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区裕兴家园母子烧炭自杀事件:精神压力与自闭症背后的悲剧
说起爱玲和儿子明明(化名)的前7天,家里挤满了亲戚,屋里的火盆里纸钱不断燃烧,桌子上摆着刚做好的饭菜。这种仪式被称为“喊饭”,是用来呼唤已故亲人的。
悲剧已经发生了。虽然让人心痛,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事发前这个家庭经历了什么。
自闭症慈善组织“大米和小米”微信公众号上的一张曾经的三口之家的照片
事件背后:是什么“杀死”了他们?
广东卫视报道称,十多天前,明明在幼儿园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谭爱玲在一次家长群交流中透露自己患有自闭症。随后她遭到了一群家长的围攻,甚至有家长找到了她。幼儿园要求明明退学;为了安抚其他家长的情绪,幼儿园要求明明在家休息几天;谭爱玲选择带着儿子自杀。
广东电视台家长群吵架图片
2018年12月28日,谭爱玲的家人向红星新闻透露了更多细节。她的丈夫李嘉明(化名)说,2018年9月,7岁的明明即将上小学。由于她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即广义的“自闭症”),医生建议她推迟一年入学。因此,李嘉铭专门向当地教育局申请推迟一年入学。得到批准后,家人显然安排他去离家10分钟路程的康乐幼儿园上学。进入幼儿园时,李嘉铭表示,自己已经明确告知幼儿园园长明明患有自闭症,希望老师多关注明明的病情。
裕兴家园一位花店老板表示,这家康乐幼儿园是私立的,是距离小区最近的幼儿园之一。该幼儿园硬件条件一般,收费相对实惠,因此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会选择该幼儿园。 。
据红星新闻报道 康乐幼儿园大门图片
除了负担能力之外,明明上康乐幼儿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李嘉铭回忆,这是他和妻子寻找的唯一一家愿意接收自闭症儿童的幼儿园。李嘉铭还表示,一开始康乐幼儿园并不完全同意接收患有自闭症的明明。相反,它表示将试用几天,看看表现再做决定。经过几天的尝试,老师和校长发现没有问题,明明能够顺利上学了。
明明的爷爷告诉红星新闻,从去年9月入学到去年12月事发,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明明有“打人”的行为。作为一个经常接明明放学的家长,他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场景。
同小区的理发店老板和花店老板也同意明明爷爷描述的情况。理发店老板告诉红星新闻,她一直在给明明剪头发。在她的印象中,明明是一个“安静”的小男孩,不爱多说话。虽然他喜欢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但从未发生过肢体冲突。花店老板告诉红星新闻,他看不出来自己是一个“自闭症”患者,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为什么在幼儿园就明显“打”人呢?一边分析,明明的爷爷想起一件事:明明的大班里有三位老师,其中一位对明明非常友善。当明明犯错的时候,他会认真地教育他,也愿意听她(他)的话。去年12月13日,明明被指“殴打”其他小朋友时,老师正好休假几天,不在幼儿园。爷爷推测,也许他选择暴力行为是因为他在幼儿园的“依靠”已经不存在了。
但明明的爷爷不愿透露更多关于老师的信息,称不想打扰她(他)。他表示,他曾参加过幼儿园的冬季和夏季托管班,并没有收到任何投诉。他对幼儿园的老师也很满意。
由于恰逢元旦假期,康乐幼儿园大门紧闭,门卫室和幼儿园内都没有工作人员在场。红星新闻记者多次致电该幼儿园,但无人接听。据新京报此前报道,幼儿园一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回应称,自己对此事并不知情,应该向园长询问此事。截至发稿,红星新闻记者仍未能联系上康乐幼儿园园长。
红星新闻报道康乐幼儿园内景
由于内心极度悲伤,李嘉铭不愿过多谈论事发前发生的事情。
他告诉红星新闻,此前接受某自媒体公司采访时,他在妻子手机上的幼儿园家长群里展示了妻子的聊天记录。从聊天记录来看,似乎有不少家长声称自己的孩子被“打”了。
李嘉明说,从去年12月13日家长发生争执,到14日因受不了批评退群,群里没有老师出面协调;一位老师曾经私下聊过艾玲的事,让她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15日,李嘉铭夫妇送明明到学校,并亲自向所有投诉家长的孩子道歉。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校长建议明明“在家休息几天”,李嘉铭和徐爱玲也接受了这个建议。
李嘉铭查看妻子手机时还发现,谭爱玲退群后曾私下与一位家长聊天,告诉她自己患有自闭症,但现在已经好转了。他告诉红星新闻,家长将这部分对话转发到了班级群,引发了群内部分家长的热议。
据界面新闻报道,12月12日晚,一位家长在群里投诉称,班里有学生经常打她的孩子,“拉着她的脖子,让她摔倒在地,撞到了她的头”。 13日下午,该家长在群里表示:“很清楚了,打人的孩子就是明明。”她建议家长可以问问自己的孩子是否被他打过。 “孩子说他的同学被打了。”五六个。”该家长在群里说道:“这位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写一封道歉信。 “他不会写字,不会发视频。”谭爱玲看到群里的消息后,很快就回复了,并表示会让孩子向孩子道歉,并好好教训他。这时,其他家长也来了纷纷转发称自己的孩子也被公然殴打,描述了自己孩子被殴打的行为,包括打孩子的头部。
