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糕点市场洗牌:网红糕点难续辉煌,未来何去何从?
网红当道,糕点却难找?在烘焙市场,趋势已经改变。
陌陌点心局有点悲伤:创造了单店估值近亿元的融资神话,近期又悄然关闭了长沙部分门店;新中式糕点“鼻祖”包师傅也感叹不容易:曾经消费者不惜排队两三个小时只为了打卡尝尝,现在已经很难看到排长队了。
网红易逝,长青却难求。新中式糕点进入洗牌期。
除了“新国潮”、“现做即卖”、“排长队”这“三大法宝”,在变化与稳定之间,一度被京城看好的新中式糕点将止步何处?下一个?
(6月1日,消费者在长沙市黄兴路步行街一家中式糕点店购物。黄亚平 摄)
网红大战VS复制品大赛
是消费者的蛋糕还是投资者的蛋糕?
“以前要排队两三个小时,现在只需要排队10分钟,我赶紧买了一些肉松和小贝类带回家。”热衷于打探长沙各大中式糕点品牌的胡女士发现,原本“一车难求”的包师傅糕点,在其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国金街的店前,长长的排队的顾客消失了。
胡小姐所称的包师傅糕点于2018年进入长沙,在国金街和黄兴路步行街开设了两家直营店。也是民族糕点品牌进入湖南“进粮”的排头兵之一。作为新中式糕点行业第一网红,其凭借招牌产品海苔味脆皮扇贝、蟹黄味脆皮扇贝在全球享有盛誉,也让无数代购和山寨店受益匪浅。
“包老爷子”火了之后,长沙又出现了莫莫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店、吴素生等数十家带有长沙品牌的中式糕点新品牌。他们的招牌大多采用古色古香的字体,国潮风格的视觉设计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有趣的“社交货币”,也吸引了资本的青睐。
虽然在资本的支持下,中式糕点新品牌来势汹汹,但长沙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刘坦言,烘焙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出售的商品90%以上都是雷同,与当下流行的基本一致,没有任何原创性和替代性。”
三湘都市报记者注意到,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虽然新中式糕点品牌的种植方式多种多样,但推荐的商品却十分相似。以麻糬为例。 Momo Desserts提供鲜奶葡萄干麻糬、鲜奶咖啡麻糬和彩虹蛋爆米花麻糬。虎头局·渣打饼店提供双层麻糬挞和一口开心麻糬。有拉萨麻糬和葡挞,包师傅的糕点有芝士麻糬,粉香阁中式糕点有爆米花麻糬、鲜奶咖啡麻糬、紫薯麻糬……
“面粉、鸡蛋、淡奶油是基本原料,只要肯在原料上下功夫,聘请资深蛋糕师,复制现在流行的蛋糕其实很容易。”曾在长沙创立新中式糕点品牌的向先生直言,新中式糕点大多数糕点品牌都具有开店快、善于取悦年轻人的优势。不过,品牌的主要目的是打造标准门店,拿出漂亮的运营数据来吸引投资者。 “你赚的不是消费者的钱,而是投资者的钱。”钱。”
(长沙市坡子街一家陌陌点心局店招牌已被拆除,店铺正在等待转让。)
在城市开店 vs 线上竞争
如果城市的人群退去,那就去电商讲故事
进入游戏的人很多,但打破游戏的人却很少。
在这场由新中式糕点领衔的新一轮行业“大战”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新玩家。 5月31日,三湘都市报记者看到,以黄兴南路、解放西路为中轴线四通八达,各种民族潮流的中式糕点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在被誉为“心脏级”交通中心的五一广场东南角,随处可见莫莫点心局、广联神、二五八路豆饼等品牌店。
水流来时汹涌,退时猛烈。
当中式烘焙新品牌集体面临业绩下滑、门店扩张放缓的困境时,昔日的网红品牌迫切需要打出第二张王牌,在变局中保住“一生财富”。
