红砖学校。学校里的一个朋友成绩优异,本来可以申请剑桥大学,但最终他选择了利兹大学。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本在剑桥四处走动,而利兹的培养机制和学校氛围更适合他。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很奇怪,因为我们通常会选择排名较高的学校。

还有一位英国朋友在剑桥读书。毕业后,他去了一所很普通的中学,担任语法老师。也许该高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会继续上大学。但这位朋友并没有我们“小镇提问者”那样的差距感——英国人似乎很自然地接受了教育和社会的阶级分化。

董木子: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法国学者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祖国》一书中。他一直在应对阶级差异给他带来的痛苦。迪迪埃逃离出身的情绪与今天的“小镇问题解决者”很相似。他面临的是当他身处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时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他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现实。这里有出路的问题,也有精神世界如何安置的问题。

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_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

△《回归故乡》,[法文]迪迪埃·埃里蓬着,王贤译,后浪丨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7月。

韩浩:《出生》一书中提到了一些数据:美国最上层四分之一家庭的孩子有80%会获得学士学位,但最下层四分之一家庭的孩子只有10%会获得学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美国四年制大学的学生主要来自富裕家庭;哈佛大学近一半的学生家庭收入位于美国前4%,但只有4%的哈佛大学学生家庭收入位于美国后20%。美国经济特权的代际传递是通过教育体系完成的。

在招聘过程中,顶尖Elite Professional Service(EPS)专业服务公司与顶尖名校也会联手,在招聘实践中造成不平等选拔。他们经常利用秘密的个人利益要求来招募与自己文化相同的人。高品质的人。一位来自大公司的受访者甚至表示:“我不是为公司招人,而是为自己找一个下班后可以一起喝一杯的朋友。”所以即使中产阶级的孩子进入名校,在招聘过程中仍然没有办法获得高薪工作。当然,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

△《出生》,[美]Lauren A. Rivera,江涛/李敏译,《乌托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6月。

黄灯:找工作确实更多地依赖社交网络和资源。毕业后,学校的学生也会以校友的身份与辅导员、班主任保持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积累的联系将会对后续毕业生的就业发挥作用。我在《我的第二个学生》中提到的广东F学院,虽然不是财经名校,但依托广东的地理和专业优势,就业一直不错。现实原因之一是,广东60%的人、%的银行行长都来自这里,广东唯一的金融招聘活动将在这里举行。学校的传统会积累成资源,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学生从优势明显的大学毕业后,会通过一条秘密的、既定的道路顺利进入社会。

除了从出路的角度理解“在小镇上做问题解决者”之外,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困惑可能意味着他们在参与社会时遇到了一些他们没有意识到的具体障碍。我观察过很多重点大学的孩子。他们有着浓厚的学生气,与现实世界疏远。一般的大学老师只会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却没有意识到对于尚未成年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其实还很年轻。我们要趁势教会他们一些与社会相处的能力。在教学生的过程中,除了我的专业知识之外,我还会利用一些机会教给学生一些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例如,我告诉他们在写电子邮件时要有具体的标题和礼貌的结论,并告诉他们如何礼貌、清晰地向他人表达基本要求。当我的许多学生第一次给我写电子邮件时,他们直接发送附件,没有标题或结尾。并不是他们忘恩负义,而是他们实在不知道如何写电子邮件。对于一个整天做题的孩子来说,自己很难意识到这些细节。当他们独自面对复杂的社会时,真的会感到不知所措。

04

广东省二年级学生:

脚踏实地的生活条件

董木子:“小镇头条作家”其实是由一群相对较多的精英学生来定义的。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镇话题作家”可能就是黄登老师书中写的二等人。本科生、非专科生或专科生。黄灯老师有没有观察过,他的二年级学生是否也有这种在网络上给自己起名字或者分组表达情绪的做法呢?

黄登:“在小镇做题”是985、211大学的学生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视觉表达,也是他们对精神世界的描述。这种主动的自我文化分析在我的学生身上确实很难出现。

广东学生的思考很认真。他们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份既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又不增加家庭负担的稳定工作。

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

广东的孩子似乎很难陷入精神空虚,生存能力很强。我的很多学生都热衷于商业活动,他们会特别注重社会的实践经验。他们上大学后肯定会做兼职。有些同学大一、大二的时候就会做生意,我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客户之一。他们很少和我谈论文学问题,但有时却谈论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以前我们学校不允许外卖进入校园,以确保食品安全。一些潮汕学生会打电话给家人在校门口旁边开一家快餐店,然后利用学生身份将外卖带进学校。

韩浩:这和您之前对大学教育实践的理解有差距吗?

黄登:说实话,确实有差距。因为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自然应该更加关注精神上的东西。不过,他们并不是不重视这些事情,只是特别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生存下来,才是做人的根本。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经常告诉我,她以前在北京的同事都是名牌大学的教授。大学毕业后,很多孩子因为工作不如意,宁愿留在家里,也不愿意进入社会。 ,这让家长特别担心。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在我的学生身上。不管家里多富裕,他们仍然愿意出去发传单、到餐馆上菜。这或许就是广东艰苦奋斗精神的影响。

董木子:也许985、211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光明的期望,因此差距更大,而普通大学的学生可能有更充实、更踏实的计划?

