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888888
网站首页 关于乐橙真人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20-8888888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
邮箱: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小学师生眼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从日常教育做起,共建美丽家园

发布时间:2025-01-20 14:02:59 点击量:

绿水青山之美深入心灵

编者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2022年6月5日环境日全民居家活动时强调,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践行之,努力实现,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要让生态文明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转化为自觉行动,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日常教育引导做起。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并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有益探索。我们邀请部分中小学校师生讲述做法和经验,邀请学者分析建言,共同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生根发芽,形成合力,成为人心中的一片森林。年轻人。

【前线旁白】

体验一颗种子的奇妙旅程

讲述人:任丽芳,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一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

我校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距长江北岸仅800多米。学校于2021年正式成立,迎来了第一批一年级学生。如何将保护生态环境这样宏大的主题变成一年级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当他们迎来进入小学后的第一个春天时,“一颗种子”的故事发生了……

初春时节,校园里披上了一点点新绿。学生们朗诵《辞别福德古草》《早春水署张十八员外》,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老师引导了这个过程:“孩子们,你们愿意培育一颗小种子,让它发芽、成长吗?”大家欢呼“是”,高高举起小手。于是,孩子们在家校合作的帮助下,把花种子、草种子、豆种子种到了花盆里。经过每天观察记录,适时加水养护,小种子终于一颗颗发芽了。孩子们兴奋地用文字、照片、视频、绘画记录了小种子的成长过程,有的甚至编了故事讲给大家听。

学校聘请农业专家录制视频,为学生讲解果蔬无土栽培过程。周末还组织亲友现场参观,让学生亲眼目睹种子变成餐桌上美味佳肴的奇妙历程。同时,组织孩子们到滨江风景带踏青,在绿树鲜花环绕的优美环境中,为孩子们讲述长江两岸的绿色种植保护和设施改造故事最近几年。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经历,对自然的热爱潜移默化地注入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生态文明教育的种子在他们小小的心里发芽了。

绿色生活方式调查目的_绿色生活方式调查表_绿色调查报告

如今,校园内一座现代化的种植体验基地正在建设中。我们希望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一颗种子》的故事能够给他们更多的思考。因为只有把小种子“种”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才会越来越坚实。

孩子们在江苏省扬州市庐阳湖湿地公园玩耍。新华社

亲身实践培育“生态心”

讲述人:刘万荣,四川省成都市大湾中学教师、省特级教师

今年春天,我组织一年级十四班的学生对青白河长流河(城区段)生态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同学们特别兴奋,充满期待。

经过充分讨论,同学们分为“河岸管理调查组”、“河流调查组”、“生物调查组”三个小组,独立设计实践方案。很快,在设计检查问题大纲时,问题就出现了:有的小组提不出问题,有的小组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有的小组设计的问题偏离了主题……于是,我带着班长,地理班代表和各组领队步行参观了长流河城市段,沿途讲解并解答问题。

通过实地参观,学生心里根基扎实,脑子里有了想法。我逐一引导、发起各小组的讨论,最终得出了一个比较合理、可操作的大纲。

3月27日,检查按计划进行。那天晚上自习前,曾诚同学兴奋地对我说:“长流河真美,河岸上的樱花已经悄然绽放,水面被微风吹得泛起涟漪。生态文明已经不远了。”来自我们。”

三组同学各有收获——

通过分类观察,“生物调查队”发现,乔木主要分布在绿道两侧,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种植在斜坡上,靠近水面,因此不怕汛期洪水泛滥。 。 “我们还发现了五只白鹭掠过水面,这让我们了解了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一名学生写道。

绿色生活方式调查目的_绿色生活方式调查表_绿色调查报告

“河堤管理调查组”检查的城市河段长约3公里。他们发现,只有约200米的河堤被修复得像水泥墙一样,其余河段都采用了生物固堤的方法;一些河堤断面还修建成阶梯状,很好地满足了市民“亲水”的需求。