4月26日,“迟来的”包师傅糕点宣布进军线上市场,将葡萄干糕、凤梨酥等储存时间长、保湿度要求不高的糕点产品带入电商销售体系。董事会秘书董文达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一个月来,包师傅电商销售额突破200万元。仅“天猫517美食节”直播当天,单日销售额就达到150万元。
显然,向电商索取流量已经成为新中式糕点的共同策略之一。据三湘都市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开始做蛋黄酥的鲁西河、包师傅、味多美、好利来、玄玛等都已在天猫、京东开设了官方旗舰店,并且也在努力将线上产品搬入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寻求新的销售点。
除了线上试水,也有一些人选择加速走出大本营,或者在追潮流时选择另类的玩法。二五八路豆饼两年前在长沙开设了全国首家店,自进入市场以来就主打绿豆饼。 “我们走的是轻伴手礼之路,不与前辈竞争。相反,我们与陌陌甜品局联合制作了‘四季盛世’礼盒。” 258绿豆糕创始人张俊良说道。绿豆糕不仅要好吃,品牌还不断传达“每一口都有好运”的理念,提升送礼属性。
前面的浪潮还在袭来 VS 后面的浪潮汹涌而来
烘焙界喜新厌旧,糕点需要有“品牌生命”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烘烤江湖,剧情类似。
在长沙,这些年中式糕点行业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以斤计价、喜欢在居民区开店的九如斋、马福生等老字号糕点品牌,到罗莎蛋糕、马里奥、 Bread New 提供 WiFi 和沙发用餐区。御宇等品牌,以及现在早上新鲜出炉的五素生、酥油香、莫莫点心局等新中式糕点,都在努力与“国潮”挂钩。
新消费时代,发生了一场由包师傅和吴素生主演的排队“战争”,后来广联神和好利来轮流进入湖南抢占市场。烘焙品牌该如何赋予糕点“品牌生命”?
“长沙人喜欢新鲜事物和美食,也偏爱相对高端的新烘焙产品。”一位烘焙领域的资深策划人在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根据年轻人的喜好迭代新品外,品牌还需要了解热衷排队的年轻人是否喜欢排队。买新鲜出炉的糕点是跟风或者真的很爱吃。 “消费者正在转向追求低糖、低热量、低脂肪的时代,烘焙就一定要为了健康而牺牲口味吗?”
张俊良认为,烘焙是设备投入高、人工成本高、租金高的“三高”行业之一。重资本经营意味着投资大、风险高。 “一个糕点品牌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就会非常危险。而当疫情反复的时候,只有能活下来、活下来的人,才能东山再起。”
此外,某烘焙品牌员工表示,长沙消费基因非常浓厚,近年来孵化了很多优秀的新消费品牌,有的品牌甚至已经离开长沙。目前,长沙新中式糕点市场蓬勃发展,不仅能促进品牌本身的成长,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不过,无论是跨界玩家,还是行业老手,品牌壁垒和护城河都不是特别清晰。如何给糕点的社交属性充值,形成可持续消费,还有待研究。”
【记者手记】
网红仅靠资本很难走红。糕点要有故事才有“高点”
资本可以大规模烧毁,但不可能“长盛不衰”。目前,一年内融资超10亿元的烘焙赛道已成为餐饮行业最热门的细分领域之一。在“暖暖”新品牌出现的长沙,烘焙品牌纷纷跃跃欲试,争相成为烘焙界的喜茶和奈雪。但能否经受住每三五年一次的行业洗牌周期,仍是未知数。
邀请网红进店吸引年轻人,单独售卖零食满足“多买多试几个”的消费心理,保持每两个月单品翻新率。不可否认,网红可以利用同款风格快速造星,但很难成为跨越品牌生命周期的“常青树”。从排队限制购买,到缩小商店经营面积,再到叹息着离开商店,切西叔叔和里科爷爷的发展史似乎提供了惨痛的教训。
强敌包围,几个家庭的悲喜大戏正在上演,大家忙着开店关店。当资本热潮消退之时,只有经得起推敲的好故事加上优秀的产品,才能驱散赛道同质化的焦虑,留住挑剔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