黄登:我只能说一下具体的经历。 《我的二学生》虽然写完了,但还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我写作的初衷主要是通过个人观察来呈现近二十年来的教育图景,还原一些现场,留下一些第一手资料,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我有时想,这种情况除了我的主观感受外,也可能与地域经验有关。一个受过市场经济深度洗礼的地方和一个没有受过深度洗礼的地方,观念上有明显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安徽、甘肃的学生与广东的学生差异相当大,在具体课堂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我记得有一次课堂上讲海子的诗歌,有一个学生泪流满面。他说,他离海子出生的地方很近。同班的一些孩子觉得海子的诗很好笑。

05

摆脱出生的诅咒,

如何通过教育与自己和解?

郝瀚:《回到故乡》里,迪迪埃当了教授后,经常想起自己当屠夫的哥哥,总有“我可能是他,但我没有成为他”的想法。对于他的兄弟来说,迪迪埃是法国一所优秀大学的老师,他是家里的“幽灵”。黄登老师的两本书《地球上的亲人》和《我的第二个学生》,也有对自己经历的反思。黄灯先生的个人经历中是否有这样的部分?

黄冷:是的,这也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工厂工作。 1997年,我从机关调到车间。 1998年我下岗了,所以我决定考研。当我上大学时,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我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现在再看以前写的那些浪漫的、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我还是会脸红。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会很认真地对待自己,在意别人的想法。

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_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

△《地球上的亲戚》,提着黄灯笼,乌托邦|海峡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以前我对知识的力量毫不怀疑,但1998年下岗后,我突然意识到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尤为重要。为什么985、211大学的学生称自己为“废物”?因为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前的教育中,个人经历是完全被遮蔽的。他们做的每一个问题、读的每一本课本、老师传授的每一条信息都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村庄、小巷、父母和祖先的工作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程中,它们并不作为教育资源而存在。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不能完全接受自己的个人经历,获得生存的真正支撑,特别容易陷入空虚。

因此,当我给学生上公开课时,我尽力帮助他们唤醒现实生活的感受。我会改变和学生交流的方式,比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村庄、自己真实的困惑写论文。我会以老师的身份,尽可能平静地引导他们面对个人生活中的挫折和难以承受的经历。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发现那些能够走出这个坎,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真实的自己的学生,会更顺利地进入社会,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承受社会的复杂性和压力。面对学生的精神成年,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心智强大,接受真实的自我,提高个人认知。

当然,这种看法显然和我个人的成长有关。当我在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我的其他同学都是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所以,我一直不敢告诉别人我是下岗工人,也不敢告诉别人我大学学历。我觉得这很可耻。但后来我问自己,为什么你觉得做一个专科生很尴尬,为什么你觉得做一个下岗工人很尴尬?这不是我的错。

婆婆在世的时候,每次回去看她,面对亲戚,我都会有一种真正的荒唐感。虽然婆婆晚年衣食无忧,有地方住,儿女也孝顺,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几乎一生都在为生存而奋斗。弟弟整天辛苦工作,只能挣点饭钱。我和丈夫读书来到城里后,生存的主要工作就是成天写与自己无关的论文。这种明显的对比不得不让我反思和质疑。我广为流传的文章《农村媳妇眼中的农村图景》,可以看成是自我净化的产物。人需要经过反思,才能接受自己,才有重新思考的起点。

当我清理掉心里的东西之后,我就能坦然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我的写作、与人相处,尤其是与学生的交流,都会变得非常真诚。我觉得通过教育和反思,一个人才能真正成长。这是我的人生经历中一个特别清晰的背景。

董木子:怎样才能达到脚踏实地、现实的存在状态?对于今天的“提问者”来说,迈出这一步是困难的。

黄灯:年轻人迷茫的时候,做一些具体的社会实践特别好。我会告诉学生,如果您上课后无事要做,您可以去Longdong,Tianhe District的城市村庄,并与快餐店老板和送货人员聊天。您需要与现实世界和人联系,并进行特定的工作。这将使人们感到与城市的联系。超越专业学习的与现实的更强联系。

除了朝着一般方向进行教育改革外,高等教育还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探索教师行为范围内的变化。我对只写论文并且不关注学生或教学的大学教师的趋势感到非常恶心。老师的工作是很好地教课程并培训学生。尽管我没有做太多事情,但我会觉得只要我对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注并指导他们,他们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和成长。这也是教师的含义和价值。

在我从湖南来到广东之后,我觉得做实用的事情特别重要。对于老师来说,我觉得带领一些学生像写论文一样对待班级更有意义。正是这种理解是,它促使我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愿意花时间和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声音,并写下与他们的互动,并写“我的第二个学生”。

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_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

#ReversePopularwelfare俱乐部

欢迎在听这个程序后分享您的想法。触摸最多的朋友将收到礼物〜

附:仍然有一些读者获得了以前的好处,但没有向我们发送他们的地址。请尽快将您的地址发送到反向流行的电子邮件地址。

-结尾-

推荐过去的趋势以反向方式

您有什么想谈的吗?

与反向趋势聊天办公室主管联系☟

无出路咖啡馆第六周作业_无出路的咖啡馆音频_无出路咖啡馆创作背景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