家长群里的争吵 图据界面新闻 梁周
明明的爷爷告诉红星新闻,“停学事件”发生后,谭爱玲的情绪非常低落。自杀前几天,她坐在客厅和他说话,边说边哭,说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的。当时他安慰儿媳妇,最坏的情况就是在家休息,避开他们,明年9月直接送孩子上小学一年级。
但爱玲并没有听这些话,她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家属推测,谭爱玲的自杀动机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崩溃。据界面新闻报道,他们找到了几名涉案幼儿园大二班的孩子及其家长。一些孩子说他们被殴打了,但一些家长不愿更多地谈论这件事。一名大二学生的爷爷说,如果有几个同学举报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时打人,那是孩子的问题。 “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学生,作为家长,我也担心我的孩子会被打。”
界面新闻从南沙区教育局获悉,12月12日,明明确实与同学发生了推搡行为,班里老师对其进行了教育和劝说。南沙区教育局副调研员、该机构党委委员陈永梅告诉界面新闻。 “我们还是鼓励自闭症孩子接受融合教育,如果能上同一个班,就尽量在同一个班学习,和正常人接触。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孤立自闭症孩子。”
家庭经历:孩子确诊时“天塌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嘉铭发现自己的儿子与健康的孩子相比,似乎有些不同。 “他只是不喜欢和别人说话。当我打电话给他时,他似乎没有听到我的声音。他几乎不说话。即使他这样做了,他也不会。”一个字。 “按照医学诊断标准,这是自闭症的典型症状。但当时,李嘉铭并不知道什么是自闭症,也从未听说过,只是觉得明明的行为有些异常。2013年,为了查明儿子的情况,经人介绍,他带着孩子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中大第三医院被业界认为是专门治疗“自闭症患者”的医院。据官网公布的信息,其儿童行为发展中心教授特约门诊价格为1000元/次。
确诊后,明明的结果出来了。他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闭症”。医生向他明确表示,这种疾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干预来缓解症状。李嘉铭表示,无药可救的说法太重了,一种绝望感很快涌上心头:“医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天塌下来了。”
中大第三医院诊断证明书。来源:自闭症慈善组织微信公众号“黛米和小米”
犹豫了一下,他给正在上班的妻子谭爱玲打了电话——她的妻子一直在等待儿子的检查结果。 “当她听到结果时,她说了四个字:‘嗯?不可能?’,她的反应和我的一样。”李嘉铭告诉红星新闻。从此,全家人的精力都投入到明明身上。
确诊后,医生建议明明接受特殊教育培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就有这样一所附属教育机构,但因为离家太远,而且收费又高,李嘉明说,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实在是负担不起。
虽然中大第三医院附属教育机构无力承担,但李嘉明和谭爱玲仍在寻找合适的机构让明明接受治疗。经过筛选,李嘉铭和谭爱玲选择了民办教育机构。李嘉铭没有告诉红星新闻具体的机构名称,但他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自己显然有了很大的进步。
“最明显的就是他能叫‘爸爸妈妈’了。另外,以前他只会说一个词,现在逐渐能说两个甚至三个词了。后来他也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了。我还是可以的。”写一点。”李嘉铭说,当时他很高兴,觉得明明的病似乎有希望了。然而一年多的治疗费用昂贵,此时李嘉铭和谭爱玲已经负债累累。
据李嘉铭的大哥透露,李嘉铭一家目前还和父母住在一起。虽然哥哥和嫂子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错,但这些年为了给明明治病,家里的收入几乎花光了,让他们无法用多余的钱买新房。此外,李嘉铭还表示,谭爱玲曾经是一名出纳,但为了全心全意照顾明明,她选择从工作多年的公司辞职,成为一名全职妈妈。李嘉铭告诉红星新闻,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每天吃的饭不超过10块钱,只是为了攒钱给明明交学费。 “我没有辞职,我不能辞职,我必须赚钱养家。”
即便如此,家里的开支仍然很高,李嘉铭和谭爱玲就利用一切机会找事做,贴补家用。过年期间,广东有一个叫“花市”的商家,出售春联等小商品。李嘉铭和谭爱玲就是这样做的。
花店老板告诉红星新闻,过年的时候,她曾看到他们开过花市,称赞他们辛苦了。花店老板表示,从花市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李嘉铭和谭爱玲非常恩爱,关系很好。李嘉铭说,在那个阶段,他们逐渐看到了希望。随着储蓄逐渐积累,他们的债务状况开始改善。与此同时,明明也离开了那所私立教育机构。
李嘉铭深知自己还需要接受科学的特殊教育。休息了一段时间,夫妻俩得知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正在招生,就送明明去了。培智学校俗称特殊学校。