“河道督察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长流河历史上是成都钢厂、四川化工总厂等传统工业的排污河道,水质十分恶劣。现在河水清澈,鱼儿在浅底游动,这一切都是人们不断努力的结果。

人们辜负了绿色,绿色也永远不会辜负人们。看着同学们的经历总结,我越来越感受到从小培养一颗“生态心”,激励同学们努力维护美丽生态的重要性。相信未来,他们将承载着这颗“生态心”,为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绿色生活方式调查表_绿色生活方式调查目的_绿色调查报告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新丰实验小学的学生正在制作环保手工制品。新华社

“树友”让我更加珍惜自然

讲述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小学601班学生沉艳琳

在一场“关爱绿水青山,环保从小做起”的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班会上,老师告诉我们要自觉地用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于是一场交“朋友”的活动开始了。

我的“树友”是校园里的银杏树。

春天,银杏树上的叶子长出来了,像一只只绿色的蝴蝶在枝头轻轻摇曳。夏天,茂密的叶子把银杏树装扮成一把美丽的大伞,让我们在树下乘凉、嬉戏。秋天,秋风吹过,金黄的叶子一片片落到地上,像一场“金雨”。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银杏,老师还让我们回家和家长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并填写《银杏树身份证》调查问卷。通过这个链接,我了解到银杏树,又叫银杏树、公孙树,是我国的珍稀树种,有“活化石”之称;银杏树的果实和叶子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食用。

为了保留金秋银杏的美丽,我们还做了水墨画,做了银杏叶书签,别提有多漂亮了。

秋入冬,为了让我们的“树友”安全过冬,我们给他们穿上“厚棉衣”,用稻草捆住树干;为了让他们喝到足够的水,我们还借助了老师、家长的帮助,并安装了喷水灭火系统。看着越来越高的银杏树,我们都幸福地笑了。

与大树做朋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也让我们越来越热爱大自然。今后,我们要多植树、种好树、管好树,让地球更绿、环境更美丽。

绿色生活方式调查目的_绿色生活方式调查表_绿色调查报告

广西南宁市金花茶公园,几个孩子正在捡拾掉落的木棉。新华社

做负责任的“河长”

讲述人: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沙子塘万景水岸小学1605班学生文廷勋

我的学校在桂塘河畔,绿草如茵,碧波荡漾。但在我的记忆中,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路过桂塘河时,我都会捂着鼻子,拉着妈妈加快速度:那时,沿岸垃圾遍地,两岸都是荒芜的,河水也被严重污染,很难闻到臭味。

当我进入小学时,我惊喜地发现龟塘河变得美丽了。岸边还可用于休闲、娱乐和运动。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为了保护这条河,我校每年都会举办“保护桂塘河,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在2018年活动启动仪式上,区长还送给我一枚带有蓝丝带的小河长徽章。从那一刻起,我加入了保护母亲河的大队伍,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小河长。

除了学习环保知识,我还要带领大家以实际行动保护桂塘河。每周,我和朋友们都会利用休息时间清理河岸上的垃圾,并在人行道旁安排随意停放的自行车。放学后,我们会督促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玩耍、不破坏花草、不乱扔垃圾。

绿色生活方式调查表_绿色生活方式调查目的_绿色调查报告

每年三月植树节,学校组织学生在指定河岸植树,保护绿地。渐渐地,桂塘河两岸的树木变得越来越茂盛,校园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丽。老师们还把教室搬进了大自然。科学老师在桂塘河公园给我们上了草本植物课,让我们更直观地观察大自然;美术老师带我们用画笔记录这里美丽的风景。

看到美丽、生机勃勃的桂塘河,我暗下决心,要继续当好河长,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长江巫山段曲池乡周边风光。新华社

在大树山,听“四季之语”

