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弑母悲剧:湖南沅江惨案引发亲子关系深刻反思
事件的起因是小康旷课,被老师举报。那天晚上,当陈女士批评儿子时,她发现他在某个时候学会了抽烟。一怒之下,她砸碎了儿子的手机。小康跑进厨房,掏出一把菜刀,对着妈妈砍了20多刀。
杀了妈妈后,小康还和刚满2岁的弟弟上床,接听妈妈的多次电话和微信,还假装是妈妈的语气,给班主任发信息请假。直到第二天,邻居才发现了这起谋杀案,并立即报警。
在这场令人心跳加速、难以置信的悲剧中,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为什么孩子会变得如此悲惨?父母做错了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挽救我们的亲子关系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敬爱的曾世强教授早就做出了高瞻远瞩的表态。今天,我们来看看曾教授说了些什么。
人生就是一系列的关系,我们常说一个人很幸运,其实只要这三种关系都好,自然也会很幸运。第一,亲子关系;第二,师生关系;第三,职场关系。
生活是由不同的关系组成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环境,所以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如今,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亲子关系,也不知道如何正视我们的孩子,以至于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事后才后悔。
因此,作为家长,必须了解以下三点,才能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 亲子关系有三种,要注意育儿关系
亲子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朋友关系、血缘关系和育儿关系。
西方的父母和孩子更注重友谊、诚实、道德、礼貌,这属于一种感情主义。如果你志同道合,你当然会玩得很开心。但在有分歧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分开。
过去,我们比较注重血缘关系、道德、和睦,认为孩子的身体是受父母影响的,大家都认为家庭不应该自私自利,等等。但是,如果过分强调血缘关系,往往不一定重视道德,很有可能没有是非之分,逐渐趋向于利益导向。因为手臂总是会向内弯曲,往往是爸爸为儿子躲,儿子为爸爸躲,一旦有人受伤,全家也会团结起来,寻求“正义”是必要的。
另一个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养育关系。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朋友。父母可以站在父母的立场上与孩子做朋友,但孩子不应该因此把父母当朋友,以至于心里没有父母。另一方面,教养之间的关系必须关乎对与错,必须强调道德品质。
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用中式精神来调整西式的方法,这应该是我们现代家庭需要的亲子关系。
人是思想的动物,所有的关系都是由思想决定的。如果概念不同,则关系也会不同。亲子关系是由父母和孩子双方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的,而双方的态度和行为也受到各自观念的影响。
想法产生态度,行为决定关系。所以,说到亲子关系,首先,父母的概念应该是正确的。父母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建立起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所以,家长要先明确自己的观念,观念的正确程度会合理,亲子关系自然会好。
2 孩子们要么来报恩,要么来报仇
中国人喜欢说,不是犯错的人不聚在一起。没有什么是无端的,我们的想法是不可避免的,而不是偶然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都是受委屈的人一起来来去去。当然,敌人不一定是坏事,有看到就讨厌的对手,也有看到就喜欢的快乐敌人。
所以,中国传统观念中还有一句话,亲子关系是由两代人的恩怨决定的:儿女要么来报恩,要么报复。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两种不同的孩子表现形式:来报复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有很多钱,他帮父母花光所有的钱,他父母生意兴隆,而他却失败了,即使父母身体健康,他最后还是气死了。这样的失败者,是典型的来报复的人。
来报恩的孩子,他会全心全意照顾父母的身体健康,家不好就赚钱补贴家里,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父母的名誉,这样的孩子真的很可贵。
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都会急着问:怎么判断孩子是来报恩还是报复呢?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宁愿相信这些东西,也不愿相信这些东西的心态。其实这种问题根本不清楚,只能用中式来回答:很难说!因为有的孩子报恩报恩,有的孩子报恩。
一个孩子非常乖巧可爱,深受父母的宠爱。他的父母也对他非常细心,致力于把他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但在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突然死于一场意外,就是报恩报仇。
说实话,孩子很不听话,也不乖巧,父母也不会这么难过。但他的表现始终是报恩恩,得到父母的宠爱后,他利用早逝报仇,这让父母更加伤心,成为他人生的痛处。
相反,孩子从小就调皮捣蛋,不听话学习,父母一直对他生气。而隔壁邻居的儿子从小成绩就很好,这一直是父母羡慕的对象。他的孩子们终于活到了初中毕业,于是他们放弃了学业,去工厂当了一名车间工人。隔壁的儿子出国留学搞研究,这让他的父母感到更加丢脸。
但后来,他的孩子们对工作产生了兴趣,他的技能也越来越好,他慢慢地被提拔为车间主任。直到父母生病晚年住院,他忙着照顾他,父母感叹他一个人最靠谱。因为隔壁的儿子飞到了美国,父母在病床前没有人照顾他,最后的夜晚场面非常凄凉。
所以,其实谁也不知道孩子们是来报仇的,还是报恩的,直到最后。
3. 道德修养必须尽早进行
人类生活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人性是善是恶,没有结论。既然它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坏的,它证明了养育子女的目的是塑造孩子。
所以,家长不该想着孩子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也不要盲目评判孩子来这里是为了什么。关键是要把握好养育孩子的过程。
事实上,复仇和复仇是半天生半人为的。生来就是为了报恩的孩子,如果父母不教好,就会忘记报恩的初心,或者不懂得报恩,成为报仇的孩子。天生就是为了报仇的孩子,也可能因为父母的悉心抚养,而成为报恩的孩子。复仇之人报恩,这岂不是世上好事吗?这不就是教养的目的吗?
孩子在这辈子都是为了做人,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万物之灵的人。人才是做事的能力,品德是立身之本,把事做好才是做人的真心。
家长必须优先考虑道德品质的培养,树立“以德为目的”的信念,首先帮助孩子快乐地做好工作。如果你有良好的品德,你的才华就越大,你就越受欢迎。如果你没有德行,你会更危险。所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应该列为必修课,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谁都不能例外。
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天生完美,必须适当地教导才能改善原有的缺陷,而且道德品质的培养必须尽快完成,孩子越大越难培养,因为人生的基础已经不再稳定。
重要的是要记住,父母真的只能在道德方面对孩子抱有期望,因为道德是普遍的。父母只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个正直的人,真的没有其他权力可以这样做。
所以,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必须为孩子树立榜样,为孩子打好基础,培养一个品德好、习惯好的孩子,然后让老师教给他知识和技能。这样,你学到的东西就不会被乱用,不会被用来危害社会,你将来就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策展人 Jia Ou
本文内容:摘自曾教授的《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