据红星新闻报道,番禺培智学校大门
番禺区培智学校距离李家约一个小时车程。如果乘坐公共交通,通勤时间接近2小时。那时明明没有选择住校,每天都是妈妈谭爱玲和奶奶负责送她上学、接她放学。
李嘉明说,在番禺区培智学校学习两年后,他发生的变化更让夫妻俩感到惊讶。 “首先是说话,他已经可以用简单的句子进行问答式的交流。其次,在性格上,大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也愿意去做。最后是互动。”人与人之间,他现在甚至愿意主动跟人打招呼,遇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情,都能主动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明明爷爷说他以前是一名老师。据他对孙子的评价,明明现在几乎看不到“自闭症”的痕迹。
对此,番禺区培智学校教务处工作人员、幼儿部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听到明明的消息后,他们非常难过,也深感遗憾,但无法接受采访。 。
李嘉铭说,离开培智学校时,学校老师评价明明和正常健康的孩子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可以去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2018年6月27日,中大第三医院给出的医疗建议建议一年后上小学。于是,李嘉铭和谭爱玲将明明送到了康乐幼儿园。当时李嘉铭怎么也想不到,几个月后,他原本充满希望的生活却出现了转机……
延迟入学申请表 图片取自自闭症慈善组织微信公众号“大米和小米”
“你爱人怀二胎,跟明明有关系吗?” “是的,这是我和爱人商量后决定的,我们希望等我们老了,能有一个弟弟来代替我们照顾明明。”他说。说到这里,李嘉铭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最后几个字他含着泪咽了下去。人们对自闭症有什么误解?
李嘉明表示,当一位家长在家长群中披露儿子患有自闭症时,在群里引发了热议。不止一位家长表示,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与自闭症患者共处一室。房间。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慈善组织成都天使之心负责人钟涛告诉红星新闻,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会偏见。钟涛说,自闭症的症状之一就是“难以控制情绪”,但对于大多数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安静”而不是“活跃”。另外,即使有少数孩子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规则意识训练和老师协助,他们的日常学习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对于孩子的情绪控制和行为问题,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何帆告诉红星新闻,目前已经有了对症药物支持体系,比如中枢神经兴奋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也就是说,目前的医疗技术虽然无法治愈自闭症,但在缓解症状方面已经相对成熟。
对于家长的担忧,钟涛也表示,自闭症并不是一种行为绝对不受控制的精神疾病,所以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家长团体,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更多的耐心。
李嘉铭晒出的手机截图中,曾有一位家长说:“既然有自闭症,那就去特殊学校吧!”对此,钟涛认为,如果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论《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都规定自闭症儿童必须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比如明明之前的幼儿园阶段,也应该优先考虑“全纳教育”,而不是直接教育。扫出门去。
红星新闻报道的事发地图
父母有必要主动告诉孩子自己患有自闭症吗?钟涛表示,他更愿意倡导家长与学校之间“互惠互信”的原则,即自闭症儿童家长应主动向学校通报孩子的状况。一方面,学校更容易提前做好“全纳教育”的准备,另一方面,学校也更容易提前做好“全纳教育”的准备。一方面,可以尽早实现信息对称,方便自闭症儿童入学后与同学的沟通。
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何帆告诉红星新闻,家长组织推动“全纳教育”的出发点很好,但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自闭症儿童即使接受科学的康复治疗和融合教育,其社会功能也很难与常人完全一致。他们进入社会后难免会受到歧视。因此,医院的职责不仅仅是诊断和治疗自闭症儿童。定期评估还需要传播此类疾病的常识,提高人们的医学素养,消除社会歧视。
何凡表示,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常常承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巨大压力,希望社会能够更多地理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