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学生活与职业发展:从校园到社会的梦想起航
西安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厚重而深厚的古城;也是一座激发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心中岁月的新城,青春时尚,从这里出发,奔向梦想。虽然是二线城市,但每年都有数十万大学生涌入这座城市,很多人毕业后选择留在这里。
我和丈夫是在大学认识的,2008年毕业后我们都留在了西安。
我刚毕业的时候,我的工资是2800元,我丈夫的工资是2500元。我们在北郊龙首村附近租了一套旧的两居室房子。房租是每月600元。
当年,为了筹备世博会,西安在东郊浐灞沿河修建了湿地公园。河两岸新建了许多新的艺术建筑群。每个周末,我们都会约上三五个朋友,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达灞河。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骑着马,沿着灞河边散步,一边聊天,一边看风景,畅想未来,直到日落。那时候大家的收入不高,但是生活却很安逸。
十几年过去了,巴河还是那个巴河。虽然大家都买了车,交通也比以前方便了,但我却很少去那里了。周末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相聚的机会很少,更别说一起去巴河了。每个人的口头禅就是,忙碌,忙碌,寻找下次相聚的机会,在无数次的期待和浪费中度过时间。
我老公毕业后一直没有换过工作。从最底层的员工到现在的小主管,月薪在9k左右。由于我从事电气设备维修工作,工作时间很难按时下班。如果电气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我常常2-3天不回家,直到故障修好。虽然是周末,但每个月都要上4个夜班。另外,节假日也必须值班,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大雨、暴风雪、高温、大风等极端天气也必须值班,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即使回家也是如此。回到家,我也在协调各项工作,不断地打电话。家里的日常情况和双方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孩子的教育根本不能指望他。
我换了好几次工作。 2013年怀孕后,在私营部门很难请假,怀孕后期产前检查也比较频繁,所以干脆辞职了。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里,最大的孩子在家照顾孩子。孩子三岁上幼儿园后,想出去打工,但又有点担心自己不够资格,就先在小区附近找了个托儿班,兼职生活老师在那里,工资不够。工资高,但是工作时间短。每天只需要去那里半天,还可以照顾上幼儿园的大宝。
后来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生活费用突然增加了很多。由于生活压力,我不得不重新找一份全职工作。于是我们请了公公婆婆从老家过来帮我们照顾孩子。原来温馨的两居室也显得又小又局促,我们就向亲戚朋友借钱换了一套稍大一点的三居室。但这个决定也让我们承受了更大的生活压力。我们不敢离开工作,也不敢生病。我们只想勤奋工作、上课。
我现在在一家贸易公司担任后台员工。考虑到绩效和奖金,我每个月的收入大约是5-7k。我每天早上7点左右出门赶地铁,一般8点左右下班回家。月初和月末比较忙,有时加班到家可能已经十点多了。
今年大宝上小学六年级,二宝上幼儿园中班。由于家里老人无法辅导功课,大宝从一年级起就被送到了托儿班。他的午餐和晚餐都是在托儿班吃的,他的作业也在托儿班。下课后,我晚上下班后去托儿所接孩子。孩子们回家,吃点东西,休息一下,等到十点左右,再温习未完成的作业。每天他们睡觉的时候已经快11点了。
平时要赶着上班,挤进地铁,中午就凑合着吃午饭。本以为周末可以彻底放松,做点好吃的,和家人一起吃顿大餐,或者出去休闲,但现实往往不允许。 ,周末比工作日更有压力。我要打扫卫生、洗衣服,我还要回老家看看年迈的父母,我还要陪孩子去参加几个培训班。
大孩子每月监护费1.4k,老二幼儿园费用每月2.6k。大孩子参加了三个培训班,平均每月2k,房贷4k,日常伙食费每月5k左右。这些硬性开支每个月加起来大概有1 5k左右,所以我每个月的工资几乎没有余额。每年3月到7月都比较轻松,但是10月我会比较着急,因为11月要交暖气费,12月要交保险费,然后是过年。还需要一笔大笔开支。
年收入15万元,对于我们这样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
如果当月的计划不好,可能会出现财政赤字。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代又一代的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精英们都还在挣扎,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哎呀,父母有没有报答养育之恩的,有养育责任的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中年人!