讲述人:安徽省合肥市四十八中学八(七)班学生焦雨辰

我们家每年都有一个“保留节目”:爸爸带队去爬大树山。这些年来,大树山见证了我和姐姐的成长,也感受到了它日益美丽的变化。用父亲的话说,感觉有点像“我看到了青山多么迷人,我也料到青山看到我的时候也这么迷人”。

听父亲说,大树山并不一直那么美丽。很早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合肥沦陷,日寇就把山上的树木全部砍光,大树山变成了一座光秃秃的山。虽然后来有一些植被生长,但恢复缓慢。我出生的时候,大树山的绿色还很少,山里还有农民开荒。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青山绿水。大树山森林公园也已建成。植被越来越茂盛,飞禽走兽也越来越多。它已成为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大课堂。 。

每年春天,大树山初显翠绿;夏天,一走进公园大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绿树环绕,风景如画;秋天,鸟鸣虫鸣,红叶飞舞,大树山成为了我们学习和学习的生态教科书;冬天的大树山就像一本回忆录。游客们在山路上有说有笑,回顾一年中的美好时光,思考未来的美好生活。

大树山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场所,还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感受自然之美、倾听四时之语的好去处。每当看到干净的地板、整洁的景​​点,我和姐姐就情不自禁地变身“环保小卫士”,捡垃圾、爱护花草。我想,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好好呵护它,这份绿色才能延续下去。长大后,我想告诉更多的人我在大树山感受到的四季语言。

绿色生活方式调查目的_绿色生活方式调查表_绿色调查报告

河北沧州野生动物救援中心专家(右一)为小学生讲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爱鸟保护知识。付新春 摄/光明影业

【专家点评】

让孩子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作者:张磊(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福祉、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如火如荼开展,“绿树苗”茁壮成长大力在这片土地上……习近平主席在讨论气候变化给英国弗朗西斯·霍兰德学校小学生的回信中强调,“中国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中国小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节能环保的良好习惯,学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典型。从业者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深化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将环保意识进一步扎根于孩子们心中,将绿色种子播撒到下一代心中。

在学与思的结合中,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不断提高。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立足青少年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依靠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要围绕森林、河流、湖泊、土地、湿地、食物等自然资源开展自然教育,还要立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立足生态理念和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开展人文教育,在向青少年普及生态文明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传承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是我们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宝库。例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劝君春勿打鸟,子在巢中寻母归”的经典诗句。等等,能够深刻地启发人们。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万物皆需和谐而生存,万物皆需自身滋养才能兴旺”的中华文明智慧,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取之有度、用之有度、节制、节俭。意识,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从认识到实践的历史性转折、全面转变,为我们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优秀教材。要用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成就,向广大青少年讲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故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绿水青山” “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已经内化到我们心里。

在知行合一中,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高。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让学生干中学、干中学。他们不仅要懂得道理,更要做原则的践行者,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撒绿色,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当前,要以建设绿色学校为重点,组织开展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绿色科技大赛、低碳环保专家评审、垃圾分类实践、塑料污染防治科普等绿色实践活动。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学校环境。校园生态文化。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入眼、入耳、入脑,教育青少年从小事做起,发展绿色环保低碳。三、适度、健康的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同时创新发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打造生态主题研究品牌和优质研究路线,创新利用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等各级中小学生资源、劳动实习基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生态环境科普基地,为开展课外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和绿色主题调研活动提供“互动”、“沉浸式”、“体验式”和“情境”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深化生态文明教育,还要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强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经济发展不能消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放弃经济发展而只求更好的发展。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国正在采取前所未有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和展示国家良好形象的动力。塞罕坝这样的“绿色奇迹”正在陆续建成。一一涌现。青少年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也是人类美好家园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深化生态文明教育,要引导青少年携手应对全球生态问题,发挥才干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建设者。人类美好家园。

(项目组:光明日报记者金晓燕、张胜、王思敏、光明日报通讯员杜成)

《光明日报》(2022年6月8日第07页)

Copyright © 2002-2024 乐橙真人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07016787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